網約車,被疫情拉響了“警報”

網約車,被疫情拉響了“警報”

[懂車帝原創 行業]步行、騎車、公交車、地鐵、網約車、自駕車......這些出行方式哪個最受歡迎?前後短短的一個月,該題答案已面目全非。

疫情出現後,公交車和地鐵已成燙手山芋,步行和騎車不能滿足上下班全程通勤需求,私家車則並非人人擁有。此時,網約車原地不動,被左右兩邊齊刷刷往後退的“同行”們讓了出來。它的警報,也同時被拉響。

網約車,被疫情拉響了“警報”

曾有相關預測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中國網約車用戶為3.92億人,其中一二線城市的滲透率超過了總數的一半。到2022年,中國互聯網出行市場規模將突破5000億元人民幣。業內普遍認為,如今的網約車市場雖然增速放緩,但發展已趨理性。然而,經歷了疫情的衝擊後,網約車市場目前正深陷輿論的包圍中。

有人認為,網約車已經是目前相對最實際、最安全的出行方式;有人認為,網約車每天要接送大量四面八方來的乘客,防控同樣無法保證;還有人認為,司機的積極性不高、乘客用車不放心,網約車這檔子事兒不好乾了。

音量不大,但嗡嗡作響。

首先要看到,網約車企業最近做了很多事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大多數網約車企業並未坐以待斃,反應速度之快、執行力之高,讓很多像我一樣的汽車媒體從業者感到非常吃驚。

首先是“保障車隊”。

除夕當天,武漢市發佈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第8號通告。通告指出,為了解決居家市民出行不便等問題,全市緊急徵招6000臺出租車,分配給中心城區,由社區居委會統一調度使用,供社區內生活不方便的居民提供上門送菜、送藥、送餐服務。

網約車,被疫情拉響了“警報”

1月24日,滴滴開始召集1336名網約車司機組建“社區保障車隊”,並交相關部門和社區居委會統一調度,為武漢各社區民眾提供免費出行服務。截至2月4日,滴滴出行已在武漢、上海、北京、廈門成立“醫護保障車隊”,所有費用將由滴滴承擔。

同一天,首汽約車在武漢分公司進行了緊急動員,8小時內召集了502名首汽約車駕駛員,組建應急“社區保障車隊”,在社區居委會統一調度下,保障武漢開發區、礄口區等221個社區站點民眾的應急出行服務。同時,首汽約車還為這些駕駛員提供了防護服、口罩、手套等裝備。

網約車,被疫情拉響了“警報”

1月29日,曹操出行宣佈已成立了上百人的“應急防控保障車隊”,在每個社區配備3-5臺應急保障用車,交給相關部門和社區居委會統一調度,為武漢各社區生活不便的居民免費提供送餐、送菜、送藥等居家服務,並幫助必須的非發熱疾病緊急送醫。

曹操出行表示,截至2月7日,已在武漢、十堰、蘭州、廈門、蘇州、西安、青島、寧波等16個城市完成應急保障車隊的組建,交由相關部門和社區居委會統一調度。此外,重慶、北京、深圳等多個城市也正在積極籌建應急保障車隊。

除了這些“規定動作”,它們還貢獻了很多不一樣的力量。

網約車,被疫情拉響了“警報”

據官方介紹,滴滴已在全國106個城市設置了司機防疫服務站,並且為司機免費發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為車輛進行消毒。據悉,這些防疫服務站均是因為此次疫情而臨時設立的,所需場地均由小桔車服交付中心和各地租賃公司合作伙伴免費提供。

另外一邊,首汽約車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縣城際車隊的茶袖巍等10名“志願者服務愛心車隊”人員在請戰書上親筆簽名按手印,填寫志願者登記表,自願加入中國紅十字志願者隊伍,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網約車,被疫情拉響了“警報”

華夏出行則宣佈,旗下新能源同城物流配速業務摩範速運已在全國範圍內10個城市公益援助2000臺物流運輸車輛,提供涵蓋醫療機構、政府機關、公益組織、行業協會等在內的單位使用,全力保障醫療和緊急物資及時配送。

幾天前曹操出行宣佈,將聯合吉利商用車集團旗下倫敦電動汽車公司(LEVC),並協同吉利汽車集團,整合研發力量,投入到“全方位健康汽車”理念全新英倫TX車型的應用研發上來。

面對輿論,企業怎樣回應?

輿論一:如何讓乘客放心乘車?

一位此前經常使用網約車服務的某世界500強公司職員向懂車帝坦言,“說句實話,復工之前心裡真的很糾結。我自己沒有車,再加上工作時間比較彈性,之前已經習慣了用網約車,現在多少會有些不放心。”

這樣的聲音,絕非一家之言。

網約車,被疫情拉響了“警報”

於是可以看到,網約車企業紛紛開始著手於防控端的監管。滴滴表示,要求司機在出車接單時必須佩戴口罩,如果發現未遵循將被暫停運營。其次,滴滴APP計費明碼標價,禁止任何形式的私下加價和議價。如果發現司機以“消毒”等名義向乘客額外收取費用,將會面臨平臺的嚴肅處理。

相對於滴滴,首汽約車的做法要更為智能。首汽約車表示,不僅要求所有駕駛員必須佩戴口罩工作,還為CI車載智能硬件系統新增了口罩佩戴識別功能,可以通過面部識別實現監測駕駛員是否佩戴口罩,並自動進行設備端語音播報的提醒和短信提醒。

網約車,被疫情拉響了“警報”

網約車,被疫情拉響了“警報”

首汽約車相關負責人向懂車帝介紹說,首汽約車要求駕駛員在出車前必須佩戴口罩,並且用消毒噴壺對車內人體接觸部位進行消毒,同時開窗通風。駕駛員需完成“小消”方能出車,車內還需放置“今日已消毒”標識,後臺將會對此進行巡檢和記錄。另外,全天車輛運營空閒時和收車前,駕駛員還需再完成兩次“小消”。每單運營間隙需開窗通風,並鼓勵駕駛員在載客行程中亦留有車窗間隙。

同時,“大消”工作由各地分公司與眾多加盟商共同組建固定和移動式消毒站點進行,每部營運車輛需要每3天在消毒站點進行一次“大消”。“大消”不僅要為車輛進行全面消毒,還會對駕駛員的“小消”裝備和口罩配備情況進行檢查,登記駕駛員近期接觸人員、乘客情況等。工作人員還將在車內張貼二維碼,供駕駛員、乘客等查詢消毒記錄。據悉,2月10日起,不到消毒站進行消毒登記掃碼的車輛將無法繼續接單。

網約車,被疫情拉響了“警報”

網約車,被疫情拉響了“警報”

目前首汽約車已在北京、上海等全國44個主要城市設置了固定消毒站200餘座,其中西安的3座消毒站點是全市網約車停運後依舊為當地出租車和社會車輛提供消毒服務,更多的消毒站點也在陸續積極組建中。

華夏出行相關負責人向懂車帝表示,摩範速運是專人專車模式,即將投入運營的車輛交付前由整備人員進行全車的整備、清潔、檢核、消毒和使用指導工作,“交付之後就由司機和運輸企業來負責,摩範速運在APP和微信公共號等平臺上給予第一時間的防疫提醒,摩範客服24小時在線提供服務。”

輿論二:如何應對司機積極性不高的問題?

往日的街頭人頭攢動,疫情時期的網約車需求卻不再旺盛,面對市場需求不足與安全防控等困難,很多網約車司機運營的積極性並不高,且壓力很大。

滴滴在一週前表示,為了幫司機減輕壓力,小桔車服緊急和湖北省內94家租賃公司夥伴、26家金融保險等機構溝通協商,共同發起倡議行動,武漢、黃岡等湖北16個城市裡,從小桔車服合作租賃公司租車的司機無須繳納2020年2月份的租金,車輛租期順延一個月。

網約車,被疫情拉響了“警報”

針對全國範圍內其他受疫情影響的城市,小桔車服正加緊和20家金融機構、37家保險機構以及近3000家租賃公司等產業上下游合作伙伴緊密溝通,同時也在積極和各地主管部門尋求幫助和指導。滴滴表示,我們正聯合行業夥伴協調製定更全面的解決方案,希望最大程度幫司機緩解車租壓力,請大家給我們一點時間。

另外,滴滴表示,自2019年12月15日至疫情結束前,所有完成線上訂單的滴滴網約車司機、出租車司機、代駕司機和順風車車主,一旦確診感染新冠狀病毒肺炎,住院期間,滴滴疫情專項肺炎險將提供每天300元住院津貼(每人最高3萬元),特殊情況下提供最高50萬元的專項保障金。

網約車,被疫情拉響了“警報”

首汽約車則推出了網約車駕駛員“抗新冠”保障計劃,首汽約車表示,該保障計劃將用於補助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駕駛員,所有平臺的網約車駕駛員都能報名參與到保障計劃中。參與保障計劃的駕駛員一旦確診,首汽約車將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駕駛員提供每天300元的住院津貼(每人最高3萬元)。

“首先,一定要保護駕駛員不受感染,不能讓車輛和駕駛員成為傳染源,所以這個是堅決防護的;其次,打消駕駛員恐懼心理,我們從各個角度教授給司機各項保護措施,單單消毒、單單通風等措施,同時在多個城市建立消毒站,有專業團隊為車輛做全車消毒;最後,駕駛員每天要上傳自己體溫,希望駕駛員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在社會需要的時候站出來,保障大家日常的出行需求。”首汽約車CEO魏東向懂車帝介紹說。

輿論三:網約車市場遭遇“危機”?

“迎大考”、“遭遇危機”......這樣的文章標題,在最近一段時間內比比皆是。

魏東坦言,在政府出臺了各種強制性措施之後,我們從整體訂單上、完單率上有明顯下降的感受。

“原本春運期間,會有大量外出旅遊、返鄉等的接送機、接送站等出行的需求,目前看,這個需求是下滑的。”他表示,“大家外出聚會、娛樂、探親等短距離的出行也在下降,整體需求都在下降,供給也在下降。北京、上海因為對戶籍的限制,導致駕駛員數量下降,外地的駕駛員,春節期間回老家,由於隔離的原因,沒法回來開工,而留在本地的一些駕駛員,在線時間和上線的時間受到疫情影響也是下降的,所以整體訂單會下降。”

網約車,被疫情拉響了“警報”

在魏東看來,雖然目前困難比較大,但疫情結束後的前景依舊可期。他認為,夏秋季是出行需求旺盛的時間,通過歷史數據來看,春節期間就是淡季,只有春節前後有接送機和接送站的旺盛需求,是小旺季,所以整體影響並不是特別大。“需求下降帶來營業額的下降,但是疫情過後後期會有消費反彈,我們會做好疫情後期需求的基礎。”

一家規模相對較小的網約車平臺負責人向懂車帝表示,因疫情本身導致訂單量下滑,司機的收入受到影響,供及關係出現匹配困難。“目前很多網約車平臺都處於進退兩難的局面,也希望更多頭部企業能夠呼籲行業做出改變,大家聯合起來應對困難,為消費者塑造一個良好的網約車市場環境。”

寫在最後: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網約車企業負責人說道,“現在的最核心任務是盡最大努力渡過難關,低調做事、務實為本,其它的都等疫情結束後再說吧。”或許,這代表了很多網約車企業的心聲。在被疫情“碰撞”後,中國汽車市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衝擊。對於網約車行業來說,如果在疫情到來之時不主動、不作為,面對接下來更為敏感的市場環境會愈發不利;相反,困難時期如果能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良好品牌和服務形象,並拓展出更多元的業務模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