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敵亦友-微生物


亦敵亦友-微生物

亦敵亦友-微生物

亦敵亦友-微生物

亦敵亦友-微生物

亦敵亦友-微生物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的"居民":

35億年前地球上就已經有了微生物的蹤跡,而人類的出現只有幾百萬年的歷史。 微生物是個體微小的微生物擁有高等生物無法具備的五大特徵:體積小面積大,吸收快轉化快,生長旺繁殖快,適應強變異頻,分佈廣種類多。微生物無處不在,幾乎可以從地球的任何一個角落找到這些微小的精靈。

微生物與我們亦敵亦友的關係:

微生物是我們可憎可恨的敵人: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許多給人類帶來災難的傳染病是有微生物引起的,這些微生物會寄生在人體組織液或者細胞中,偷竊人體的營養成分,而且微生物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等等代謝產物會直接排洩到中,輕者加重人體的代謝負擔,重者會干擾人體的正常生化反應。微生物的有毒代謝產物(大部分是物質,少數是蛋白質、脂質或者核酸)可能通過直接參與反應、影響酶活性等等手段干擾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進而引發發燒、疼痛等應激反應,進而由於體溫的變化產生一系列的問題。而且某些寄生在細胞內的微生物,更是煩人,不僅生命力頑強,能抵抗多種抗生素,還由於藏身在細胞內造成機體完全殺滅這些微生物非常費力,所以非常可怕,儘管通過科學家和全人類的努力,絕大多數致病菌被"緝拿歸案",但是,可怕的"白色粉末"----炭疽芽孢桿菌,19世紀的世界病——霍亂,黑色妖魔——鼠疫,白色瘟疫——結核分枝桿菌那恐怖的場景仍歷歷在目,如果人類繼續肆意地破壞環境,放鬆公共衛生防疫,那捲土重來的危險依然存在。

亦敵亦友-微生物

無數事實證明,人類與微生物之間的戰爭將永無窮盡,面對這一嚴峻挑戰,人類試圖贏得戰爭勝利就要有以下主要措施:減少感染的傳播,完善獲取合格抗菌藥物的途徑,改善抗菌藥物的使用,加強衛生系統及其監控能力,加強制定規章制度和立法。

微生物是我們的朋友:儘管微生物中一小部分是壞的,但是微生物中大多數卻是我們的朋友, 正常情況下,人體除了器官內部以及血管和淋巴系統外,其餘部分如皮膚、呼吸道、胃腸道和生殖泌尿道等與外界相同的腔道器官中,都有微生物的存在。這些微生物對人類不僅無害而且有益,能給人類帶來很大的好處。它們與人體細胞結成利益共同體,與人體的免疫系統一起並肩作戰,共同抵禦"外敵"。 經過基因工程改造的微生物可為人類生產特定的化合物,如抗生素,維生素,核苷酸,酶製劑等。皮膚表面的微生物是人類體表的第一道屏障。造紙、製革、煉糖以及浸剝纖維等工業生產都需要微生物的作用。風味食品中它們也是貢獻巨大:食醋,乳製品,釀酒離不開它;無汙染的微生物生物體農藥,低毒高效的微生物生物化學農藥,微生物生物肥料等離不開它;環境治理和保護更是離不開它,處理廢水的活性汙泥,專做環保塑料微生物,專做土壤修復的微生物等。

所以說人類與微生物不只是戰爭,也還有協作。要知己知彼,讓其為人類所用。

亦敵亦友-微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