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防控“組合拳”市北區組織6292人投入疫情防控一線

充分發揮網格作用 打好防控“組合拳”

市北區組織6292人投入疫情防控一線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少出門、少串門、不聚會,勤通風、勤洗手、戴口罩,對人對己都是愛。齊心協力防控疫情,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幾句話最近一直在洛陽路街道海琴社區迴盪。市北區百姓宣講員紀大姐走街串巷,運用傳統“小喇叭”宣傳疫情知識,為疫情防控盡著自己的一份力。

紀大姐只是街道網格管理體系的一個點。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市北區洛陽路街道海琴社區第一時間建立了總數120人的網格管理體系,實現了10個網格全覆蓋。這個體系成員眾多,包括社區黨委書記、網格黨支部書記、黨建指導員、樓院黨小組長、轄區民警、單元黨員中心戶、黨員樓組長、社區醫生和宣講員等等,壓緊靠實了工作人員的責任,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我們注重發揮社區網格黨支部書記直接聯繫服務群眾、人熟地熟情況熟的作用,組織網格員通過地毯式、無死角的方式,積極開展返鄉人員信息摸排‘回頭看’,對網格內所有群眾逐一排查、核實、登記,確保各項群防群控措施落實到位。”市北區區派駐海琴社區黨建指導員張紹成說。

“您好,您是住在四季景園小區的業主嗎?體溫36.8℃正常。您是外來返青人員,請來這邊登個記,把詳細的住址、電話、身份證號、乘坐的動車車次記錄好,安頓下來再聯繫居委會報到。”在市北區合肥路街道勁松三路社區,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發生。社區黨委強化黨建引領社區防控網格化管理,建立健全“1335”疫情防控網格包聯組織架構,嚴密細緻織牢了疫情聯防聯控網。

勁松三路社區以黨建引領為動力主軸,通過全員下沉、全網招募、全面動員“三全”並舉,實行街道包聯幹部、支部書記和全科社工包網格、黨小組長包樓座、黨員中心戶包戶的“三包”工作體系,調動發揮社區黨委、居委會、小區物業、業主委員會、共建單位等“五位一體”紅色力量,看好每一個小區,管住每一個樓座。通過統籌網格資源,強化聯防聯控和登記管控,該社區網格防控工作得到了很好落實。

“小網格”發揮大作用。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市北區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從區直機關抽調幹部下沉網格,疫情防控工作不斷細化。據悉,目前市北區已已組織全區940個網格的6292人投入疫情防控一線,每個網格成立黨支部,3人領導小組研究解決疫情防控複雜難題,社區疫情防控屏障越來越堅實。

(記者 王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