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快遞復工,這家快遞公司市值僅有公司的一半,估值明顯偏低

一、電商興則快遞興,網購支撐快遞景氣持續

電商貢獻超 80%快遞業務量,快遞行業發展與電商景氣度密切相關。快遞作為連接 電商商家與用戶之間的物流環節,與電商行業發展密切相關。2018 年國內快遞業務 量為 507.1 億件,通過電商訂單量來推算各家快遞業務量貢獻,其中 2018 年阿里巴 巴訂單數為 304.2 億單,拼多多為 111 億單,兩者佔總快遞行業總業務量達 80%, 電商是驅動快遞行業發展的主要力量。

節後快遞復工,這家快遞公司市值僅有公司的一半,估值明顯偏低

網購改變消費者購物方式,帶動快遞需求快速增長。2015 年至今,國內實物網上商 品零售總額維持在 20%以上。受益於電商的快速增長,快遞業務量隨之攀升, 2015-2018 年快遞業務量增速一直維持 23%以上。2019 年快遞行業實現營業收入 7497.8 億元,同比增長 24.2%,實現快遞業務量為 635.2 億件,同比增長 25.3%,繼 續維持高速增長。

二、成本決定快遞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集中度提升勝者為王

行業集中度提升更重要:快遞行業件量增速雖然已經開始放緩,但無需悲觀,行業馬太效應愈加顯著,多家二三線快遞企業遭出清,後續市場格局有望改善,一線龍頭快遞企業能夠繼續獲得市場份額,盈利能力得以提升。目前快遞 CR8 已接近 82%,為歷史新高,加盟快遞企業圓通、申通、中通與韻達市佔率呈現上揚趨勢,未來行業集中度提升或為大趨勢。

節後快遞復工,這家快遞公司市值僅有公司的一半,估值明顯偏低

成本是決定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在行業格局集中化的過程中,競爭力最強的企業將成為最強的王者,那麼快遞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呢?單票成本、加盟商管理和服務水平是快遞行業三個核心競爭要素,在價格戰衝擊下,成本管控能力起決定作用。而快遞總部成本又可以進一步拆分為運輸、中轉、面單成本,三通一達的面單成本都在0.1元以下,成本空間釋放主要來自於運輸環節和中轉環節。

運輸成本:在運輸成本方面,中通單票運輸成本是快遞行業最低的。運輸成本與快遞公司自有的物流運輸能力有關,自有的運輸車輛越多,運輸成本越低。在四大快遞公司中,中通運輸設備賬面淨值是最高的,公司車輛自有率佔比也最高。2018年中通運輸車輛自有率高達80%,申通在60-70%之間,圓通只有20%,提升的空間最大。

節後快遞復工,這家快遞公司市值僅有公司的一半,估值明顯偏低

中轉成本:中轉成本主要是指快遞中心操作和運營成本,中轉成本與公司自動化程度密切相關。韻達、中通自動化改革始於 2016 年先後展開,目前韻達自動化設備賬面價值最高。目前,四大快遞公司中只有圓通和韻達是完全自營轉運中心的,但是圓通的自動化率較低,成本有較大下降空間。另一方面,土地使用權決定了公司轉運中心以及倉儲的發展潛能,目前來看,圓通的土地使用權儲備最高為 21.7 億,中通緊隨其後為 19.7 億。

節後快遞復工,這家快遞公司市值僅有公司的一半,估值明顯偏低

三、圓通速遞:逆勢而起,未來可期

圓通速遞業績回暖。主要得益於三方面改善:

1)管理: 新管理層管理效果顯著,服務及加盟商穩定性明顯改善, 10 月有效申訴率已處於行業最低水平。

2)成本:加大基礎投入降低運輸及中心操作成本,單票成本較 2016 年減少 14%,單票毛利率爬出谷底穩定在 12%,盈利能力明顯改善。

3)業務量:以價換量搶佔市場份額, 4 月以來業務量增速遠高於行業,前三季度業務量市佔率為 14%,距離行業第二及第四均相差 2pct,市場份額逐步穩定。短期內頭部企業難以拉大差距,圓通位於估值底,具備修復空間。

行業激烈價格戰將二三線快遞企業擠出市場,2019 年 Q3 行業 CR6 達 81.5%,行業混戰轉變為頭部企業競爭。 且在過去一年行業洗牌中,頭部快遞企業市佔率並未拉開太大差距,快遞企業通過降價對快遞業務量貢獻度逐步降低,市場預計至少在未來一年內,頭部企業仍難以拉開明顯差距。對比同行及圓通速遞估值水平,公司均處於行業及公司歷史估值底部。隨著公司在成本端及管理端改善,具備估值修復空間。

價值相差不大,估值明顯偏低:通過對比同行業其他公司,可以發現圓通的投資價值與韻達相差不大,但是估值明顯偏低。前面已經說過,從核心競爭力看,圓通的成本下降非常快,未來有望追平韻達等公司。而圓通目前的市值只有350億,只有韻達市值的一半多一些;圓通的動態市盈率僅17倍,韻達為24倍,相差也較大。

節後快遞復工,這家快遞公司市值僅有公司的一半,估值明顯偏低

節後快遞復工,這家快遞公司市值僅有公司的一半,估值明顯偏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