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窮爸爸》頭腦風暴

主人公羅伯特有兩個爸爸,他自己的爸爸——窮爸爸,受過良好教育的教師,勉強維持收支平衡,他的思想代表大部分的中產階級或貧窮人群思想。他好朋友邁克的爸爸,富爸爸,八年級畢業的商人,經濟條件突出,他的思想代表少部分的富人思想。

羅伯特從九歲開始思考金錢的問題,並向兩位爸爸請教,他最終選擇了富爸爸的思想並付諸行動。本書主要解釋了富爸爸的金錢觀,以及羅伯特在實踐過程中總結的幾點經驗。

富爸爸給年幼的羅伯特安排了一堂社會實踐課,讓他親身體會大部分人正在面臨的人生陷阱——慾望和消費的陷阱。人們總是因為慾望開始消費,因為消費產生恐懼而去努力賺錢工作,如此反覆。如何走出陷阱呢?那就是讓金錢為你工作,而不是為了金錢而工作。考慮到文化和表達差異,這裡並不是鼓勵大家不去工作,或者工作時不考慮報酬。而是突出一種思想,只為了金錢和報酬的工作,是無法走出慾望和恐懼陷阱的。富爸爸給出的方法是,通過不斷的學習,敏銳的發現機會,通過各種投資去提高資產維度,而不是在一棵樹上吊死,也就是咱們常說的不要盯著“死工資”。為了引導讀者去踐行這一觀點,羅伯特給出瞭如下幾點建議。

一是充分學習財務知識。財務知識是如何實現讓錢為你工作的關鍵,尤其對於那些有著豐厚薪水,卻依然陷入貸款危機和焦慮的人而言,意義重大!羅伯特強調最多的財務知識就是理解資產和負債的區別。資產是產生現金流,增加收入的部分。負債是減少現金流,增加支出的部分。“如果你想致富,只需不斷買入資產就行了;如果你只想當窮人或是中產階級,那就不斷地買入負債吧。”

二是關注自己的事業。羅伯特認為工作並不一定是事業,許多人拼命工作,只是為了成就老闆的事業而已。一個人事業的重心應該是資產項,而不是收入項。當你離開自己的工作就無法生存的時候,你就要反問自己,我能用來產生的財富的資產有哪些?關注這些資產的積累才是每個人應該不斷努力的事業!羅伯特的資產項包括股票,債券,能產生收入的房產,版稅等一切可以產生收入的項目。

三是掌握稅收和公司的秘密。稅收是美國公民面臨的一項重要開支,羅伯特專門用一個章節進行描述。他認為稅收真正的受益者是富人,因為他們可以利用公司開支作為稅前支出這個規定,避免一些稅收,而中產階級和窮人只能將固定稅率上繳國庫。其實不必過度探討這種方法的意義和可行性,羅伯特提供的是一種思路,通過合法手段開源節流的思路!

四是最大限度投資大腦。大腦是所有人最重要的資產,通過大腦投資,首先摒棄陳舊落後的觀念,當大眾仍然依靠儲蓄這種單一思路投資時,你應該學著跳出思維限制。其次創新思維理念,從衰退的經濟環境中尋找錯殺的資產,用最短時間尋求回報。羅伯特重點指出了大腦投資的四個方面,會計、投資、市場和法律。

五是不斷增加技能包。羅伯特商學院畢業後去了遊輪工作,後來參加海軍陸戰隊成為一名飛行員,退役後入職施樂公司推銷產品。他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學習不同的技能,這些技能並不是為了未來從事某一項專門的工作,而是為了他能夠從容的開展自己的事業。一旦你的技能單一,你就缺乏挑戰現狀的勇氣,你就註定陷入疲於奔命的工作狀態中去。

六是克服五種錯誤心態。克服恐懼。投資中失敗是無法避免的。第一趁早投資,讓自己有東山再起的機會,第二問問自己失敗後有沒有勇氣重新開始,如果沒有那就選擇穩妥投資。克服憤世嫉俗。別人抱怨的地方就是投資創業的開始,需求驅動進步!克服懶惰。不要將忙碌作為逃避理財的藉口,健身也是一樣。克服不良習慣。先支付自己,再支付賬單,強迫自己為了賬單努力賺錢。克服自負。不斷學習提高,“我知道的東西給我帶來金錢,我不知道的東西使我失去金錢”

七是培養十種行動力。每個人都有理財天賦,分十個步驟喚醒它。一是精神,尋找一份足以克服失敗的精神動力。二是選擇,改正不良習慣,充分利用時間,投資大腦,學習前輩的思想,而不是渾渾噩噩。三是關係,善於從優秀的人身上學習,從優秀的人身上獲取資源。四是快速學習,迅速不斷地學習新知識,以跟上時代的發展。五是自律,儘可能優先投資資產,在不違背信用的前提下,激勵自己賺錢支付負債。六是建議,聘請優秀的專業人員提供理財建議,用金錢購買時間。七是無私,多參與一些儘快能收回成本的投資。八是專注,用正確的消費習慣去激發投資熱情。九是神話,用偶像的力量激勵自身。十是給予,為自己想要的東西先付出,然後得到回報。

書中涉及具體的投資手段寥寥幾筆,最主要的是通過富爸爸的建議,自身的投資理念等,不遺餘力的分析“財商”——理財能力的重要性,突出強調了不斷學習,開闊眼界,緊跟時代的意義。羅伯特總結了富爸爸的思想精髓,對讀者而言更像是一場頭腦風暴,去促使大家重新認識金錢這個大家自以為熟知的事物。本書20多年前首版,已經提出了與最近幾年非常流行的“財務自由”和“睡後收入”相同的理念,也足以體現其內在價值。為了金錢而工作,還是讓金錢為你而工作,是一種理財思路,又何嘗不是一種人生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