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見過的冷門桌遊,竟是被奇葩主題誤了「終身」

遊戲的主題背景和玩法機制哪個更重要?這個問題似乎很難有標準答案。在桌遊界,可能很多人會認為玩法機制才是核心,尤其在一些德式桌遊中,設計者和玩家往往對遊戲的背景設定和主題並不太關注。

比如在《波多黎各》中,玩家並不會感覺自己身處這座城市,隨便換個地點依然可以進行這場殖民和貿易的遊戲;玩《凱呂斯城》時也並沒有多少玩家感覺自己在建造城堡;《勃艮第城堡》的玩法機制,看起來和現實中這座以紅酒聞名的法國小鎮之間的關聯也極為有限。

你沒見過的冷門桌遊,竟是被奇葩主題誤了「終身」

儘管遊戲主題並不妨礙這些優秀桌遊作品的質量和口碑,但必須承認,隨著桌遊機制越來越難以推陳出新,近年來的桌遊都開始重視起遊戲的背景和美工,主題和機制的結合也愈加緊密。

比如《底比斯》就讓玩家們體驗了一把當考古學家的感覺,要想獲勝,既需要研究五個古代文明,還要運用規則來拿分;《水門事件》將媒體與總統之間的對抗作為主要玩法,並將歷史上水門事件中的重要人物、事件等巧妙納入其中,使人彷彿置身於這場政治風波的中心。

你沒見過的冷門桌遊,竟是被奇葩主題誤了「終身」

主題與機制能夠完美相融的桌遊有很多,但並不是所有桌遊都如此幸運。有些作品本身的質量不俗,但由於沒有與之相匹配的主題而一直不溫不火。本文就來細數那些因為主題不佳而被“耽擱”了的優秀桌遊。

《月球上的猴子》(Monkeys on the Moon)

你沒見過的冷門桌遊,竟是被奇葩主題誤了「終身」

桌遊《月球上的猴子》由知名設計師Jim Doherty所設計,光從遊戲名就可以看出它的“不正經”,故事背景也較為奇葩:在未來,地球上的人類全部滅絕了,只剩下月球上的一些科學家和猴子部落。玩家們需要馴養猴子,讓它們進化為智慧生物,然後乘坐太空飛船返回地球。

且不說猴子是否真的能進化成人類,單就它奇怪的主題,配上搞怪的插畫,讓很多人誤以為它是一款低級的“傻瓜”遊戲。因此排名一直較低,在桌遊圈的名氣也不大。

但事實上,《月球上的猴子》的遊戲機制十分有趣——玩家們需要先在文明階段選擇培育一個猴子部落,並獲得喜好硬幣;然後在競標階段使用硬幣競標,讓猴子登上自己的飛船;當飛船發動,即可得分。

你沒見過的冷門桌遊,竟是被奇葩主題誤了「終身」

遊戲規則平衡,設定幽默,節奏也比較明快。遊戲過程中,玩家們要面臨多重選擇和取捨,趣味性也很高。儘管並不能比肩知名大作,但是當初換一個正經一點的主題,《月球上的猴子》絕對不會如此默默無聞。

《納喬事件》(The Nacho Incident)

你沒見過的冷門桌遊,竟是被奇葩主題誤了「終身」

設計師Jim Doherty對於搞怪主題總是情有獨鍾。除了《月球上的猴子》之外,他還設計過《誰偷了埃德的褲子?》、《企鵝的最後通牒》等一系列“不正經”作品,其中一款名為《納喬事件》,也是一款機制和玩法相當優秀的遊戲。

遊戲的主題依舊奇葩,玩家們要扮演走私商人,將墨西哥的特色食物走私到加拿大。然而現實中,墨西哥的食物在加拿大根本就不流行。為了能成功走私這些特產食物,玩家需要選擇和利用好不同的走私者(速度越快價格越高),依據各省份食物價格的不同,選擇貨物並前往不同的省份,還得躲開抓捕走私者的騎警。

遊戲規則十分容易上手,競標的核心機制充滿了相互博弈的樂趣。同時,選擇操作以及騎警的設定,讓每一階段的選擇和隨機應變都十分重要。

你沒見過的冷門桌遊,竟是被奇葩主題誤了「終身」

雖然對於喜歡此類題材的玩家來說,搞怪的主題是其加分項,但也因此影響了很多普通玩家對該遊戲的客觀評價,讓其優秀的競標機制並不為大多數人所知。

《阿爾巴·隆加》(Alba Longa)

你沒見過的冷門桌遊,竟是被奇葩主題誤了「終身」

《阿爾巴·隆加》這個名字,對於外國人來說也非常陌生。可能只有搜索引擎和一些知識淵博的史學家會告訴你,阿爾巴·隆加是古代位於意大利的一座城邦。

遊戲背景就設定在於公元前600年的意大利,玩家要控制包括阿爾巴·隆加在內的五個城邦並互相爭鬥。玩法涉及工人放置、城市管理、卡牌戰鬥等多種機制,單局時間也不算長,可以說是一款在玩法上無可挑剔的遊戲。

你沒見過的冷門桌遊,竟是被奇葩主題誤了「終身」

然而它的題材實在有些冷門,不僅沒多少人知道古意大利的五大城邦,遊戲中的各大種族——維勒特里人與沃爾西人,維伊人與伊特魯利亞人,阿爾巴隆加人與拉丁居民等拗口的名字也讓人根本分不清誰是誰,代入感全無。

它在BGG上五千開外的排名,可能就是被這一冷門主題所拖累,與其自身遊戲質量非常不符。

《五漁村》(Cinque Terre)

你沒見過的冷門桌遊,竟是被奇葩主題誤了「終身」

比起阿爾巴·隆加,五漁村的名字就廣為人知多了。它是意大利利古里亞大區海岸邊的一個著名景點,是五個懸崖邊上村鎮的統稱,曾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你沒見過的冷門桌遊,竟是被奇葩主題誤了「終身」

在這款同名桌遊中,玩家要扮演一位送貨的司機,穿梭於村落之間,運送和售賣各種物資。

遊戲的規則十分簡單,先決定卡車的移動路線,再通過貨物卡生產和收穫貨物,最後運送並售賣貨物。

不過,設計師巧妙地用訂單、MPV分數和運送售賣貨物三種不同的得分方式,讓玩家在遊戲中產生拉扯,然後以一定的行動數限制玩家的行動。

你沒見過的冷門桌遊,竟是被奇葩主題誤了「終身」

每個人面對規則都知道怎麼才能儘快刷分——賣高分貨物、完成訂單、搶MPV卡。但是如何用最少的行動來做更多的事,就非常考驗玩家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行動順序的能力了。所以在看起來較為簡單的規則下,這款遊戲的玩法依舊十分具有策略深度。

不過,可能是它送貨的主題過於樸實,與漁村原本美麗優雅的風景也不相稱,讓人無法置身其中。這款優秀的桌遊收穫的評價寥寥,得到的評分也不算高。

《鼠王》(Head of Mousehold)

你沒見過的冷門桌遊,竟是被奇葩主題誤了「終身」

在桌遊《鼠王》中,玩家將作為一個老鼠部族的領袖,派遣手下的精兵強將去一個充滿陷阱的房間中執行危險的任務——偷取奶酪!並與其它老鼠部族展開競爭。

這款遊戲的主題和美工,都讓人感覺這是一款面向兒童的作品。而事實上,儘管遊戲策略重度不高,孩子們卻不怎麼容易上手。

玩家需要在合適的時機打出和放置作為自己手下的老鼠卡,從而避開捕鼠器,得到更多的奶酪。特性不同的老鼠卡,以及隨機事件的發生,為遊戲提供了多樣的選擇性和趣味性。在閤家歡玩法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的策略意味,滿足多年齡段的需求。

你沒見過的冷門桌遊,竟是被奇葩主題誤了「終身」

不過也是受其主題所限,《鼠王》在很多玩家的第一印象中都是略顯低幼的作品,很難得到更廣的傳播。

《時尚》(Trendy )

你沒見過的冷門桌遊,竟是被奇葩主題誤了「終身」

《時尚》是一款規則機制都十分簡單的桌遊。玩家在遊戲中扮演一位時裝設計師,擁有六張時裝卡牌。每回合,各位玩家可正面朝上打出一張卡牌並抽一張卡。

因為每名設計師的卡牌都擁有自己獨有的號碼,當玩家們面朝上的卡牌和自己卡牌的號碼相同時,該設計師就會取得突破,可在遊戲結束時計分。此外,最後的分數還會受到一些特殊卡牌的影響。

這是一款輕鬆愉快的小品級遊戲,但因為太不受歡迎,如今已經絕版,且大部分都是遊戲主題的鍋。

你沒見過的冷門桌遊,竟是被奇葩主題誤了「終身」

首先“時尚”的外延太大,其次,就像有一名言所說的那樣:時尚是隻能等不能追的。以“時尚”為名的遊戲自身都不時尚就太可笑了。然而時尚感變化太快,就算遊戲中的設計在當時順應潮流,但用不了幾年,不,或許幾個月就會完全過時。

《爭奪非洲》(Scramble for Africa)

你沒見過的冷門桌遊,竟是被奇葩主題誤了「終身」

以上幾款桌遊只是因為主題影響了自身的評價和關注度,然而還有更慘的。很多玩家應該聽說過桌遊大廠GMT的名號,這家公司擅長製作歷史主題的遊戲,且質量都很高,比如大名鼎鼎的《冷戰熱鬥》、《光榮之路》等等。

GMT有一個P500的計劃,就是他們的新項目會讓玩家先下訂單,訂單數達到500以上時才會投入生產。2019年,GMT發佈了一個新的歷史題材的桌遊項目——《奪寶非洲》,很快就收到了超過500的訂單,確定了遊戲工人放置和策略經營的遊戲機制。

不過,沒過多久,GMT就宣佈將撤回這一項目,並退回所有預購款項。為什麼呢?因為《奪寶非洲》的主題,重現了當初西方侵略者對於非洲進行殖民和掠奪的歷史。

你沒見過的冷門桌遊,竟是被奇葩主題誤了「終身」

這段歷史確實客觀存在,但將這段令非洲人民不願回望的歷史,以供人娛樂的方式來體現,是讓非洲後裔們非常無法接受的。這款桌遊也就因為主題不當的問題而胎死腹中。

結語

由此可見,遊戲的主題和背景設定對於一款產品來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桌遊市場的蓬勃發展,桌遊產品相互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各大桌遊廠商和設計師們也都開始盡力提高產品質量。機制上不能玩出更多花樣,就只能在主題和美工上下苦功。

如果說機制決定了遊戲的可玩性,是“肉體”部分,那麼主題就是遊戲的“靈魂”部分,玩家都更願意體驗“靈魂”與“肉體”相契合的遊戲。希望未來的好遊戲千萬別再被不合適的主題誤了“終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