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間”法庭助力防疫大局

一根網線、一臺電腦、一部手機,授權登陸“雲間”,身處兩地的當事人出現在了臨夏市人民法院審判法庭的電子顯示屏上……

日前,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各項審判工作穩妥有序推進,切實保障訴訟參加人及幹警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以高效率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臨夏市人民法院於2月11日通過“雲間”法庭,利用互聯網進行了首次線上庭審。

戰“疫”進行時 | “雲間”法庭助力防疫大局


庭審期間,當事人都沒有出席法庭,核對身份信息、陳述起訴的事實理由、訴訟請求、答辯、舉證、質證、辯論均在法官的主持下有序“隔空”進行。當天庭審的案件系一起原告李某要求段某償還借款的民間借貸糾紛,市法院受理該案後,經公告程序,原計劃於2020年2月11日開庭審理該案。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庭審陷入兩難,一是要在疫情期間保障當事人人身安全,人員少接觸、少聚集;二是當事人經常打電話催問開庭時間,希望儘快處理糾紛以減少損失。經過認真梳理,鑑於該案權利、義務關係較為明確,證據均為書證,易於從客戶端通過圖片的方式展示,因此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承辦法官張梅決定通過互聯網遠程審理該案。

戰“疫”進行時 | “雲間”法庭助力防疫大局


在預約法庭後,參與該案的當事人及代理人均收到了庭審系統雲間自動發送的開庭通知及會議號,通過通知上的網址下載客戶端,在家中通過手機APP在開庭準備時以會議號登陸“雲間”庭審系統,參與了這場“隔空庭審”。互聯網連接成功後,庭審正式開始,在庭審中,當事人通過手機將證據掃描上傳,法庭組織在線舉證、質證、陳述,並由書記員通過同步語音識別系統,製作庭審筆錄,最後法官發起簽名,雙方當事人在確認筆錄無誤後,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通過手機客戶端,在庭審筆錄上進行了電子簽名,這場歷時一小時的“隔空審理”正式結束。

戰“疫”進行時 | “雲間”法庭助力防疫大局


該院負責人表示,此次線上庭審是在疫情防控期間探索互聯網庭審的一次重要嘗試,打破了傳統的到堂庭審模式,今後將在本院全面推廣“隔空庭審”的全新審判方式,為當事人提供規範、高效、公正的司法服務的同時,也充分保障當事人、法院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記者:馬健 通訊員:魏居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