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衛視,考驗真正技術的時候到了

《歌手·當打之年》第一期播出後獲得了不錯的觀眾反饋,給閒在家裡不知道做什麼好的大家提供了一個娛樂放鬆之地,不光可以聽歌、看歌手的舞臺表現力,還可以看臺下奧斯卡級別觀眾那沉醉的表情,要不是隔著一塊屏幕,真想把自己傳送到他們的旁邊,看一看現場的聽歌體驗是不是真的有那麼的深入靈魂。

雖然也有人對戲精觀眾嗤之以鼻,但如果抱著看一次少一次的心態,那麼就應該好好珍惜他們,因為第三期《歌手·當打之年》將取消大眾聽審團,採取“雲錄製”的錄製方式,新規則的出爐直接意味著,暫時從第三期開始,屏幕前的觀眾將不會再看到現場觀眾的陶醉,同時也衍生出關於節目質量的一系列疑問,接下來將著重陳述。

湖南衛視,考驗真正技術的時候到了

第一期《歌手》的排名從高到低:華晨宇、周深、MISIA米希亞、蕭敬騰,徐佳瑩、袁婭維、毛不易三人的排名需要等到第二期開播時才能揭曉,不得不說《歌手》節目組從第一期到現在玩得是越來越花,從最開始的一句廣告詞宣佈一個排名,吊一下胃口再宣佈一個排名,到現在乾脆第二期再公開後幾位排名,魚線變得更長了。

湖南衛視,考驗真正技術的時候到了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期的《歌手》因為已經提前錄製好,所以我們看到的第二期還是從前的味道,新的模式要從第三期開始。關於“雲錄製”,從現有的觀眾反饋來看,大家的擔憂要多於期待,作為一檔音樂真人秀節目,舞臺表現力對音樂有著一定的加成,要是隻有音樂,沒有舞臺,那麼歌手的作品分將大打折扣,由於節目方並未透露太多“雲錄製”的細節,所以這一擔憂不無道理。

湖南衛視,考驗真正技術的時候到了

另外一個亮點的消失,就是最開始提到的戲精觀眾。不討論那些在鏡頭裡被歌手感動得站起身來、激動地搓手手、聽到面部表情失去控制的觀眾是真情實意還是另有所圖,有一點可以確定,他們的表情對舞臺上歌手的音樂表現力是有加成的,怎樣判斷一首歌的現場功力高低,其中一個方法是找參照物,屏幕前的觀眾看到現場的觀眾這麼的激動,他們也會不由得代入其中,如果沒有,那就是現場的音箱設備效果比較好,屏幕前的你感受不到,只能怪你不在現場。

湖南衛視,考驗真正技術的時候到了

還有一個擔心是關於大眾聽審團的,雲錄製開啟後沒有評審團,歌手的排名打分該怎麼辦,不再現場會不會出現不公正的現象?要解釋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了解大眾聽審團的誕生,據瞭解,大眾聽審團是在5個年齡段中選取500個人,為了避免偏袒,他們的身份不應該是參賽選手的粉絲,為了保證專業性,他們還需要有一定的音樂水準。

湖南衛視,考驗真正技術的時候到了

從規則上看,大眾聽審團的選擇方式還不錯,相較於這個問題,節目組更應該操心怎樣把“雲錄製”對歌手的影響降到最低,即便承辦這次改動的是花活玩得溜溜的湖南衛視。

湖南衛視有一個新節目《天天雲時間》,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它的錄製方式來設想下《歌手》將會以怎樣的姿勢出現,不過這兩個節目的區別還是挺大的,一個是談話嘮嗑型,不太需要鏡頭表現力,一個是音樂舞臺秀,對現場設備舞臺燈光的要求都挺高,要補上這一短板,就要看工作人員的想象力了。

湖南衛視,考驗真正技術的時候到了

這一次的參賽歌手分佈在北京、上海、東京、臺北、長沙五地,錄製時會五地連線,別的歌手不清楚,少了舞臺對華晨宇肯定有影響,

因為他將不能再一邊唱歌一邊踩音箱,不能一邊抖手一邊玩話筒架,視覺衝擊力驟降,但是,有一點不能忘了,那就是華晨宇剛出道時,他唱歌其實是一動不動的,直到後來才變得越來越躁。

湖南衛視,考驗真正技術的時候到了

總得來說,作為觀眾想得再多都沒有用,觀眾的工作是看,想的工作只能交給《歌手》的工作人員,要相信他們,模式是他們要改的,改成什麼樣,他們心裡總會有個底,至於參賽選手,他們要做的就是在節目規則中脫穎而出,接下來就是各顯神通的時候了。

加油吧,華晨宇、周深、MISIA米希亞、蕭敬騰、徐佳瑩、袁婭維、毛不易!

湖南衛視,考驗真正技術的時候到了

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歌手,可以獲取最新的訊息並參與相關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