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推演復工要素沙盤:一線城市“核心人群”返程率39%

作者丨谷楓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下,資本市場的各方對三方面的數據最為關注:一是每日疫情的實時數據更新,二是資本市場行情的走向,三是影響中短期對市場判斷的重要因素——復工情況。

中金公司王漢鋒團隊也表示,最近幾日新增確診案例數表明前期採取的防控措施在逐步見效。對應地,在基準情形之下,我們認為市場也可能從較為緊張的第二階段進入市場不再創新低甚至有所反彈直至疫情結束的第三階段。市場的關注重點一方面仍是疫情後續的發展,另一方面是疫情對各領域實際的影響及各行業的復工情況。

但相比前兩個層面的數據,復工情況的數據龐雜且難以簡單的快速得出結論,需要各類指標配合來看,從而得出趨勢性的結論。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梳理,多家券商跟蹤了包括人口遷徙,用電情況,交通擁堵等多個指標綜合來判斷復工的情況。

他們的結論也較接近,即除了少數受疫情影響較直接的行業如旅遊、餐飲等可能繼續幾乎處於歇業狀態外,大部分行業在2月10日前後出現不同程度的復工,但復工程度受到人力、物資供應、物流等方面的影響。

人口和交通

廣發證券研究團隊表示,復工會帶來一個城市交通狀況的變化,所以可以用“城市擁堵延時指數”來觀測。擁堵延時指數即城市居民平均一次出行實際旅行時間與自由流動狀態下旅行時間的比值;延時指數越高表示出行延時佔出行時間的比例越大,所反映這個城市也就越擁堵,可以以此來觀測復工進度。

該團隊表示,從擁堵延時指數看,今年的城市交通活躍度顯著低於往年,而主要城市邊際變化開始於2月10日,未來可以進一步觀察。

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也提出了自己的觀察,他認為:“交通管制也對復工形成重要影響。1月下旬以來,絕大部分省份暫停省際道路客運業務,至今僅有安徽、四川等少數省份重新啟動。鐵路部門也採取了停運、控制流量等措施,2月下旬有望逐步恢復。目前公路、鐵路、航空和水路綜合客運量僅為去年春運同期15%左右。此外,部分地區還要求外地回來人員居家隔離、對企業設定復工條件等。”

復工的前提自然是勞動力返程,因此另外一項判斷復工的核心指標則是“春運旅客發送量”。

廣發證券研究團隊提出,作為一個在城市化過程中的經濟體,每年大規模的季節性節前返鄉、節後返程是中國經濟特有的現象。復工的前提是勞動力返程,所以可以用“春運旅客發送量”來衡量復工進度。

從該團隊統計的數據來看,春運旅客發送量今年的返程進度顯著弱於往年,這一則和疫情防控節奏有關,目前交通和人員流動管控仍處於比較嚴格的態勢中;二則和運力有關。2月 6日鐵路部門表示鐵路客座率控制在50%左右,而交通運輸部要求將公路、水路客座率也要控制在50%。所以相對於往年的集中返程來說,今年會比較分散。交通部預計2月18日之前還會有1.6億人陸續返程。

另外,以廣發交運團隊依據交運日數據整理的返程百分比(除夕後鐵路公路水運民航合計運送人數/除夕前十五天鐵路公路水運民航合計運送人數),目前大概在21%左右,去年同期這個數據超過 100%。

山西證券研究團隊也指出,從目前人口流動來看,復工程度不達預期。目前人口節後遷徙規模不到去年30%,高速流量不足2019年的1/3,交通樞紐人流量更是不足去年1/5,2月10日-2月12日未出現市場預期顯著向上拐點。

興業證券研究團隊則將多組數據納入其考察體系中並且設計了居民返程進度的返程復工指數,而其中很多核心指標和其他機構採用的指標相似。

根據興業證券的統計顯示,整體而言,不論是一線城市還是新一線城市,2019年年前返鄉與年後返程復工指數基本呈對稱的U型,說明年前返鄉與年後回程進行比較對稱和平穩,2020年年前返鄉過程與去年吻合度很高,但返程出現明顯延遲,完全恢復仍需要時間。而截至2月9日,與人員外流的最大值相比,一線城市和新一線代表城市分別完成了26%和 31%的人員迴歸。

不過,興業證券同時指出,企業員工返程比例應該更高。值得注意的是,人員淨流動並不完全等於企業員工的返程比例,返鄉人群中也包括在校學生、老人等群體,這部分人群的返程時間可能更晚,但不直接影響企業復工。如果將除夕前一週才返鄉的人群看做對在崗工作比較敏感的“核心復工人群”,截至2月9日,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代表的“核心人群”返程率分別為39%和38%。

電力耗煤量仍處低位

根據記者梳理,各家機構觀察復工情況的另一項核心指標是發電耗煤量,這次基於復工便會增加用電量的邏輯。

廣發證券研究團隊便指出,無論是第二還是第三產業,復工都會增加用電,所以可以根據“發電耗煤量”的變化來跟蹤復工情況。平常我們看到的日頻發電耗煤量數據是浙電、上電、粵電、國電、大唐以及華能六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炭量之和,是電力耗煤的一個大樣本。

該研究團隊梳理得出,從截至2月12日的發電耗煤數據看,復工情況尚不顯著。春節假期結束第一週(2月1日至2月8日)日均耗煤量為37.7萬噸,之後四天的日均耗煤量為37.3萬噸。2月10-12日耗煤量日均是上升趨勢,但環比幅度較低。

山西證券研究團隊也指出,從電廠日用煤來看,2020年用煤量持續位於低位,2月11日日耗煤依然不足40萬噸,與2019年春節假期數量基本相當,可以大體推斷主要用電行業復工情況。

興業證券研究團隊也表示,從日均耗煤量而言,往年耗煤量一般在春節後5-8天開始顯著回升。今年日均耗煤量目前下降趨勢雖有放緩,但暫未出現回升跡象。2月10日大部分省份已開工,但日均耗煤量不升反降,2月10日日均耗煤量約為去年同期的 62%。

另外,記者瞭解到對於復工的觀察還有“高爐開工率”,“焦化企業開工率”、“汽車半鋼胎開工率”、“水泥磨機開工率”等具體的指標,相比之前的一些分析手段,這樣的指標則更加直接地反映了復工的情況。

例如“高爐開工率”,興業證券研究團隊表示,2月7日高爐開工率為 64.09%,較上週環比下降4.13%。對比往年情況來看,高爐開工率一般在春節後10天有明顯的下降,之後再回升。今年高爐開工率下降時間提前至春節前2天,並且下降幅度大於前兩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