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基層黨員幹部的戰“疫”日誌

通渭縣襄南鎮政府 郭維平

臘月三十

春節假期的第一天,本想像往年一樣,大包大箱的置辦一些年貨,但熙熙攘攘的人群將市場和超市圍的水洩不通,幾乎沒有人戴口罩,我才意識到疫情防控還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

正月初一

昨晚的春晚看了一半就睡著了,雖然沒有看見綻放的煙花,但睡夢中噼裡啪啦的煙花聲讓我聽見鼠年的鐘聲如約敲響。今天是大年初一,平常過一把“睡覺癮”的美夢從沒實現過。

吃完早飯後惟願美美地睡一覺,可老家手機信號不太好,睡覺前把手機放到窗臺上,這可是家裡信號最好的地方,再把音量調到最大,生怕錯過一個電話。

中午時分,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使我的美夢泡湯:今天下午4:20召開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各鄉鎮分管領導參加會議。

想想這也許是我生怕錯過的、手機放到信號最強的地方等待的命令吧。原來昨天不是春節假期的第一天,而是僅有的一天。

匆忙收拾好東西走出門,看見年邁的父母得知我要去上班後為我清掃雪路的背影,淚水翻湧而至……

全縣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打響了,作為黨員幹部,我已戰甲裹身,亮劍吧,勇士!衝鋒吧,勇士!

正月初二

早上的黨委擴大會議成立了聯防聯控領導小組,而我成了副指揮長,佈防、調兵遣將、擬定作戰計劃、情報傳達……

下午立即召開了聯防聯控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幸好昨晚功課做得足,我所提交的應急預案、工作方案、網格化管理方案等都通過了審定。

有了作戰計劃,抗戰也有了方向,制定了24小時值班表,這也是我這個副指揮長第一次的調兵遣將。

部署完後天已將黑,我帶著同事趕緊進村去了解情況,黨員幹部的入戶排查摸底就此展開:要詳細到分秒、詳細到門牌號……

正月初三

由於軍情緊急,今天早上沒洗臉就從單位直奔戰場,鑑於是“防禦戰”,最主要的任務是建立“據點”,幸好我對全鎮的地形熟悉,實地勘察後擬定了52個“據點”。

我將“佈防圖”提交指揮部後很快研究通過了,接著安排了值守人員並連夜搭建起了8個帳篷。

正月初四

讓我費勁心思想了半夜沒有解決的問題,一大早起來看見工作群裡袁坪村用玉米秸稈搭設的帳篷時,讓我輕鬆了許多。帳篷的資源緊缺的問題總算有解決辦法了,各村紛紛效仿。

簡單的帳篷不僅能避風擋雪,保暖效果特別好,最讓人暖心的是玉米秸稈帳篷外插上了一面面鮮紅的黨旗,徹底築起了一個個堅固的戰鬥堡壘,黨員面對黨旗鏗鏘有力的誓言更讓人振奮。

正月初五

今天輪到我在通甘公路監測點值班,一桶泡麵下肚,繼續堅守。

夜幕降臨,寒風呼嘯,疫情防控監測點的帳篷裡燈光明亮,疫情讓夜晚顯得格外寂靜,只聽見帳篷外的黨旗在寒風下呼呼作響。

氣溫降至零度以下,大多數人已進入溫暖的夢鄉,但我們必須得在黑夜中堅守著,24小時堅守,只為防止疫情侵入,萬家燈火團圓,黑夜下堅守,只為迎來疫情狙擊戰勝利的曙光。

正月初六

晴天霹靂,縣上反饋的信息讓我渾身打顫,我鎮東峰村的一村民與已確診患者有擦肩而過的偶遇。

得知消息時已是夜色降臨,我和黨委書記常青連夜跑去東峰村,看著縣疾控中心工作人員防護服裹得嚴嚴實實……

得知我們要將自己的兒媳帶去隔裡時,70歲的婆婆便哭著鬧騰起來,費了好多勁,才做通了一家人的思想工作。

待救護車走後,常青擔心老人心緒波動,又去安撫了老半天,看著老人睡意已至,我們才放心離開。

正月初七

難熬的一幕幕情景擺在面前,監測點和對武漢返鄉人員測量體溫時紅外線測溫儀嚴重短缺,我們便將使用過的水銀體溫計用酒精消毒後繼續使用。

監測點帳篷裡沒有電,值守人員只能用手機手電筒照明。連續吃了多日的泡麵,每到吃飯時看見泡麵就飽了。外地車輛要過監測點,不聽勸阻便電話投訴,困難重重,有辛酸,但我們更有打贏防控狙擊戰的決心和信心。

正月初八

棘手的事又來了,前灣村一老人去世,雖然我們發放了關閉集市、紅白事“非必須、不主辦”的通知,但在農村,老人去世埋葬必須得要大量的人員。

於是,我們繼續上門做工作,勸說後同意一切從簡辦理,沒有辦宴席、沒有喪禮,對參與人員嚴格控制、測量體溫,全程進行監管。

正月初九

一股股暖流湧來,大批的愛心人士帶著物資前來支援,看著大批的愛心人士用自己的方式共同參與到防控工作中,全民防禦戰更加堅定了必勝的決心。

正月十一

今天立春,朋友圈裡都是各種春天期盼的言詞:熬過漫漫寒冬,終會迎來春暖花開。挺過艱難困苦,終會等到柳暗花明。

這也是我無盡的期許。

疫情防控仍在關鍵時期,但脫貧攻堅戰更要抓在手上,今天為貧困戶發放了《致貧困群眾的一封信》,號召他們在暫時不能外出的情況下,通過壯大金銀花、花椒、林果和“五小”產業增加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