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大家都是怎麼跟小孩子互動,還是任憑小孩看電視手機,有沒有好的互動項目?

Z-H


這個時候,其實是一家人最好的親子時光,陪伴教育也很重要,除了不能出門,還可以陪孩子一起閱讀,和孩子一起做遊戲,和孩子一起拓展一個興趣愛好,和孩子一起孝敬長輩做好孩子的榜樣教育,和孩子一起討論未來,和孩子一起做家務,讓孩子體驗父母的不容易,和孩子一起完成一個願望,很多,很多,假期雖長但不無聊。


熊貓玩具樂園


我的小孩子2歲半,早上我們9點起床,洗漱後吃飯,吃完飯就看大約15分鐘左右的繪本,然後聽聽音樂,一起在家裡瘋一瘋,鬧一鬧,就當做是做體育鍛煉的。差不多1小時就過去了。然後一起玩積木,過家家,一上午就過去了。中午吃完飯,喝奶午休1到2個小時,差不多3點半起床,起來喝半杯果汁,然後拋一下球,玩一玩滑板車和扭扭車,中間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都是平時看的書或者動畫片裡的角色。然後讓她看30到40分鐘的小豬佩奇,哈哈😄,又到了吃晚飯的時間。吃完晚飯7點我們會上樊登小讀者的一個親子閱讀課,在群裡面和其他小孩子交流交流,聽著孩子們稚嫩的聲音,會覺得特別溫暖,小孩子也感覺有好多朋友[呲牙],上完課差不多7點半,然後可以讓她畫畫或者看我做手工,差不多9點上床睡覺[呲牙]。


janyhu1111


我想說一下我的經驗,我的孩子二年級,男孩,七點起床,給老師手機報平安,洗漱吃飯基本到八點了,安排學習,期間休息兩次,每次基本二十分鐘。

主要的休息內容是打羽毛球,比賽做仰臥起坐,還有一個飛鏢,儘可能讓孩子不接觸手機和電腦吧!

雖然現在情況特殊,只能宅在家裡,可是我認為難得的機會可以陪陪孩子,給孩子一些情感陪伴,養成更好的作息習慣和學習習慣。

以身作則,可能才是最好的教育。


河間小記


這段時間的疫情在家孩子們確實放羊了[捂臉]我閨蜜這兩天還在聊天,兒子在家手機就不是她的,吃雞,賽車,都是他下載的遊戲在玩[噓]這邊我也可以分享一個我跟我家女兒的互動場景,她是學舞蹈的,每天我們會有40分鐘的基本功鍛鍊,結束後休息會有時會見上孩兒爸我們跟她一起玩“你演我猜”這個遊戲,非常有趣,可以鍛鍊她的表達能力和反應力,聽有趣。另外疫情的這段時間還種植了豌豆苗,已經長的很高了,她每天都操心的端到陽臺上曬這太陽☀️,晚上在端回原處,這個也是很有意義的體驗。




Sunny玲


疫情在家,大家怎麼跟小孩子互動,還是任憑小孩子看電視手機,有沒有好的互動項目?

哈嘍大家好!我是大江,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疫情現在還很嚴重,教育局下發通知,最快三月初才能正時開學。封閉了這麼長時間,孩子們都快憋瘋了,學校佈置的寒假作業也已經寫完了,整天無所事事,除了看電視就是玩手機。

這樣下去怎麼能行?手機對孩子們的眼睛傷害很大,由於孩子們自控能力差,玩起遊戲就沒完沒了,許多孩子小小年紀就戴上了近視鏡。另一個原因是手機上有很多無良網站,充斥著很多色情和暴力的內容,家長如果聽之任之,慢慢的孩子們就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壞的影響。

這種情況下家長朋友們應該有所作為,對孩子們的作息時間合理安排。利用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和孩子們多進行一下親子活動,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這樣他們也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培養他們懂得感恩!

家裡如果有好的藏書,讓孩子們讀一讀,手機上都是碎片化閱讀,和紙質閱讀是無法比擬的。一部好書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品格,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對他們的未來影響深遠…

孩子們是家庭的未來,家長們給孩子做好榜樣,言傳身教,你的孩子一定會成長為一個優秀少年!

我是大江,回答完畢,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讓你滿意?謝謝!


大江上善若水


每天固定的時間跟孩子一起做互動,互動形式也比較多,比如說,一起看書讀繪本,一起做一些小運動。另外就是有意思的親子游戲。最近做的幾個孩子比較感興趣的推薦給你,跳起摸高,花樣保齡球在家玩都不錯👍提高親子陪伴,孩子也特別開心😃




營養師寶媽


陪孩子玩遊戲,比如套圈遊戲,投球遊戲,或者拿個不要的被子,鋪在地上,孩子趴在被子上,在客廳拉著玩,老大帶著老二跳舞,畫畫




Po簡簡


我們知道,“節奏”是孩子內在安全感的重要來源,而在疫情期間,大人和孩子的日常作息和生活節奏都受到了很大影響,所以很多孩子要麼尤其躁動,要麼更加粘人,其實都與節奏被破壞以及缺乏安全感有關。

對於大人來說,這段時間累心、耗神、費體力,我們很容易把孩子交給電子產品以求一時清靜,但這樣做既不能真正滿足孩子的內在需要(節奏和安全感),反而會為以後“挖坑”:即便生活恢復正常,孩子也習慣用電子產品打發時間,如此一來必然會為更大的問題埋下種子。



從短期和長期來看,我非常建議父母珍惜這段可以深度陪伴孩子的時間,一起做一些既能夠保持生活節奏,又能增強親子聯結的活動。

分享幾個我們家比較受歡迎的項目:

1. 家庭遊戲(見如下視頻)
2. 親子健身(見我今天發佈的微頭條)
3. 家庭影院,讓電子產品“為我所用”。不是把孩子交給電子產品,而是全家一起欣賞優質資源。獨特流程:共同選經典電影—孩子設計並手繪電影票—爸爸準備投影設備,媽媽準備零食—看完分享觀影感受。
4. 合作家務。注意事項:把孩子當作幫手,而不是附屬。
5. 一起聽相聲、說相聲。
6. 親子閱讀。

此外,我們也很注重各自的獨處時間,這也是節奏的一部分,獨處時間我通常會讀書,孩子可做的事情更多,讀書、搭樂高、畫畫、寫作業、聽故事,等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3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806fb48bb094e6e88ccf8bd9a79ebd0\

花瑩瑩is花生媽媽


小孩子還是必須得作息時間規律一些,畢竟疫情過後還要回歸幼兒園的!早上8點準時起床,吃飯,然後做一些小遊戲。或者背一背古詩,認一認字卡,吃點水果後,玩會兒玩具。一上午很快就過去啦!電視還是要控制看的,畢竟每天都在家,眼睛得不到休息,都是近距離觀看,很容易產生疲勞!


愛保定的我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玩一會手機無關緊要,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就行了。

可是,孩子的自制力弱,好奇心強,面對手機中看不完的動畫片、打不完的怪獸,他們難以抵制手機的誘惑,會越來越沉迷手機,無法自拔。

在很多父母眼裡,孩子玩手機,就相當於洪水猛獸。孩子和父母在手機問題上勢不兩立,明爭暗鬥,可結果往往兩敗俱傷。

其實,手機也並不是洪水猛獸,利用得當,還能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助他一臂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