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酒店員工,這個春節沒回家”

這個特別的春節,有機會在家宅著的是幸運的。

很多人,早在疫情還未爆發前,因為要值班,這個年,回不了家。突然爆發疫情,他們獨自在異鄉承受恐懼的同時,還擔心著家人是否會受疫情影響,各種滋味,一言難盡。


疫情之下,考驗企業的擔當


這些春節上崗的“特殊”員工,此時成為企業的重點關注和安撫對象,雖然3倍的加班工資是必要手段,但面對在病毒肆虐下人類生命受到威脅的這種恐慌,企業往往需要展現出更大的格局,才能留住人心。

還記得疫情爆發的第十天,仍然處於休假狀態的絕大多數人還在關心著全國受感染人的數字變化,並未意識到僅100納米大小的新型病毒已經到了能衝擊中國各行各業經濟的地步。直到某知名餐飲品牌的一篇“工資只夠維持3個月”文章開始刷頻。

“我,酒店員工,這個春節沒回家”

(媒體採訪截圖)

“營業全面暫停,員工全部待業,但是員工工資,店面租金一項都不能少”,字裡行間透露著艱難。

巨頭突然陷入困境,令人震驚,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能理解這種求救信號,畢竟餐飲是典型的吃現金流的行業,又倚重線下服務,員工往往被視作最大的財富。

在這家餐飲創始人受訪的敘述中,他們數萬名員工正在等待復工,更意外的透露出,有總數超5位數的員工正在宿舍裡待業,不僅如此,企業還要負責讓他們不受疫情影響,開心的待業。

員工的出路是一方面,他們的感受是另一方面。這種時刻,還在考慮這些因素的企業,都無愧兩個字:擔當!


酒店員工:

春節被安排了值班,訂單卻被全部取消


其實,因為這場疫情,各行各業被迫“留守”、“待業”的員工還有很多,對於他們來說,復工或許是指日可待的,眼下最擔心的是企業能否採取更多措施幫他們安全挺過這關。

在酒店工作了2年的吳嫣因為被排到春節值班,今年第一次不回家過年。原本以為春節假期高峰,酒店的工作會讓她忙得沒空想家。


卻未料到一場疫情打破一切。酒店房間紛紛取消預訂,連半年前就被搶訂一空的年夜飯也全部取消、退款。

吳嫣難以相信,才幾天功夫,昔日客來客往的酒店一下子就暗淡清清了。與此同時,除幾名留下輪崗值班的員工,其他人都在員工宿舍裡待命,總人數約有150人,吳嫣是其中之一。

星級酒店重管理、重服務,用在他們的員工身上也同樣適用。為了穩定人員,酒店在提高員工福利方面盡其所能,包括給到最好的“住”。

為了生活品質,酒店相關負責人早在一年前就把員工宿舍集體遷入了品牌長租公寓9號樓公寓,這是連鎖集中式長租公寓運營商魔方生活服務集團旗下品牌,是一家專門為企業提供員工住宿綜合解決方案的全國連鎖公寓,也就是說,住進來的都是各家企業的員工。


“我,酒店員工,這個春節沒回家”

“我,酒店員工,這個春節沒回家”


吳嫣所在的門店位於北京CBD附近,這裡除了她的幾百名同事,還有許多其他企業的員工也住在這裡。這些企業大多數都來自特別倚重線下服務的行業,如酒店、餐飲、物流、醫療等。由於大多都是涉及民生產業,這裡過年不回家,留下值守的人不在少數。

然而,防疫工作要落實下去必須不落一人,否則就是給病毒開缺口。

留下的人越多,企業的管理工作挑戰越大。


慶幸的是,這份挑戰有人共擔。


吳嫣的領導Rena姐是酒店的人力資源負責人,當初也是她向酒店總經理申請將宿舍搬入公寓,現在想起她覺得當初自己的決定非常明智。

“這麼多員工,如果還住在一年前的那個普通宿舍樓裡,在那種缺乏嚴格管理,甚至談不上服務的地方,很難想象在如此突然的疫情下,公司該如何保障數百名員工的生活和安全問題。更糟糕的是春節前人力資源部門很多同事陸續開始休假,有的已經在國外,除了每日遠程問候員工,能做的很有限。”


Rena還特別強調“發生這次疫情,讓她和他們領導深切感受到9號樓公寓在面對緊急情況時的快速響應機制和高效的管理能力,這的確是一個大公司才會有的管理和服務。”

Rena姐看中的管理和服務同樣也是其他企業選擇將員工安置在這裡的理由。


這些管理和服務上的口碑對9號樓公寓而言來之不易,特別是在疫情期,猶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緊張又急迫,公寓管理人員甚至都沒有時間思考害怕。


防疫,是一場百米賽跑


1月20日。絕大多數住客回家過年的計劃開始進入倒數。


上午10點,一直將安全放在首位的公寓管理方算準了時間,在各個住客群裡推送了一條離店安全貼士,提醒大家注意關好門窗、拔掉電源,路上注意安全,同時也特別強調了出門要戴口罩、勤洗手,預防流感.....

的確,那時候絕大多數人還認為這頂多是一場小範圍的流感。

僅數小時後,事情發生了轉折。鍾南山院士對著央視採訪的鏡頭明確表示了病毒人傳人且傳播性強。新聞一出,口罩在各大渠道脫銷......

連夜,9號樓公寓的總公司魔方生活服務集團緊急召開會議,要求所有公寓門店快速統計春節不回家的住客,同時根據疾控中心要求嚴格做好各項防控措施。

警報正式拉響,公寓門店值班人員開始進入不眠不休的戰“疫”狀態。

每家企業的住宿員工少的幾人,多的有近千人。針對春節在住員工的動向和安排,只有企業最清楚,要統計這個名單,只能一家家溝通了解。

9號樓公寓一邊把對疫情的緊急傳達給企業,一邊多方籌集防控物資,刻不容緩。

要跟疫情賽跑,就得快!


1月21日,在快速協調好各城市防控政策後,魔方生活服務集團全國防控措施總綱領制定出爐,並下發到各品牌門店,包括9號樓公寓在全國的45家店。措施要求做到三管(進、出管控、房間管控)、三消(公寓每天三次消毒)、一複核(每日人員複核防疫工作完成度)。

次日,在集團總部的協調下各個門店通過多方籌集儲備了充足的防疫物資,包括口罩、消毒水、洗手液、體溫計、酒精棉、創口貼等,並擺放在公寓入口處供住客使用。那些忘記領取物資的員工甚至還能享受到管家親自“送貨上門”的服務。

“我,酒店員工,這個春節沒回家”

公寓為客戶準備的防疫物資

在物資供應逐漸緊張的時期,公寓的這個舉動為許多企業提供了一道防疫保障。很多企業的員工也體會到一種被照顧的貼心感。


那些回不去的異鄉人


因為暫時不能復工,吳嫣每天在公寓裡看手機刷劇,偶爾和同寢室的室友一起叫個外賣改善下伙食。


近日公寓嚴格禁止外賣進入公寓區域,他們只能下樓去取,每次下樓都能看到保安或者管家在入口處拿著電子體溫計時刻準備檢測進入公寓的每一個人。無論早上,還是半夜,24小時有人在門口值班。

疫情期忌聚會,公寓原定要為今年加班的企業員工們辦的除夕活動也取消了,只有前幾日剛張貼的福字和窗花還能提醒我們這是年。值班的管家小胡在店長室吃著泡麵,連續多日的統計工作、值班、消毒讓他連叫外賣的時間都沒有。

儘管如此,小胡仍主動擔起了給在公寓留守員工們送餐飯和水果的工作,這是企業為不能上崗的員工特別準備的,只為了能讓他們安心等待疫情過去,這讓已經跟大部分住客混得很熟的小胡頗為感動。

熱騰騰的飯菜不能等,小胡就堅持每頓送餐上門,她知道,門店再忙,這份來自企業的溫暖不能被辜負。


“我,酒店員工,這個春節沒回家”

小胡為留守住客送餐食水果

在9號樓公寓裡,這般呵護員工的企業還有很多,有時候連門店的工作人員也一起“受寵”。

2月1日,因為這場疫情,預計的春運返程高峰推遲,街頭依然冷清。

位於上海大悅城附近的一家9號樓公寓卻似有些熱鬧。公區裡,幾個外燴專供保溫箱在一字排開,一位酒店企業的外籍總經理親自打開了一份份由酒店餐廳大廚料理的豐盛美食,供在住員工和公寓工作人員分享。

疫情影響了酒店的生意,但是從未影響他們對員工的情誼,也沒有忘記一直在“照顧”他們員工的公寓工作人員。那一刻,口罩後面的笑容,都在眼神裡。

有企業評價:“你們對待我們的員工像家人一樣,我們也會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你們”。


這種“家”文化,成為公寓工作人員在接下來執行更加艱苦的防疫工作時的最大支撐。


防疫和復工,沒一件是小事


為了迎接返程,各城市防控措施每天都在升級。應政策要求,9號樓的集團總公司也下達了更加嚴密的防控措施。每家門店的所在物業為了配合街道和社區也開始限制公寓住客進出頻次。

因為擔心員工長時間不出房間、活動量減少更容易免疫力低下,公寓在人手緊張的情況下依然決定為企業員工安排每日入室消毒和量體溫,並把測量信息和健康情況彙總給相關企業負責人。


“我,酒店員工,這個春節沒回家”

管家為住客入室量體溫


這些臨時增設的服務,都是公寓認為應該對“家人”所做的關懷。畢竟誰都不希望不幸發生在家人身上。

不僅如此,更多新的措施幾乎每天都在增加。僅僅關注留守的住客員工還不夠,9號樓公寓還為企業想到了更多因為封城、封路而回不來的員工。

為此,更多公寓同僚放棄休假投入加班狀態,集團公司的IT部同事,僅用3天時間就完成了一款申報健康信息功能的開發、測試和上線,好讓遠在全國各地的企業員工每日填寫申報,大大提高了企業收集員工信息的效率,讓企業對返程人員的監管和干預做好準備,更好的配合政府共同防疫。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當下,疫情還未退去,防疫工作絲毫不能鬆懈。

為防萬一,很多企業仍然待定復工,有的企業還有相當一部分員工過年回家後至今還被困在老家無法返程。

據9號樓公寓統計,目前全國仍有約6成的客戶未按時返回公寓。意味著有很多企業即使已經復工,缺崗、缺人手等問題也會困擾企業一段時間。

這幾日,多個處於停業期的餐椅品牌員工去盒馬門店上崗的新聞已經在業內傳遍了,這個在困難時期互相謀出路的創新之舉被很多人點贊。共生,才能共贏。

9號樓公寓與他們的企業客戶們也同樣存有這樣的關係:為辛勤的員工共創一份美好生活。

這次的抗疫行動,就如同一場公寓的聯合保衛戰。“密不透風”式的防範措施讓公寓免受病毒侵襲,雖然嚴苛,但是每一家企業、每一個在住的客戶為了返程有家回,為了努力有起點,也都以100分的理解和耐心全力配合著,這是默契。

作為人員密集型場所,安全從來不是9號樓公寓的口號,而是一把時刻懸在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這把劍由無數個安全提示、不間斷的巡檢、頻繁的消防演習、24小時的安保、高科技的安防等眾多數以百計的安全規範和操作鑄就而成。

正因為如此,讓很多個像吳嫣這樣的“留守”員工覺得眼下的境況雖然很無奈,但並不缺安全感。他們也從未像現在這樣特別能理解9號樓公寓一直倡導的“安全、衛生、共享、有序”這八個字。

冬去春已來。寒冷會退去,疫情也會。當下,我們繼續聯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