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功三式(快速提高攻擊力)

一:搓把功

搓把功為心意拳鍛鍊內功之上乘手法,久練能使丹田結實如鐵而胳膊有驚人之力。


搓把右式:選凳子一隻,高約一尺半(視人之高矮而稍異,高低以坐而膝高不愈大腿之水平高度為準),身坐凳上僅以左殿靠前面,兩大腿疊交叉將右腿蹭於左腿上;左足屈膝決實,足尖上仰,兩胯(腿)相向滾動,二肘儘量貼肋,左臂斜護於胸前,左掌心向上,五指張開帶扣,掌心微涵;右手亦五指張開,掌根與掌緣出勁,向左掌心搓去。

內功三式(快速提高攻擊力)

注意搓去時右肩須順勢前擰,右肘貼肋,籍上身下壓之勁,右臂連肩帶背和身一氣往下推搓;右腰內涵,當右掌根搓過左掌指尖時,兩手一併右翻,右掌心向上,左掌適伏壓在右胳後臂上,然後右肩後擰,右腰與胸肋亦由合而開,右掌隨勢用柔勁朝右後上方後抽,兩掌輕擦而過,以右掌指尖抵著在腰前為止,於是翻轉雙掌再掛把。


如前所述,如是右掌一起一落,上而為抽手,下而為搓把,謂之一次。如此往返。


搓把左勢:左右易位而已。

注意事項:

1:練習時雙目注視雙掌。頭頂項豎,全神貫注。


2:呼吸之法:鼻吸鼻呼。.一抽為吸,一搓為呼;吸為虛勁,呼為實勁(氣沉丹田)。


3:勁意:一抽一推,形同擰繩(搓繩),故曰“搓把”


4:內功基礎不力及初習者,每次只應左右各練習十來次,切記貪多而練傷內臟(肚內滾燙難受為練功過度),欲益而反損矣!


有根底後可每次三十來次,,而後逐漸增加,以左右各搓180把共計360把為度。切記空腹鍛鍊或便溺未清以致損傷內臟。鍛鍊時間最好日三—五遍,絕房事收效尤大。


5:有一定功底後可去凳而改為單腳支撐代替凳子。

二:大周天

此大周天功為少林僧人所傳.當年一王姓武師,在村裡武功稱為第一.有次該武師演武時,被一過路武僧看到,認為該武師有形無質.武師不服,較技後敗於僧人,遂求教於僧.僧指出他乃內力不足而敗,故傳此大周天功於武師.武師精研此功後武功大進,後把此功做為傳家之寶.80年代王姓後人傳出,大家乃得知此功練法及神效.


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然後成內八字,身體下坐,自然為度.下坐同時兩手提起到胸部時自然向前伸出,手心向上微往外翻.整個練功過程保持此姿勢.


調息調意:鼻吸口呼.吸氣時腹部內收,儘量貼到後脊,氣從鼻吸到胸部;呼氣時把吸到胸的氣往下壓到下丹田,(口部自然微微出少許氣).氣到下丹田後閉息,小腹自然外鼓(此時意念天地之氣順兩手勞宮湧泉肚臍及全身毛孔進入體內,此為涵吸天地之氣),閉到不能再時,接著吸氣,然後呼氣,閉息,如此往返,週而復始.


此功對提高丹田內力爆發力忍耐力作用甚大!能每次練功半小時以上為佳.


三:旱地插針

  此功亦稱落地生根.久練全身剛勁有力,起如昇華,落如千斤墜底,發力足可斷石碑.


  練法:兩腳平行分開,與肩齊寬,全身放鬆,眼睛微閉,意守丹田,做先天式鼻吸(即以小腹呼吸。呼氣時小腹內收,吸氣時小腹鼓起)十二次,然後口吸補氣一次(用口吞吐氣。口吸時嘴微微張開,手放下-手心向上。


用嘴輕輕呵氣,身體隨之微前傾。氣呵盡後,把嘴並小,用嘴吸氣,吸時兩臂分開自然彭起直上頭頂百會,兩手相合。


氣吸足後似喝茶一樣把氣下嚥,同時兩手由頭頂輔助意念由胸前下沉到小腹,隨著氣沉丹田小腹鼓起。再用意把丹田之氣沉墜至兩腳心,此時意守下丹田,雙腿微曲,腳趾抓地,身體微微後仰,配合先天鼻吸24此。鼻吸時身體後仰,意念氣至兩腳,鼻呼氣時身體前傾,兩腳往地下插,意念腳入地,一次比一次地加深。


然後意念兩腳心的氣往上提,由兩腳跟經兩腿後部到兩 股部\腰\背\兩肩.同時兩腳由於意念上提而向上抬起,(整個人提起),同時配合鼻吸氣,這時意念在兩肩,全身意欲飄起,腳下失重無根,此為旱地拔蔥式;呼氣時意念氣迅速下墜至兩腳心,這時鼻配合呼氣,身體下蹲(此為千斤墜底)。


這樣反覆提起墜落至18次完,爾後,身體自然站立,意念人體重心開始轉移(身體實際不動)用意念導引,眼觀左腳,眼光沿左腿上行到丹田(配合鼻吸氣),從丹田經右腿下行到左腳(配合鼻呼氣)。


接著是右腳支撐,鼻吸氣提左腳離地向外轉體到最大限度,然後緩緩恢復到原狀,這時配合鼻呼氣。反方向重複上述動作。如此左右重心意念轉移,提腳轉動各12次。身體還原直立,兩腳開始左右交叉蹬腿,蹬時足跟蹬地,鼻呼氣為主,兩腳各蹬12次,然後兩腿放鬆,微曲,兩手按摸兩膝關節正反各處6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