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防疫故事|當好“守門神”做好“過濾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文山州各級部門幹部職工義無反顧投入到防控戰鬥中,湧現出頑強拼搏的各種精神、感人故事,2月15日起,“視聽文山”將播發文山州疫情防控中的部分先進典型事蹟,今天我們來認識屹立在雲南東大門上的“守門神”——富寧縣公安局警務站。

富寧地處雲南省東南部,位於中越兩國三省十縣結合處,國道323線、廣昆、富那高速公路、雲桂鐵路貫穿全境,是雲南通往廣西、廣東等東部沿海地區的交通要道,是雲南省的東大門。富寧縣公安局警務站是雲南省擬確定的30個一級公安檢查站之一,是文山州唯一的一個固定警務站。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富寧公安檢查站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高度責任感,第一時間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之中,肩負疫情防控、反恐維穩、毒品入流等多項職責使命,全體查緝民輔警主動放棄春節休假和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全身心地投入查緝工作中,充分發揮了雲南東大門疫情防控“過濾器”作用。

夯實過硬的查緝基礎,堅決築牢疫情防控“防火牆”。

2018年10月1日,富寧公安檢查站正式實現在廣昆(G80)高速公路上、下行線實行24小時不間斷“雙向”查緝,嚴格按照《雲南省公安檢查站裝備配備標準》配備查緝車輛、武器、器械、個人防護裝備、警示物品,查緝裝備保障到位;對富寧公安檢查站備勤室、衛生間、洗衣室等進行修繕,為查緝民(輔)警打造良好工作生活環境。特別是檢查站的科技信息化設備投入,對過往車輛、人員發揮更加準確的核查作用。因富寧公安檢查站所處位置特殊,查緝基礎牢固,查緝設施完善,富寧縣委、政府從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的戰略部署上,第一時間將富寧公安檢查站作為疫情防控查緝點,全力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以來,公安查緝民輔警密切與衛健部門協同配合,堅持科學查緝,搞好自身防護,不負重託,不辱使命。加強對重點疫區入滇人進行分類管控,對旅遊人員情況正常的採取勸返,對存在問題的及時聯繫相關部門採取隔離措施。對非重點疫區過往車輛也嚴格管控,嚴格核查人員的出發地、途經地、目的地、居住地、身份證、聯繫電話等信息進行登記並進行體溫檢測。全體參戰民警、輔警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儘管天氣寒冷,夜間溫度達到0度左右,但是參加執勤的民警、輔警任勞任怨,24小時堅守在查緝崗位上,不厭其煩的對過往的每一輛車、每一個人進行嚴格檢查,做到不漏一車、不漏一人,死守死看,從無怨言。儘管每天過往的車流量十分巨大,許多車主對逐車逐人檢查的行為不理解不配合,執勤民警輔警就一遍遍的向過往車主和乘客解釋,儘管嘴巴都說幹了,但是大家心裡明白,身上的擔子重,責任大,如有疏忽,疫病傳出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就耐心再耐心,一遍遍的做好解釋工作。有的民警、輔警自疫情發生以後就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儘管是傳統的新春佳節,都沒有回過一次家與家人團聚,有的同志生病了仍然帶病堅持執勤,時時刻刻民警輔警心裡想到的只有群眾,把自己的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錘鍊過硬的查緝技能,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

一是安全導入,有序進出。在檢查站前方1公里處,設置警示燈、警示牌、車輛減速限行、公安檢查示意標誌等警示標識,統一規範擺放錐形桶,將車輛安全引入檢查站,讓受檢查者自覺配合做好檢查和有序離開檢查站。二是整齊劃一,形成震懾。查緝人員執行查緝任務時,按照季節、天氣變化,要求統一著裝、佩戴警用標誌和防護裝備,現場配備武器、防爆盾牌、警棍、防暴叉等武器裝備,做到查緝隊伍整齊劃一、警容嚴整、精神飽滿,對違法犯罪形成有效震懾力。三是優化流程,高效服務。按照檢查站大車、客車、小車通道,設立車輛識別引導、車輛物品查驗、人員查驗登記、武裝警戒等戰術崗位,健全完善人員、車輛、物品登記制度,建立相應臺帳,提高管理規範化水平。檢查過程中,民警及輔警要做到程序合法、動作規範、用語文明,確保檢查效果和自身安全。

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富寧公安檢查站共檢查車輛12餘萬輛,人員60餘萬人,檢查登記涉毒前科人員373人,檢查登記其他前科人員884人,檢查登記港澳臺居民106人,檢查登記外國籍人員107人,檢查登記新疆籍人員256人。查獲在逃人員2人,查獲無證運輸生豬300餘頭。共檢查登記重點疫區車輛82輛,疫情人員282人。由於防範到位、管理規範,截至目前,富寧縣防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率為0,疫情各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進行,富寧公安檢查站為維護全縣社會和諧穩定、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出了積極貢獻。上級領導到富寧公安檢查站檢查疫情防控工作時不禁感慨的說:“在關鍵的時候,還是公安機關拉得出、頂得上、打得贏。”

製作:農錦莊 陸軍

身边的防疫故事|当好“守门神”做好“过滤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