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效果顯現“打贏”還需努力

今日社評

本報評論員 樊大彧

當前全國各地疫情防控效果已經顯現,應當抓住有利時機,深入平穩推動復工復產。應當科學制訂方案,分清輕重緩急,做好生產車間、經營場所的消毒通風,做好進出員工的體溫檢測、健康登記等工作。切實做好保障,有序復工復產,努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才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實支撐。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2月16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在會上介紹,截至2月15日24時,武漢、湖北、全國重症病例佔確診病例的比例均明顯下降,其中武漢重症佔確診病例的比例由1月28日的最高點32.4%波動下降至2月15日的21.6%;湖北其他地市重症佔確診病例的比例由1月27日的最高點18.4%下降至11.1%。以上變化說明,全國各地的疫情防控效果已經顯現。(相關報道見03版)

疫情發生以來,我國採取從源頭上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儘管為此付出了很大代價,但為世界爭取了時間,減緩了病毒向世界其他地方傳播的速度。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搶建醫院施工現場建設者日夜不休,數萬名醫務工作者奮不顧身堅守最前線,全球公共衛生史上前所未有的範圍最廣的病毒隔離行動全面展開。目前,湖北新增確診病例已開始下降,現有疑似病例數量持續減少,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確診病例實現“十二連降”。一些積極信號的出現,表明疫情防控正在逐步取得成效。

這是一場史上罕見的“硬仗”,雖然前線傳來了積極消息,但距離徹底打贏這場“硬仗”還有相當距離。國家衛健委2月1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湖北現有確診病例達4.9萬,其中重症病例超過萬人。每一個病例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每一個重症病例都面臨生命危險。隨著全國對口醫療支援力量的加強,湖北武漢疫情防控發生了積極變化,但形勢仍然嚴峻。

當前要採取一切可能措施,以“一人一方案”的精細化診療模式,及時研判病情調整方案,全力以赴盡最大努力降低病亡率。有關地區要拼盡全力、千方百計增強收治能力,堅決做到應收盡收、刻不容緩,讓所有輕症病例得到及時救治,減少轉為重症的可能,為不斷提高治癒率打下基礎。

這場“硬仗”仍處於最吃勁的關鍵階段。雖然近期湖北外新增確診病例數不斷下降,但疫情防控仍容不得絲毫懈怠。與其他災害不同,疫情並非線性發展,而是處於動態變化中,隨時可能出現反覆。“行百里者半九十”,隨著各地企業復工復產,防控工作也面臨更大壓力,此時任何一個環節失守,都可能導致前功盡棄。

近一段時間出現的病例中,有患者經過多次咽拭子檢測才得以確診,有無症狀感染者可以自愈卻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還有人在解除醫學觀察隔離後出現症狀並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各種複雜情況不斷出現,給防控工作帶來不確定性,也從客觀上要求我們採用更為嚴格的方式予以應對,這樣才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保障。

這場“硬仗”是阻擊戰,也是總體戰。我們要毫不放鬆做好疫情防控重點工作,也要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當前全國各地疫情防控效果已經顯現,但不能因此掉以輕心,而應當抓住有利時機,深入平穩推動復工復產。應當科學制訂方案,分清輕重緩急,做好生產車間、經營場所的消毒通風,做好進出員工的體溫檢測、健康登記等工作。切實做好保障,有序復工復產,努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才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實支撐。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全國動員、全面部署、快速反應,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舉措,一定能夠打贏防控阻擊戰,取得抗擊疫情的最終勝利。我們還要總結經驗、記取教訓,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