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句常見而又熟悉,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俗語的“另一半”!


生活中有許多耳熟能詳的俗語,在我們的生活中時常被提起。然而這些俗語都有另外半句,卻很少被人提及,今天小生就來科普一下,那些很少被人提及的另外半句。

1、(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出自詩仙李白的《長幹行其一》,描述一個對於過去兩小無猜的生活的美好回憶。

10句常見而又熟悉,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俗語的“另一半”!

2、(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出自神童汪洙的《神童詩》,意思是“王侯將相本來就不是天生的,想有作為的孩子應該奮發圖強。”

10句常見而又熟悉,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俗語的“另一半”!

3、(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出自《唾玉集·常談出處》。曾經有個道士擅長下棋,凡是與別人下棋,總是讓人家先走一步,這個道士後來死在褒信縣,死時對一個村裡的老頭託付死後的事情。幾年後,這個老頭遵照囑託為道士改葬,打開墳墓見到的只是空空的棺材和衣服罷了。當年道士曾經有詩說:“爛柯真訣妙通神,一局曾經幾度春。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10句常見而又熟悉,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俗語的“另一半”!

4、(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出自蘇軾的《蝶戀花》,蘇軾被貶惠州後遇到的知己王朝雲,為其所作,真乃人生得一知己,夫復何求啊!

10句常見而又熟悉,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俗語的“另一半”!

5、(福王少小風流慣),不愛江山愛美人。

出自清朝詩人陳於之的《題桃花扇傳奇》,為福王的昏庸和李香君的悲慘命運而感嘆不已。

10句常見而又熟悉,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俗語的“另一半”!

6、(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

出自是清朝詩人黃增的《集杭州俗語詩》。意思是說因愛慕之情所迷,覺得對方女子無處不美,完全呈現一種自我陶醉的境界。

10句常見而又熟悉,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俗語的“另一半”!

7、(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出自晚唐許渾的《咸陽城東樓》,常用來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氣氛,是千古傳詠的名句。

10句常見而又熟悉,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俗語的“另一半”!

8、(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出自唐代王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這是一首惜時詩,意思也非常明顯了,希望人們尤其是讀書人珍惜時間。

10句常見而又熟悉,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俗語的“另一半”!

9、(殫精竭慮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慈禧母親七十大壽的時候,慈禧沒有時間去參加母親的大壽,就讓侍臣給母親送了很多的東西,同時,親筆寫了一幅書法,裱好後送去了,這副書法一直保存了幾代人,最後毀於文革.那是慈禧寫給母親的一首詩:“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現在有許多人都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卻不知道它的出處,實際上這句話出自慈禧的詩句.”

10句常見而又熟悉,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俗語的“另一半”!

10、(鬼門關外莫言遠),四海一家皆兄弟。

出自黃山谷《竹枝詞二首》

宋代詩人黃庭堅從烏江貶至黔州(今重慶黔江區),孤寂憤懣,到達彭水後,聞悉夫人生子,想起了杜牧的詩句“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蔭子滿枝”,於是,信手寫下“綠蔭軒”三字,如今,這處珍貴的摩崖刻石成了彭水的標誌,遊客都要來此觀瞻,觸摸詩人孑然的思痕。

10句常見而又熟悉,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俗語的“另一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