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磨一劍的中醫大家吳鞠通的傳奇故事,有人說我寫少了


一、吳鞠通其人


吳瑭,號鞠通,江蘇省淮安市人,生於1758年、卒於1836年,出生於清朝乾隆年間的中醫大家,著有《溫病條辨》。

十七年磨一劍的中醫大家吳鞠通的傳奇故事,有人說我寫少了

圖1:吳鞠通像

二、吳鞠通為什麼學醫?


年輕的時候吳鞠通最初是準備考科舉走仕途道路的,但因其父親患病,不幸去世,非常孝順的吳鞠通發出感慨"以為父病不知醫,何顏立天地間",於是在守孝期間,購買了大量的醫書研究。


在此期間,它又接觸到我國著名的醫聖張仲景"外逐榮勢,內忘身命"思想,"學醫上以救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全以養其生"觀點的影響,深受感動,於是他便放棄了科舉之路,憤而學醫。


吳鞠通他父親是個私塾教師,他從小就接受國學經典的薰陶,所以他非常的孝順。


三、吳鞠通是怎麼成為一代名醫的?


吳鞠通的成名很不一般,他為人非常謙虛,給患者看病他是非常謹慎的,據朱士彥的《吳鞠通傳》記載,吳鞠通19歲時父親去世,在家裡呆了7年,家裡很貧窮,也放棄了科舉之路,26歲時感覺在家裡讀了很久的醫書也沒有很大進步便來到了京城。


剛好碰到乾隆皇帝編寫《四庫全書》,招人進來幹活包食宿,他就進去謀生。在編寫《四庫全書》時,吳鞠通非常喜歡看裡面的醫學,筆耕不輟,別人休息了他還在抄寫,裡面的醫家和醫書學術思想對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中吳又可的《瘟疫論》對其影響很大。


他曾經17年飽讀醫書,本著謙虛且對病人負責的態度,很少給病人看病,他的說法是“不是不治,是不敢輕易治”,後來他在一場瘟疫中一出手就治好幾十個人,名聲大振。


四、吳鞠通的醫德怎麼樣?


吳鞠通博覽群書,理論基礎精通,紮實,他讀了很多經典,如《內經》、《傷寒論》、《難經》、《金匱要略》、《易經》等。他嚴厲批評"不讀古書、安於小就、得少便足,囿於見聞"的一些郎中先生的觀點。


胸懷赤誠,仁愛為民,吳鞠通在他長達50年的行醫過程中,他給人看病從來不看他的貧賤或富貴,也不論他是輕症或重病,均一樣對待,仁愛為民,令人敬仰。


作為一名醫生,謙虛好學,尊重同道,勇於創新。他"進與病謀、退與心謀"。他主張各自醫家要打破門戶之見,互相學習,各取所長,而在自己的《溫病條辨》中反覆論及無論是以前的學者或後來的晚輩,如果幫忙指出他書的錯誤之處,他會真誠地心懷感謝。


五、吳鞠通的學術成就及紀念?


著有《溫病條辨》(圖2),該書是中醫學的一部鉅作,其中創立的三焦辨證體系和很多的治則治法,是中醫溫病學治療的精髓,對現有的溫病臨床的證治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值得我們學習,繼承,發揚。

十七年磨一劍的中醫大家吳鞠通的傳奇故事,有人說我寫少了

圖2:溫病條辨


紀念吳鞠通:現江蘇淮安市淮安區有吳鞠通路,吳鞠通中醫館(圖3),淮安市吳鞠通醫院,淮安市吳鞠通中醫研究院,懷陰吳鞠通中醫研究院。

十七年磨一劍的中醫大家吳鞠通的傳奇故事,有人說我寫少了

圖3:,吳鞠通中醫館


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百家講壇《名醫是這樣練成的—吳鞠通》。


紀念先哲,學習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


倉促執筆說名家故事,誠惶誠恐,不當之處,請多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