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從小在平遙古城長大的我,一直對古城有種特有的情節,想把全世界的古城都走一遍,感受不一樣文化底蘊的古城,於是,我來到了鳳凰古城。

一 座青山抱古城,一彎江水繞城過,一條紅紅石板街,一排小巧吊腳樓,一道風雨古城牆,一座滄桑老城堡,一個奇絕奇梁洞,一座雄偉古石橋,一群聞名世界,為了 你,這座古城已等待了千年。鳳凰的美,是種從恬靜舒適中散發出來的美,不似江南小鎮那般柔美,也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鳳凰古城,僅聽這個名字就讓人充滿美麗的遐想。這座不算太大的古城,因它背倚的青山酷似展翅欲飛的鳳凰而得名,這裡還是一個以土家族和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集地。

一切光 景靜美而略帶憂鬱。隨意割切一段勾勒紙上,就可成一絕好宋人畫本。滿眼是詩,一種純粹的詩……一個人若沉得住氣,在這種情境裡,會覺得自己即或不能將全人 格融化,至少樂於暫時忘了一切浮世的營擾。 沈從文眼裡的鳳凰就是這麼美而傷,那時流水已逝,靜美悠遠仍在...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傳說鳳凰是一種不死的神鳥,它在臨死之前會銜來香木焚燒,投身烈火之中“涅槃”昇天,從而開始嶄新的生命。一座千年歷史的古城鳳凰,走出了著名文學家、歷 史學家沈從文、民國第一任民選總理熊希齡、抗英名將鄭國鴻等一大批名人。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曾是大湘西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曾是歷朝“防苗鎮 邊”的苗疆要塞,曾一度被包裹在湘西的群山裡沉沉入睡。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在鳳凰住一晚,才懂古城夜晚的寧謐;穿梭於吊腳樓,偶爾迷失偶爾收穫驚喜;去古城的小巷裡好好閒逛,說不定遇上那個她;到了古城,一定記得去沱江泛舟,走石板過江;古城護照有沒有不重要,古城小店要一家一家逛過去;還有,要好好當一回吃貨。

古城又像一個巧手繡女,用自己的柔情當針作線,繡出了土家族和苗族的風土人情。那些精美的繡花荷包和琳琅滿目的飾物,都無言的展示了土、苗人世代傳承的聰明、智慧和美妙的手工工藝。

她小到只有一條像樣的東西大街,卻以絕世獨立的風姿享譽世界。她的美,不只是古城,也不只是風景;不只是沈從文的小說,黃永玉的畫作,也不只是路易艾黎的一句盛讚;還是她的古舊、她的單純、她的民族本色。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鳳凰的魅力在於將自然的、人文的特質有機融合到一處,有頗具濃郁苗族建築特色的吊腳樓,與北方長城遙相輝映的苗疆長城,有自然風光綺麗的青山綠水,在杵聲和月色裡流淌著傳說、故事。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鳳凰是一個適合於休閒放鬆的地方。一江秋水,兩排吊腳樓,將南華山、城樓和吊腳樓倒映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幅生動的山水畫。沱江是鳳凰的母親河,河水清清,很容易親近,上面的棧道,兩岸的小碼頭,都是近距離接觸江水的好地方。

鳳凰如同“鳳凰”一樣美。我喜歡清晨的鳳凰,這個時間段遊客們大多數都還沒有起床,沒有了熙熙攘攘,沒有了煩擾吵雜只剩它原有的優美和優雅,沱江緩緩的流水更襯托它的韻致。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沱江水最貼近生活,沿江餐館的菜蔬雞魚、賓館的被套床單、居民的衣物都拿到在沱江中清洗。沱江上修建了許多跨江橋,而且取得名字很有詩意:虹橋、雪橋、霧 橋、雨橋、風雨橋……虹橋是沱江的中間地帶,從雪橋到虹橋是沱江最繁華的江段,以虹橋作為分界帶,沿江兩岸東南西北分佈著許多不同特色的客棧、餐廳、酒吧 和商鋪。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沿著江邊漫步,涼涼的風吹過來,心裡面酥酥的,踏在石板上的腳步也輕盈了起來,突然就想隨風舞動,想釋放心中的靈魂讓她與這裡融為一體。有人說逃離是個浪漫的詞,逃離就是為了與鳳凰偶遇,大概我也是這樣想的吧。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鳳凰住宿的賓館非常多,價格根據位置和賓館的檔次而不同。我把鳳凰的賓館分為四種:縣城裡面的大賓館,縣城裡面的小客棧,沱江邊的臨江客棧,沱江邊的非臨江客棧。推薦住沱江邊的臨江客棧,尤其是情侶。推開窗戶,就可以看到清澈的沱江,吹著江風,欣賞古城美麗的夜景。

沱江河是古城鳳凰的母親河,她依著城牆緩緩流淌,世世代代哺育著古城兒女。坐上烏蓬船,聽著艄公的號子,看著兩岸已有百年曆史的土家吊腳樓,別有一番韻味。順水而下,穿過虹橋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便展現於眼前: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悠然而生。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沱江的南岸是古城牆,用紫紅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偉。城牆有東、北兩座城樓,久經滄桑,依然壯觀。沱江河水清澈,城牆邊的河道很淺,水流悠遊緩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搖的水草,可以撐一支長篙漫溯。沿沱江邊而建的吊腳樓群在東門虹橋和北門跳巖附近,細腳伶仃的立在沱江裡,象一幅永不回來的風景。

都說鳳凰是個適合發呆的地方,這話一點也不假,在時光倒退了二十年的地方,坐在一個古老的吊腳樓中,泡一壺杜仲茶,什麼也不想,靜的只可以聽的見自己的心 跳。也許在你的身旁的MM和你一樣在發著呆,你們偶爾眼睛對在一起,便會心的一笑。是啊,鳳凰是什麼也不想卻讓你心跳的地方,戀愛一場也許會變的很簡單。 有多少年青人被迷惑在這裡,有多少行者在這裡迷失……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沱江河畔的吊腳樓別具一格,是最具有苗族特色的建築。沱江的水很清,如果累了,你可以脫去鞋子,將腳伸進冰涼的江水中,洗去一路風塵;也可以在碼頭上船, 泛舟沱江,感受沿江的吊腳樓、苗寨獨特的民族文化氣息;也可以漫步在沱江兩岸,到江邊的商鋪看看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品嚐鳳凰的特色小吃血粑鴨、酸湯魚和牛 肉粉。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在鳳凰古城裡有一個關於四大特色小吃的排行,依次是苗家香草肉、土家香酥條、香豆腐和葛粉。苗家香草肉,隨處可見的中央電視臺推薦的小店不下20個,亦真亦假。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鳳凰古城可謂是寶地福祉,人傑地靈。民國第一任民選內閣總理“湖南神童”熊希齡、文學巨匠沈從文、國畫大師黃永玉,都是這裡的名賢。他們的故居如今仍然保留完好,他們的故事代代流傳啟迪後人,各展室依舊有淳淳的墨香縈繞……來這裡參觀的遊客熙熙攘攘擦肩挨臂絡繹不絕。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風兒吹來了童年的一幅畫,你陪著我在那過家家,竹林是我們的家,竹葉是你送我的花,抬頭見你笑得那麼的無暇,風兒吹來了童年的一幅畫,你陪著我在那過家 家,你為我採下那朵,那朵美麗的新娘花,童真故事把你我夢幻留下。小小的新娘花,你是否還記得它,如今的我們早已經長大,你的身邊是否已經有了她,你依然 是我夢中的神話。”雲菲菲的這首《小小新娘花》在鳳凰古城大街小巷來回繚繞,見或不見,思念的距離,愛因為在心中,明天過後,留在我身邊。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每個人都希望在人生的路上,某個清晨或某個下午與某個人相遇,然後用自己的文字記錄著,這樣美好的記憶如花兒一樣靜靜的盛開著…

古城人傑地靈。熊希齡故居,緬懷民國第一任民選總理熊希齡先生文晦蹈略,愛國恤民,高尚人生;楊祠堂、古城博物館、萬壽宮尋覓塵封遠古回聲,觀賞民族風情表演,諦聽湘西本土聲音;虹橋廊上閣樓,領略一灣流水沱江,青山白塔,兩岸風情萬種民居;崇德堂,體味曾為清代鳳凰城中首富的生活。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在沱江上划船,聽聽船伕的對歌或只是在湖邊依偎而坐,讓思緒任微風飄灑。靜靜地等待夜幕降臨,欣賞令人震撼的古城晚霞。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如果有閒情逸致,沉浸於小巷的古香古色中,白天可以進入咖啡館、茶館,品一杯咖啡或茗茶,看幾頁書,上上網。晚上則是沱江兩岸最熱鬧的時候,你可以進入燈紅酒綠的酒吧,喝一杯啤酒,欣賞歌手的演唱,或放開歌喉自己來上幾曲……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當夜幕降臨,她就像羞澀的少女,輕輕的摘點面紗,流露出的,是那似水的柔情。鳳凰的白天與夜晚,是兩座完全不同的古鎮。如果說白天它是一隻正在沉睡中的鳳凰,帶著優雅與寧靜;那麼到了夜幕降臨的時刻,它如同涅槃重生了的鳳凰一飛沖天,點亮了整個夜空,如夢如幻……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夜晚的鳳凰是喧鬧的,沿江兩岸熙熙攘攘、燈火搖曳,熱鬧極了。踏進悠遠的古城,漫遊於秀水沱江之上,那一種愜意,那一種悠然而自得,會讓你愛上鳳凰、愛上秀水沱江……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鳳凰整個小城就是一個酒吧,這裡有曖昧,有迷離,有雜亂,有腐化。有人為了擺脫城市的疲憊逃到這裡,有人為了尋找自己的“翠翠”和“儺送”。一座座前衛的 酒吧或隱蔽於街市中或暴露於江邊,與古鎮原本的質樸落後不和諧的協調著。就像陽朔可以什麼都沒有,但一定要有西街。而酒吧至於鳳凰的特殊意義,我覺得便是 讓眾多從城市中逃離的人離鄉不離土的感覺吧。

鳳凰古城,流淌著的湘西故事,不像麗江那樣浮華,它含蓄而又多情

遠去的家園,夢裡的故鄉,如詩如畫、如夢如歌,離開時總感覺在鳳凰的時間太匆忙。總想一直走在那些個小巷中,感受自由行走的感覺,以悠閒的腳步漫步 沱江邊上,陶醉在沱江清清的水中,陶醉在吊腳樓裡傳出的山歌聲中,陶醉在古城那一份濃濃的文化氛圍中,讓寧靜的江水洗滌煩惱的心靈。

經過多少流水小橋,看過多少彩雲飄飄,喝過多少的美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年齡的人。

臨別,我很想握這裡的一掌山水入懷,很想摘這裡的一縷雲煙返程,很想讓心魂在與美景相擁中得到永恆的愉悅、寧靜和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