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別讓溼氣在你身上作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雨水飲食要略

春日宜省酸增甘

因為酸味入肝臟能補肝,甘味入脾臟能補脾,雨水時節肝氣容易過旺,剋制脾土,所以此時要少吃酸味,如烏梅、酸梅、山楂、檸檬、調味醋等,以免肝臟功能偏亢;適當吃一些甘味,像山藥、紅棗、小米、糯米、薏苡仁、豇豆、扁豆、黃豆、胡蘿蔔、芋頭、紅薯、土豆、南瓜、桂圓、栗子等,以此增強脾胃功能。同時宜少食生冷油膩、難以消化的食物,以養護脾胃。


春時宜食粥

在雨水節氣適當多食粥,是因為粥以補脾益胃的穀米組成,且水米交融,既香甜可口,又便於消化吸收,若結合雨水節氣寒溼偏多的特點,選加薏苡仁、白扁豆、山藥、芡實與高良薑、桂圓肉等健脾滲溼或散寒除溼的藥食兩用之品,效果更好。


春忌生溼

脾胃怕溼,肥甘厚味之食易生溼,所以肥肉、豬腦、甜點、蛋糕等要少吃。

雨水祛溼要略

四神湯——健脾祛溼、潤燥輕身


節氣私塾 | 雨水:別讓溼氣在你身上作怪

四神湯


功效:健脾、清火、利尿、養顏

組方:蓮子、芡實(薏仁)、山藥、茯苓

適用人群:

  • 容易拉肚子,或是正在拉肚子的人
  • 總感覺渾身沒勁兒,容易疲勞,四肢沉重。
  • 多思慮、失眠、焦慮
  • 白帶多,有異味

中藥香囊——芳香化濁、祛溼避穢

節氣私塾 | 雨水:別讓溼氣在你身上作怪

無憂香囊


疫情防控期間可將中醫香囊懸掛於門口、床頭或戴在身上,此方是用芳香避疫法以預防。一則芳香化濁,化解病氣,二則芳香醒脾開竅,提高人體抗病能力。


泡腳包——舒服又日常的祛溼方式

節氣私塾 | 雨水:別讓溼氣在你身上作怪

泡腳包


針對現代的體質,我們以溫膽湯為原料適量加減做了一款祛溼「泡腳包」。 有“茯苓”利水消腫,“半夏”調和陰陽,“枳實”破氣消積,“炙甘草”養心氣益心血,“陳皮”理氣去溼,“竹茹”降胃中上逆之氣使之下行,使溼和熱從小便排出。

作為一家有態度的中醫館,我們採用的是十足的中醫藥材,一點不帶馬虎。(由於方中有行氣的枳實,因此孕婦慎用,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