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國家推動的“幹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發力的?

這段時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14億國人的心“病毒什麼時候會得到控制”、“有沒有什麼藥可以治療”,這些話題讓人們牽腸掛肚。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危急時刻,科學家們正在進行多種嘗試,包括採用間充質幹細胞。


幹細胞具有抵抗組織損傷、促進組織修復和免疫調節的作用,目前已經被應用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治療研究中。


國家衛健委在《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救治有關情況》新聞發佈會中提到,正在積極推進幹細胞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治療方面的臨床療效研究探索。


「解析」國家推動的“幹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發力的?



  • 1月26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表示將採用幹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重症病人
  • 1月28日——湖北省科技廳同意幹細胞治療技術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所致重症及危重症肺炎的臨床研究項目立項。
  • 1月29日——湖北省科技廳同意武漢大學中南醫201院“幹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所致重症及危重症肺炎的臨床研究”項目立項,並納入湖北省科技廳“2019年新型肺炎應急科技攻關研究項目”。
  • 2月1日——鄭州大學官網公佈,在此次河南省應急科研攻關項目中,鄭州大學共有6個項目獲批支持,其中包括鄭州大學附屬河南省人民醫院康誼教授主持的《間充質幹細胞(MSC)治療冠狀病毒引起的重症肺炎有效性臨床研究
    》。
  • 2月1日——北京302醫院牽頭與IPM、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天津市海河醫院、中源協和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協和醫院開展《間充質幹細胞治療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臨床研究。
  • 2月5日——北京日報消息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內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重症新冠病毒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項目已經獲批通過,正式立項。


幹細胞是如何對抗新型肺炎的?


在《柳葉刀》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研究論文中首批確診的2019-nCoV重症感染者裡面,大量的患者出現了“細胞因子風暴”。此前非典、中東呼吸綜合徵和埃博拉病毒等感染疾病案例證明,細胞因子風暴才是真正的奪命殺手

,可以觸發免疫系統對身體的猛烈攻擊。


「解析」國家推動的“幹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發力的?


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是指機體感染微生物後引起體液中多種細胞因子如TNF-α、IL-1、IL-6、IL-12、IFN-α、IFN-β、IFN-γ、MCP-1和IL-8等迅速大量產生的現象,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和多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

免疫系統的日常工作是清除感染,但是大量的2019-nCoV對人體產生攻擊,導致人體免疫系統的紊亂,進而傷害宿主。這種極端的免疫攻擊稱之為“細胞因子風暴”。細胞因子風暴是一種求助信號,目的是讓免疫系統霎時間火力全開。這最後一招自殺式的攻擊能夠損傷病毒,但也會留下一大堆連帶傷害。血管承受了其中最主要的攻勢。細胞因子風暴令血管壁變得更容易穿透。因此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都開始滲出血液和血漿,最終導致多個器官產生衰竭。


「解析」國家推動的“幹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發力的?


研究表明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免疫調節作用,間充質幹細胞可以通過旁分泌細胞因子,抑制細胞因子風暴,抑制過激免疫反應以及支持修復等機制,可以降低新型冠狀病毒對肺造成的損傷。間充質幹細胞通過靜脈輸注進入人體後,由於分佈特徵和趨化作用,大部分聚集在肺部,可分泌細胞營養因子來改善肺部的微環境,保護和修復肺泡上皮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



根據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臨床表現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礙等。


「解析」國家推動的“幹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發力的?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是由肺內原因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頑固性低氧血癥為顯著特徵的臨床綜合徵,因高病死率而倍受關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的病因繁多,不同病因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發病機制也各有不同。臨床表現多呈急性發病、呼吸窘迫、以及難以用常規氧療糾正的低氧血癥等。


「解析」國家推動的“幹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發力的?


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成體多潛能幹細胞,可調節機體免疫反應,促進受損組織修復,使其治療ARDS成為可能。動物實驗顯示MSCs可減輕細菌性肺炎和缺血再灌注誘導的肺損傷,促進呼吸機相關肺損傷的修復。MSCs可抑制機體的炎性反應、增強機體對細菌感染的抵抗力。MSCs通過多種機制發揮治療效應,如細胞間的相互作用、可溶性因子和外泌體的旁分泌功能等。促進MSCs高表達抗炎分子和促修復分子,能增強其治療效果。MSCs治療ARDS已進入臨床試驗,其結果顯示機體具有良好耐受性。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與服用安慰劑的病人相比,在診斷後的第一個月,靜脈注射間充質幹細胞藥物的病人死亡率更低,無需使用呼吸機的天數有所增加,無重症監護病房的天數更多。對於嚴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病人,幹細胞治療的耐受性良好,並且未見與給藥相關的不良事件發生。


根據目前的臨床研究概況,間充質幹細胞已經被應用到多個肺部疾病的臨床治療研究中,包括急性肺損傷、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纖維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等。


相信在科研工作者、醫務工作者共同的努力下,在 “幹細胞療法”的助力下 ,我們會盡快打贏戰“疫”!




參考文獻:

[1] The Lancet: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

[3]國家衛健委在《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救治有關情況》

[5] 百度百科: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

[6]國家衛健委發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