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APL.US)兩年來第二次修正指引,為什麼並未像2019年那樣引起恐慌?

智通財經APP獲悉,蘋果(AAPL.US)昨日發佈營收指引修正,為兩年來的第二次。在去年大肆渲染蘋果股價下降遭遇失敗後,分析師和科技媒體記者在報道中斷業務可能對蘋果造成的影響時,變得更加謹慎。

與2019年相比,此次修正對蘋果股價的影響不到三分之一

蘋果在昨日宣佈,預計第三季度將達不到此前公佈的630億至670億美元的營收預期之後,該公司股價開盤下跌2.5%。

然而,儘管中國爆發的公共衛生事件可能會影響到蘋果在中國的銷售,也會影響到蘋果在全球範圍內為用戶生產的設備,但分析人士對任何長期影響都輕描淡寫。蘋果股價已經從盤前交易中出現的大幅下跌(曾一度下跌逾10美元,跌幅達3%)中恢復過來。

一年前,蘋果公司宣佈將無法達到預期的收入目標,這也被歸咎於中國的情況,結果蘋果公司的股價在盤前交易中下跌了8.6%,而在開盤後,下跌幅度更大。

在某種程度上,對影響蘋果的負面消息做出更謹慎的反應,似乎是基於對蘋果價值的新理解。投資者現在不認為蘋果是一家苦苦掙扎的手機制造商,因安卓手機制造商而導致出貨量和市場份額流失,而拼命地試圖從硬件轉向銷售訂閱內容。現在投資者將蘋果視為具有獨特的吸引力和獲利能力的自動提款機。憑藉其創新產品和服務保留忠實客戶,這些產品和服務很大程度上與直接使用廉價的安卓設備完成銷售隔離。蘋果公司也越來越被公認為擅長以精確的方式處理全球生產問題。

這種理解上的轉變讓投資者得到了回報,蘋果股價僅在去年就上漲了一倍。然而,主要的行業記者、博客作者和分析人士卻沒能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發明了或者重複了那些並不真實的陳腐報道,而不是試圖去理解蘋果在做什麼,並告知他們的受眾。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少數媒體正確說明了一年前發生的事情,指出這一修正是“一次機會”,並且蘋果自身“已經撥出710億美元用於回購其股票,由於不斷進行操縱性財務報告,現在可以大幅度折價購買。 ”而這一觀點在當時還不流行。

主流媒體在2019年對蘋果的報道是如何搞砸的?

2019年1月初,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向股東們發出通知,稱公司第四季度的業績將達不到預期的890億美元至930億美元,目標是營收840億美元。

庫克將業績不及預期歸因於iPhone升級速度慢於預期,他將此歸咎於新興國家的經濟疲軟,運營商補貼的轉變,美元走強導致的蘋果價格上漲,以及電池升級激增(與公司在2018年底之前提供的廉價29美元電池更換相關)。

庫克解釋說:“ iPhone收入低於預期,主要是在大中華區,這是導致我們整體收入低於預期的原因,並且遠遠超過了全年的收入下降幅度。”他反駁說,當季iPhone銷量下降,部分被其他硬件和服務的強勁銷售所抵消。ipad、mac電腦、手錶以及其他配件和服務的銷售增長了19%。

蘋果並沒有遭遇“創新問題”

然而,著名的媒體博主們並不是簡單地報道庫克所詳細描述的內容,而是對庫克的聲明表示懷疑,並競相編造報道。他們的理論在當時看起來似乎是可信的,但並不真實,也沒有像預測的那樣發展,因為他們沒有任何事實依據。

Recode的卡拉·斯威舍(Kara Swisher)在一家電視頻道上提出,蘋果的問題不只是暫時的經濟疲軟或因電池升級而推遲的iPhone升級,而是一個“創新問題”。

“蘋果的創新週期已經放緩,”斯威舍質疑:“他們激動人心的新產品以及新企業家在哪裡?”

然而,蘋果自己已經明確表示,“創新”不是問題所在。就在幾個月前,蘋果剛剛在布魯克林舉辦了一場活動,發佈了能夠捕捉心電圖的新蘋果手錶系列4,同時發佈的還有經過改進的新款MacBook Air和iPad Pro。

庫克甚至表示,蘋果隨後一直在努力滿足其“本季度新產品數量前所未有的增長”的需求,並補充說,所有這三款新產品的銷售都供不應求,而不是被尋找更多創新的客戶所忽視。

儘管iphone銷量下滑,但它仍然是所有廠商中銷量最高的智能手機,而且利潤率很高。沒有一家“更具創新性”的手機制造商能夠吸引蘋果的客戶。相反,蘋果手錶等產品的銷量創下紀錄,這確保了一旦蘋果用戶升級了手機,他們還會繼續使用iPhone。

這就表明,理解活躍用戶群的價值遠比簡單單位出貨量更加重要,蘋果在2019財年特別關注這一主題。在電池升級結束、經濟狀況改善之後,iPhone 11將使蘋果的手機營收在第二年回升至創紀錄水平,對此誰也不應感到太驚訝。

蘋果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

蘋果的Bernstein Bear分析師託尼·薩克納吉(Toni Sacconaghi)也在一家電視頻道上反覆宣稱,2015年、2017年和2018年這三年“蘋果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

這家電視頻道繼續稱薩科納吉為報道蘋果的“頭號分析師”,但事實並非如此。Apple 3.0的菲利普·埃爾默-德威特(Philip Elmer-DeWitt)報告稱,薩科納吉是“整個季度都在努力追趕蘋果股價”的十幾位分析師之一。

去年12月,薩科納吉甚至在該電視頻道上承認,“我們今年對蘋果持中立態度,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我們錯過了它”,而這指的是過去一年蘋果股價的大幅上漲,它的市值飆升至1.3萬億美元——這是有史以來任何科技公司的最高市值。這位“頂級分析師”是如何錯過為他的客戶增加7000億美元的呢?

蘋果並沒有受到“價格上漲”的影響

人稱“蘋果爆料大神”的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在為一家媒體撰文時,最初指責庫克的聲明沒有提及“蘋果的新機型定價過高”,實際上是在指責庫克誤導投資者,拒絕承認iPhone銷量下降的原因是來自更廉價的安卓系統的競爭。

僅僅兩週後,古爾曼發表了一篇後續文章,聲稱情況恰恰相反:蘋果公司發給股東的通知實際上說,由於“價格上漲”,iPhone的升級沒有預期的那麼強勁。

古爾曼並不是唯一一個堅持認為高價正在扼殺iPhone銷量的媒體人士。日本日經指數(Nikkei)等多年來也在重複同樣的“高價”理論。早些時候,這些公司都堅稱,iPhone X在2017年的銷售情況不佳,原因是它的價格,但事實證明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這幾家公司都再次轉身,重複了去年的iPhone XS和iPhone XR的說法,有媒體還專門用聳人聽聞的標題“這款讓蘋果失望的手機”,稱iPhone XR是“賣不出去”的失敗產品。但實際上,這款手機是今年最暢銷、最賺錢的手機。

蘋果並沒有受到華為流行或愛國主義抵制

對iPhone銷售、需求和所謂的“減產”的虛假報道,也充斥著這樣一種理論:華為正在用其便宜得多的安卓取代iPhone的銷售,而中國公民為支持國內品牌而對iPhone發起的愛國抵制,助長了這種說法。

這些說法也是錯誤的。如果中國的消費者把蘋果當成了一個美國品牌,他們為什麼還要繼續購買蘋果的其他產品,而不是轉向華為的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手錶和其他產品?

中國並沒有將蘋果視為外來威脅,而是降低了iPhone的銷售稅,以刺激經濟增長。當蘋果將節省下來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時,各種消息來源都聲稱,蘋果正在“大幅降價”,竭力與廉價的安卓系統競爭。這也不是真的,因為蘋果最受歡迎的iPhone XR的定價僅為45美元左右,這一變化不會對所謂的競爭產生任何實質影響,因為華為手機的平均售價約為250美元。

蘋果沒有遭受昂貴的摺疊式手機之苦

在蘋果發佈冬季季度業績破壞了這些媒體報道之後,媒體從根本上扭轉了其在下個月的手機定價報道,異常地為引進非常昂貴的安卓歡呼,並標出了Google,三星,華為不斷上漲的要價(下圖),而沒有任何數據表明這些昂貴的新機型實際上沒有以與iPhone相當的方式大量銷售。

苹果(AAPL.US)两年来第二次修正指引,为什么并未像2019年那样引起恐慌?

在為媒體撰稿時,古爾曼甚至表示,在三星和華為推出非常昂貴的摺疊式手機之前的那個季度,“(提高安卓價格的)舉動似乎已經傷害了蘋果”。最終,這兩款昂貴的產品在發佈時都以失敗告終,隨後又被推遲了幾個月,並沒有帶來顯著的銷售業績。

包括迪特爾·博恩(Dieter Bohn)和瓊娜·斯特恩(Joana Stern)在內的安卓博客作者最初大肆宣傳了三星售價1980美元的Galaxy Fold,直到有一天人們發現這款手機根本不適合銷售,並被下架。

然而,斯特恩先是斥責蘋果的MacBook鍵盤,嘲笑該公司聲稱鍵盤問題“隻影響了一小部分用戶”,並要求瞭解“1200美元的MacBook是否會因為灰塵和碎片而崩潰?!絕對不會”,隨後他便打消了人們對昂貴得多的Galaxy Fold的擔憂,最小化了這一問題,稱它“隻影響了有限數量的Galaxy Fold樣品”,並沒有對三星發佈得一款價格更昂貴但在暴露於碎片中後完全失靈的手機提出任何嚴厲批評。

有媒體注意到斯特恩的報道存在雙重標準,並質疑“一個人怎麼能把自己的職業生涯建立在嘲笑MacBook鍵盤實際上很低的故障率上,然後瘋狂地推廣安卓手機的第一代摺疊屏幕呢?”之後斯特恩才發表了一份撤回聲明,稱三星不應該把客戶當作beta測試者。

然而,就在三星剛發佈下一個可摺疊的Galaxy Z(缺乏對液體和灰塵的抵抗力,刮擦問題嚴重,並且中端專用安卓手機的價格超過1350美元),斯特恩就慶祝其發佈,而不是嚴厲批評再次為其客戶提供了另一個固有的缺陷。

現在,市場似乎已經認識到,媒體對蘋果公司的描述長期以來都是大錯特錯,不值得再認真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