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人民醫院楊傑: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

映象網駐馬店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王東紅 通訊員 夏廣勇)

2020年春節之際,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面對這嚴峻的疫情形勢,面對一場血與火的考驗,個人安危的抉擇擺在了平輿縣人民醫院業務副院長、共產黨員楊傑的面前。

平舆县人民医院杨杰: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平輿縣人民醫院是全縣唯一的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療機構,身為醫院業務副院長、院疫情防控救治專家組組長的楊傑,關鍵時刻,勇挑重擔,無懼風險,與疫情新冠肺炎進行著一場殊死較量。從醫三十年的他,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用使命與擔當,奉獻和實幹,詮釋了一名新時代醫務工作者 “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崇高職業精神。

自新冠肺炎防控救治工作緊急啟動以來,院黨委任命他為新冠肺炎院醫療救治組組長,楊傑重任在肩。關鍵時期,他憑著多年的豐富臨床經驗和嫻熟過硬的業務技能,帶領全院醫療團隊嚴格按照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有序組織開展新冠肺炎防控救治工作,他沉著應對,連日作戰,不辭勞苦。2月8日,在他帶領主導下的抗擊新冠肺炎醫療專家團隊成員共同努力和精心治療下,已經有三名確診患者治癒出院。

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感染防控基礎設施規範完善尤為重要。現有醫院感染病區是一座老建築,按照應對疫情感染控制的要求,內部結構和設施需要進一步改善。時間緊、任務重,但必須在要求的時間節點內完成任務,保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需求。面對這些困難,他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地迎了上去,對感染病區每一間病房、每一樣設施、每個角角落落都進行仔細查驗,按照流程從汙染區、潛在汙染區、緩衝區和清潔區之間位置規範劃分區域,再細化標準到位。他牽頭同後勤、感控、醫護等相關部門對感染病區內設施改造,上、下水及通風等方面摸底檢查,有時工作到凌晨。在他的帶領下,大家頗受感動,齊心協力,加班加點,在短短的幾天內,圓滿完成任務,使醫院抗擊疫情第一批醫護人員按期到崗到位,嚴陣以待,為防控救治工作全面展開並及時實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身為業務副院長、院救治搶救組長的楊傑,在特殊時期更是體現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本色和忘我的敬業奉獻精神,抗擊疫情的戰役打響後,他每天早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發熱預檢分診處和發熱門診,及時瞭解和掌握髮熱病人的基本信息和分診情況。在防控疫情的嚴峻時刻,不顧自身安危,帶領專家救治組成員深入到隔離病區,會同病區主管醫師對確診、疑似病例進行討論,組織專家會診,研究調整治療方案。同時,他自身還不斷學習掌握疫情方面的最新資料和信息,指導各相關科室規範流程制度、診療方案的落實、組織醫務人員進行各層次業務培訓等具體工作。

平舆县人民医院杨杰: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把這個患者的病歷調出來再看。”“這個患者發熱等臨床症狀在好轉,我們要根據他現在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那份化驗單是幾點出的?”“通知專家組成員會診”,他在一邊安排工作的間隙,一邊手消後取下近視眼鏡,疲憊的他揉了把臉,擦擦鏡片,稍做停頓又開始繼續安排後續的工作。隔離病區護士長張亞娜說:“自從疫情防控救治工作緊鑼密鼓開展以來,楊院長沒有一天不前來督導工作,瞭解患者情況,還要參與專家組會診,處理業務上各類大小事務,凡事他都親力親為才放心。”

他是個工作狂,二十多天來一直堅守在崗位,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這個特殊時期,一向務實的他,有時忙起來通宵達旦,徹夜不歸,餓了一桶泡麵,渴了一瓶水。累了、困了、手裡還攥著手機,耳畔守著座機,俯在辦公室桌上睡一會兒,為的是能隨時接到前方值班醫生報告的患者病情變化,如果出現緊急情況,能及時組織醫療專家團隊全力救治保障患者安全。像這樣24小時都堅持在崗回不了家的情況已經多次,第二天,他也只是稍作調整便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當中去。院黨委書記、院長王鐵珍對此深受感動,不止一次關切的對他和幾位同事說“你們是骨幹力量,擠時間也要好好休息一下,這是命令!在關鍵時期一個也不能累倒下!”

“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抗擊疫情是我的職責和使命,我絕不會退縮,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履職盡責,竭盡全力完成防控救治任務。”楊傑說。

疫情雖無情,人間自有愛。在應對突發疫情的緊要關頭,他們選擇挺身而出,他們是堅強的白衣戰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無數個像楊傑一樣的生命衛士在面對疫情的威脅時,義無反顧的衝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堅定從容,“逆行”而上,護佑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用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擔當書寫新時代白衣天使的人間大愛。

(映象網駐馬店新聞熱線:0396—3599908,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0371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