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艾灸——讓你成為病毒不喜歡的人

自去年12月武漢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知不覺已近3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依然在肆虐蔓延,然而,醫療物資緊缺成為當前抗擊疫情的主要困難。國家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已經修改到第五版。雖然沒有特效的藥物,但是中西醫綜合的治療方法,使得臨床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增強了大眾戰勝疾病的信心。


從武漢封城、到呼籲春節期間不要串門,為控制疫情,春節假期從7天,延長到10天,再延長到17天,後在此基礎上再自我隔離居家辦公14天,居家防護也就成了疫情控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裡,將易感人群描述為: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者感染後病情較重,兒童及嬰幼兒也有發病。雖然新型冠狀病毒所有人群都易感,但慢病患者感染後更容易發展成重症肺炎,感染之後發病更急、病情惡化更快,治療難度更高。這說明免疫功能較差的人群更容易被感染,而大部分腫瘤患者就是免疫功能失常的人群,所以,對自身免疫力有清晰的認知極其重要。免疫力是人體抵抗外來襲擊的一種能力,當人體免疫力低下時,很多疾病就容易乘虛而入;體質好,免疫力強,抵抗疾病的能力相對就會強一些。


經絡是我們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它向內聯繫臟腑,在外分佈在體表及全身各部分,體表受到病邪的入侵和刺激,可以通過經絡傳導到體內的臟腑,臟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也能反映到體表。經絡還可以抗禦病邪,防止病邪內侵,起到保護身體健康。穴位是經絡在體表分佈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在體表的反應點,又是治療疾病的主要部位。在進行各種居家防護措施,如合理飲食、適當鍛鍊、防護口罩、全面消毒等措施的同時,通過穴位的按摩、艾灸也是一種很有效的措施。穴位的按摩、艾灸對腫瘤患者和普通人群均有幫助。


穴位按摩有助於疫情的防護

穴位按摩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祖國醫學理論為指導,以經絡腧穴學說為基礎,以按摩為主要施治,用來防病治病的一種手段。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體特定的穴位,激發人的經絡之氣,以達到通經活絡、調整人的機能、祛邪扶正的目的。


按摩穴位一般無副作用,療效顯著,而且容易操作,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這種方式來保健,功效可媲美服用某些藥物,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下邊為大家推薦幾個對防治疫情有益處的穴位。

1、合谷——被譽為“萬能穴”


穴位按摩、艾灸——讓你成為病毒不喜歡的人


合谷穴,能貫通氣血,促使陽氣升發,扶正祛邪,增強人體免疫力。點按合谷穴能開發腠理,宣通毛竅,清瀉氣、分之熱,加強解表發汗的清熱作用,故在感冒的預防和治療方面有良好的功效。


合谷穴的位置,在手背的第一二掌骨之間。按摩時拇指和食指張開,以另一手的拇指指間橫紋正對虎口指蹼緣上屈指,拇指指尖所指之處就是合谷穴。用拇指指腹垂直的按壓此處,每次三分鐘就可以了。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孕婦是不能按壓此穴位的,孕婦按壓這個穴位會有流產的風險。


2、足三里——長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


穴位按摩、艾灸——讓你成為病毒不喜歡的人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是調理脾胃的穴位,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胃好身體才能健康。長按足三里,能調節身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起到養生保健的效果。


保健足三里可以通過按摩、拍打、艾灸的方式,按摩和拍打只要在閒時都可以進行,每次按揉可3分鐘左右。艾灸足三里的理氣作用非常強,通常是採用溫和灸的方法用艾條灸灼10-20分鐘。


3、風池


穴位按摩、艾灸——讓你成為病毒不喜歡的人


風池穴具有袪風解毒、通利官竅的功效。具有清熱疏風解表的作用,特別適合感冒引起的頭痛。長期按摩,還可以有效地改善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等病症。


風池穴位於頸後枕骨的下緣,距離耳朵後部約兩個手指寬的一凹陷處。


按揉風池穴,操作時,雙手四指微張開放在頭部的兩側,以兩手拇指指腹用力緩緩按揉50-100次,以有酸脹感為宜。


4、太淵穴——肺經大補穴


穴位按摩、艾灸——讓你成為病毒不喜歡的人


太淵穴是肺經的原穴,肺的元氣所發之處,所以,刺激太淵穴可以有效緩解因肺的元氣不足所引起的咳嗽、氣喘、乏力,講話有氣無力等各種肺部病症。另外,中醫有“肺朝百脈”之說,太淵穴是脈的會穴,對於心血管疾病也有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太淵穴位於腕橫紋橈側的凹陷處,即拇指根部的凹陷處即是本穴。我們可以每天揉按3分鐘太淵穴,這樣就能夠增強肺的呼吸功能,增大肺的通氣量,同時可以為心臟注入強勁的動力,維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動。


艾灸可以幫助提高免疫力


艾灸也是中醫常見的自然療法,簡單易行,而且經濟適用,效果非常的明顯,對身體幾乎沒有任何的毒副作用。


穴位按摩、艾灸——讓你成為病毒不喜歡的人


國家中醫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科院院士仝小林教授,指出對於普通人的建議,除了服用中藥,中醫還有一些簡單的治療方法可以試用,如艾灸神闕、關元、氣海、胃脘、足三里等穴位,可以溫陽散寒除溼、調理脾胃,提高免疫功能。


湖北中醫藥大學校長呂文亮曾是非典專家組一員,他結合自己非典治療經驗和對這次病毒感染肺炎分析編制《中醫藥預防新型肺炎居家預防養護簡易手冊》,手冊中指出每日艾灸足三里、上巨虛、地機3個穴位,可以溫陽散寒、除溼健脾和胃。


穴位按摩、艾灸——讓你成為病毒不喜歡的人


艾灸注意的事項


1、在艾灸前把房間門窗關好,注意身體要保暖,保持好室內溫度,避免著涼。


2、吃完飯之後不能馬上艾灸,過飽過飢、喝醉酒等也不能艾灸。


3、身體發炎的部位不能艾灸,腫瘤患者要遠離病灶部位。


4、艾灸的過程中集中思想,不能分散注意力,不然會導致艾條的移動。因為艾灸時使用火,注意防火,不能穿羽絨或者化纖質地衣服。


5、艾灸後不能立馬洗澡,建議隔4個小時之後再洗,艾灸之後要多注意休息。


6、艾灸的時間要採取循序漸進的原則,第1次艾灸時間要短一些,穴位少一些。隨著艾灸次數的延長,再慢慢的增加艾灸的時間以及穴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