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小米激烈競爭,對消費者而言,其實是一件好事情

眾所周知,華為和小米一直以來在手機上的競爭就非常激烈,而在盧偉冰加入小米之後,雙方的火藥味就更濃了,經常在網上“你來我往”。

而在去年下半年,雙方的競爭似乎更激烈了,從手機到電視,雙方激烈開火。而今年初常程加入小米後,盧偉冰又多了一個幫手,一起懟華為,這不小米10發佈前後,盧偉冰、常程又展開了一輪新攻勢,劍指華為。

華為和小米激烈競爭,對消費者而言,其實是一件好事情

當然,有些人看不慣盧偉冰的懟法,也看不慣常程的懟法,說這種營銷手法太爛,自己人何苦為難自己人,為何不一致對外呢?

當然,一致對外其實目前來看不現實了,因為國產手機已經佔到了國內90%多的份額,國外品牌只有蘋果在掙扎了,還份額不斷下沒,其實已經不需要大家統一對外了,所以大家只有自己為難自己人了。

不過,要我實話實說的話,華為和小米激烈競爭,其實對消費者而言,是一件好事情。

華為和小米激烈競爭,對消費者而言,其實是一件好事情

首先,像盧偉冰雖然經常攻擊華為,但不得不說,有時候說的還是在點子上的,比如“馬達的嗡嗡聲”,“把一個外國的車牌貼手機上多賣一萬塊”之類的言論,一定程度上會給華為很大的壓力。

而有了盧偉冰等一眾“監督員”不斷的揭短之後,華為手機的品質一定會上去,畢竟只要哪裡做得不夠好,一定會被“友商”發現,並不遺餘力的去攻擊。

其實,小米在懟華為的同時,一定也會保證自己的品質、質量是過硬的,否則就是“五十步笑百步”了,而同樣的華為也會時刻關注小米的手機,小米手機的問題,也會被華為發現,並不遺餘力的攻擊,這樣雙方懟著懟著,質量就上來了,對消費者不是好事是什麼?

華為和小米激烈競爭,對消費者而言,其實是一件好事情

其次,雙方展開激烈競爭,會促使雙方的手機品質不斷提高的同時,也會更加註重性價比,畢竟雙方不斷的“科普”自己的優點,不斷的“科普”對方的缺點,對方的手機就不敢賣高價了,而自己也不敢賣高價了,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優缺點,性價比都能夠迅速的被大家比較出來的。

所以綜合起來看,雖然雙方的互懟似乎不太討人喜歡,但對消費者而言,其實是一件好事情,沒有誰不願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更好的東西,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