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政治建警」胡茜:青春之歌,在抗疫戰中唱響

疫情面前

警察不退

在婁底公安警營中

總有一群青春飛揚的身影,

他們堅守陣地、主動請戰、英勇向前

爭做這場戰“疫”中的最美逆行者

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群青年民警的故事

感受抗疫一線那抹靚麗的警察藍

胡茜,男,漢族,1990年8月出生,2016年6月入警,現為婁底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特警勤務大隊民警。自從警以來,始終履職盡責、攻堅克難、爭先創優,憑藉強烈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感,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成績,用腳踏實地的實際行動和忠誠擔當的拼搏精神,展示了新時代人民警察和共青團員的優良形象,勇做這場戰“疫”的先鋒者。

若有戰召必回,個人情感拋腦後

胡茜同志是其大隊唯一的外地警員,其母親體弱多病經常住院,家中獨苗的他本應承擔著照顧母親的全部責任,但由於日常勤務繁忙,他難以盡到兒子的一份孝心,他經常感到十分內疚。且家裡還有一位年近80歲的奶奶,年紀大了,更需陪伴,每看到父親一個人忙不過來時,心底何嘗不想回家照顧家人。然而職責所在,不得不經常放棄回去的機會,一心撲在工作上。而他與在永州工作的未婚妻也很少見面,只能在深夜休息的時候與未婚妻互訴衷腸。

「战时政治建警」胡茜:青春之歌,在抗疫战中唱响

每年春節,他利用自己的書法特長,放棄個人休息為同事和當地群眾義務寫春聯。今年已與未婚妻商量在大年初二的時候,約好雙方家長見面確定兩人結婚的事。就在除夕的前一天,他興高采烈地從婁底回邵,準備去女朋友家裡吃年夜飯,想著馬上就能見到許久沒見的未婚妻,心裡無比的激動。可就在這時,他接到大隊領導的電話,要立馬趕回婁底處理手中的案件一些事情,剛下高速,又不得不立馬趕回婁底去工作。等忙完工作再回去,已經錯過了與其女方家人團圓吃年飯。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加劇,支隊發出集結令,大年初一在家的他接到命令後第一時間趕回單位待命。雖然年前與未婚妻家裡約好大年初二雙方家長見面,本可以跟領導報告請求去解決婚姻大事,可他毅然選擇了不給組織添麻煩,只想為戰“疫”出一份力,於是還沒來得及跟女方講這事,就已經踏上回單位的路程上了。在路上才抽空打電話做未婚妻的思想工作,以求取得未婚妻和家人的理解支持。

兩封請戰書,拳拳赤誠昭初心

「战时政治建警」胡茜:青春之歌,在抗疫战中唱响

有一種愛,看不見摸不著,但會讓人心中感到溫暖,無處不在。他就是用這樣一種愛去對待他人,對待自己熱愛的工作。回到工作崗位後,他第一時間寫下了請戰書,向組織申請去一線抗擊疫情,義無反顧的投身到防控一線之中。在公安檢查站執勤時,遇到那些牴觸情緒比較大的群眾,他就主動跟上去配合交警一起耐心的做思想工作,仍至在防護裝備比較欠缺的情況下,他將個人安危拋於腦後,奮不顧身的衝上前去進行疏導工作。當2月19日得知市局要招幹警去武漢支援時,他在徵得家人同意後,連夜撰寫請戰書,第一時間向組織報名,要求組織批准自己去武漢征戰馳援。兩封請戰書,代表著胡茜同志戰疫的決心和從警的初心,他常說“我一人的力量雖然有限,但我也願意為這次防疫阻擊戰做出最大的貢獻!”

「战时政治建警」胡茜:青春之歌,在抗疫战中唱响

連月堅守崗位,特警忠誠顯本色

正因為是“全國青年文明號”中的一員,所以他處處以一名“國字號”團員青年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已。從回到工作崗位至今,他已連續一個月在崗位奮鬥,超負荷的工作強度,已經使他感到喘不過氣來,可他還是堅持戰鬥在第一線,為護一方平安,盡到自己的一份職責。當“防疫戰場”從公安檢查站轉移到婁底火車站時,他克服連續作戰帶來的疲憊,繼續鼓勁、提振精神,竭力向群眾、出租車司機宣傳教導防護疫情的知識。因為在執勤過程中常常發現有群眾未佩戴口罩,他便自掏腰包買了幾盒口罩,每次去執勤,身上總會多帶些口罩,遇到有不帶口罩去乘坐火車的市民,就將自己多帶的口罩給他,並細心勸導教育。正月十五那天,在火車站執勤,正好遇上火車站進站口有發熱的疑似人員,於是第一時間衝上去,與火車站值班醫生溝通,並協助配合他們將其送上救護車。

「战时政治建警」胡茜:青春之歌,在抗疫战中唱响

作為一名警察,越是關鍵時刻,越要向組織表明心聲、堅定立場。面對單位要求黨員同志支援武漢的募捐活動,他做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也主動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並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始終用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不忘從警初心,牢記國家使命。做到舍小家為大家,辛苦而不言苦,為抗疫全面勝利,甘願捨棄個人利益,不分晝夜,衝鋒在前,戰鬥在一線,為守護一方平安,勇做戰“疫”的先鋒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