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怕上班?返京隔離14天還有“例外”?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疫情期間怕上班?返京隔離14天還有“例外”?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2月21日,北京市舉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市社區防控組、市衛健委、市疾控中心、市急救中心等有關單位對疫情相關情況進行通報。

北京又有16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在發佈會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稱,20日,北京市又有16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這16名患者經過治療符合出院標準,於2月19日分別從地壇醫院、佑安醫院、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順義區醫院、朝陽區三間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出院。16名患者中,有10名男患者,6名女患者;年齡最小的6歲,最大的69歲。

北京累計確診病例396例,出院169例,死亡4例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說, 2月20日0時至24時,北京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已送至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救治。新增疑似病例41例,現有疑似病例114例。新增密切接觸者4例,累計確定密切接觸者2095例,其中1488例已解除醫學觀察。

截至2月20日24時,北京市累計確診病例396例。出院169例,死亡4例,危重型19例。其中東城區12例、西城區53例、朝陽區58例、海淀區61例、豐臺區41例、石景山區14例、門頭溝區3例、房山區16例、通州區19例、順義區10例、昌平區29例、大興區39例、懷柔區7例、密雲區7例、延慶區1例,外地來京人員26例。平谷區尚未有病例。

396例確診病例中,男性病例187例,佔47.2%,女性病例209例,佔52.8%。其中,5歲以下14例,佔3.5%,6歲至17歲13例,佔3.3%,18歲至59歲260例,佔65.7%,60歲及以上109例,佔27.5%。

北京公佈2月20日新發病例活動過的小區

在發佈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通報昨日新發病例活動過的小區或場所,具體信息如下:

豐臺區:新村街道富豐園小區

確診病例已收入定點醫院進行救治,消毒工作已開展,小區居民不用擔心和焦慮。希望大家在疫情期間注意“勤洗手、常通風、戴口罩、勤鍛鍊、不扎堆、講禮儀、穩心態、樹信心、不信謠、不傳謠”。如有疫情防控方面的問題,請撥打12345或登錄北京新冠肺炎線上醫生諮詢平臺進行諮詢。

我市病例中,老年人和5歲以下嬰幼兒所佔比例較高,老年人和兒童應儘量減少外出和聚集,少接觸,少感染,多健康!

有部分患者從自感有症狀到醫療機構就診的時間間隔較長,不僅影響治療效果,也容易傳染給家人、朋友和同事。如有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請做好個人防護,及時到發熱門診就醫或聯繫所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請大家採用網絡或電話預約就診,不要帶病堅持上班,也不要在家中拖延。就診過程中,應相對固定在同一醫療機構,不宜在多機構間重複就診。

北京暫停部分發熱門診服務 76家保留名單公佈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說,1月初,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發佈了《發熱患者就診指南》,公佈了全市設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名單。為了更好地發揮發熱門診的“探頭”作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經專家評估,按照保障需要、合理佈局、規範管理、確保安全、節約資源的原則,決定自2020年2月22日(星期六)0時開始,調整優化全市醫院發熱門診,保留76家醫院的發熱門診,暫停部分發熱門診的對外服務。76家發熱門診中,有74家能提供全天24小時服務。此前,北京市共有100餘家醫療機構設有發熱門診。

請市民及時瞭解所居住和工作轄區的發熱門診位置,定期監測身體狀況,如出現體溫超過37.3℃、乾咳、咽痛等症狀,請及時向社區報告,儘快到附近的發熱門診就診,並儘可能選擇1家發熱門診就診,就診途中和就診過程中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好口罩,儘量不要接觸公共設施,配合醫務人員完成診療過程,離開醫院後要做好手衛生。

疫情期间怕上班?返京隔离14天还有“例外”?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疫情期间怕上班?返京隔离14天还有“例外”?你关心的都在这里疫情期间怕上班?返京隔离14天还有“例外”?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北京一員工復工9天后確診 工作場所66人集中醫學隔離

發佈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說起了一家兩代人的流調故事。這個流調案例是從一個家庭中的老人開始的,但故事的結尾卻落在了一個公司的辦公桌上。

2月13日,北京市疾控中心接到報告,有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需要進行流調,暫且稱這個病例為A。在對A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時,流調人員確定了其女兒為密切接觸者,女兒暫且稱為B。一般來說,密切接觸者應該進行集中醫學觀察。但是B有點特殊,她的寶寶很小,而且她還處於哺乳期。所以,她沒有到集中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而是在家中進行居家醫學觀察。

按照規定,居家醫院觀察期間,有任何症狀應該及時向社區工作人員報告。2月13日,B已經出現咽痛症狀,但醫學觀察期內她一直沒說。等到2月18日,她的症狀加重後,才向社區工作人員報告。2月19日,B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B確診了,疾控中心開始排查B的密切接觸者。B已經於 2月10日復工,流調人員對她工作場所接觸過的人員逐一進行排查,最後共劃定66名密切接觸者,全部進行集中醫學隔離。另外還有200多名一般接觸者,正在進行居家醫學隔離。

B所在的這個部門還能正常工作嗎?可想而知。疾控人員在現場流調時發現:B所在辦公區域是在一個寫字樓的一層大開間辦公區,中間為一般員工辦公區域,可容納上百人;周圍是管理人員辦公室。職工的辦公桌之間沒有遮擋,距離很近,人員較為密集。但在疫情期間,單位並沒有採取任何加大距離等舉措。

龐星火說,疾控部門希望通過這個案例提醒各企業,復工後一定要高度重視各項防控工作。

首先,各單位在復工開工前應根據工作及生產的實際情況,開展風險評估,對存在的薄弱環節結合本單位員工的崗位特點、工作性質等,制定應對切實可行的疫情的防控方案,並落實到位。注意對人數較多的工作團隊及崗位進行管理,對職工上班路徑、辦公場所人員密度、分散辦公的可行性等進行評估,針對可能的風險點疫情期間制定靈活的工作制度,實施彈性工作制度,採取錯峰上下班、網絡辦公等多種形式及方案,以降低人員密集度。

重視注意優化工作程序,通過可行的措施,減少職工之間近距離接觸的頻率。通過採取減少共用物品、縮短交流時間,保持相互間距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風險。否則一旦發生疫情,給復產復工帶來的損失更大。

辦公場所怎麼防控疫情?北京市疾控中心詳細解答

在發佈會上,針對公司員工關心的問題,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了防控原則。

(一)地下車庫

應保證地下車庫通風系統運轉正常。地下車庫的地面、牆壁應保持清潔,受到汙染時進行消毒。停車取卡按鍵等人員經常接觸部位應每日消毒。

(二)員工食堂、茶水間

保持空氣流通,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延長供餐(飲)時間,採取有效的分流措施,避免人員密集。

食飲具一人一用一消毒。

(三)健身房

在流行期間原則上不建議開放健身房。已經開放的要做好使用人員的健康監護和登記記錄,提供免洗手消毒劑或洗手設施,提醒使用人員接觸健身器械前做好手衛生。確保室內空氣流通,環境清潔。

(四)衛生間

衛生間應保持清潔和乾爽,空氣流通,提供洗手液,並保證水龍頭等設施正常使用。應增加衛生間的巡查頻次,視情況增加清潔和消毒次數。

(五)ATM機、自動售貨機、智能快遞櫃、儲物櫃等

以保持清潔為主,當受到汙染時可進行消毒。

(六)服務檯

制定合理的人員路線和分流措施,減少人員聚集。定期做好人員經常接觸部分的表面消毒,近距離接觸時要戴口罩。

(七)員工休息室(區)等配套設施

員工休息區(室)原則上不建議開放,必須開放的配套服務設施應保持空氣流通、環境清潔乾爽。

七類返京人群免除隔離14天:包括北三縣等地來京工作人員

發佈會上,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社區防控組辦公室副主任、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強介紹了疫情防控期間返京人員中七類人群給予特殊照顧的情況。

一是對於過去14天內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停留且經由首都國際機場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口岸入境的人員,免除居家觀察14天的要求。在入境時需填報健康申明卡,進行健康申報,接受體溫檢測,佩戴口罩,人員之間保持距離。

二是對於從中國境內其他地區(不包括湖北省)短期進(返)京(在京沒有固定住所和職業,主要從事旅遊、訪問、商務、考察、過境等活動)的人員,須配合入住酒店的管理,進出酒店時要測體溫,入住時要填報來京事由,登記在京聯繫人;有在京接待單位的,須執行接待單位有關疫情防控規定。如果有發熱或身體不適的情況,要及時就醫就診並主動告知酒店和接待單位。

三是對於從中國境內其他地區(不包括湖北省)進(返)京復工復崗的人員,具備集中工作條件的,要進行封閉管理,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可以邊觀察邊工作;其他人員,還是要居家觀察14天再上崗。

四是居住在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等環京地區的在京工作人員,這些人員上下班往返屬於日常通行,不作硬性要求,但是進出京要接受例行檢查。

五是民航機組、鐵路班組工作人員,這些人員頻繁異地往返,屬於剛性的崗位需求,返京時集中居住即可。

六是在京中央單位往返疫情高發地區的工作人員,出於單位管理和家庭安全的需要,這些人員返京後要按規定集中隔離辦公、居住。

七是居家觀察期間,有特殊需要的,如孕婦、患病等人員,可遵照醫囑外出醫學檢查。

張強介紹,2月14日,北京市發佈《關於進一步明確疫情防控期間返京人員有關要求的通告》,規定自2月14日起,所有返京人員到京後,均應居家或集中觀察14天。一週以來,在首都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的大力支持下,《通告》得到了較好的執行,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

張強稱,2月13日至今,北京市新增確診病例均保持在個位數,這說明,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但越是在這個時候,越不能鬆懈。北京作為首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責任重大,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懈怠。前期發佈《通告》,實行返京人員報告制度和居家觀察或集中觀察措施,也是落實“外防輸入、內防擴散”要求,確保和鞏固前一階段工作成果、做好當前疫情防控的必要舉措。這項工作會給部分市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但今天的付出是為了大家明天的健康和安全。相信廣大市民能夠理解、支持、配合,我們也會竭盡全力做好日常生活服務保障工作。

北京急救中心:撥打120要如實提供病情相關情況

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劉紅梅在發佈會上介紹說,疫情發生以來,北京急救中心嚴格規範安全防護和洗消工作,急救專家組指導、監督病例轉運、院感控制、個人防護、消毒隔離,確保每一輛救護車、每一名急救人員的防護、洗消工作落實到位,保證車組人員及患者的安全,並且每日監測醫療防護及後勤保障物資的使用和庫存,及時補充、按規使用,確保院感工作萬無一失、急救人員“零感染”。

北京急救中心提醒市民,自己和身邊親友突發意外或急症,應及時撥打120,並如實提供流行病史、確診或疑似病例接觸史等情況,告知是否有發熱、乾咳等症狀,積極向急救人員提供相關信息,以便120及時調派相應的急救車組,迅速、精準實施救治和轉運。

北京急救中心:共轉運新冠肺炎疫情相關人員2248例

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劉紅梅在發佈會上介紹說,目前,北京急救中心的重點工作是負責新冠肺炎確診、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人員的急救轉運,尤其是做好重型和危重型確診病例的轉運工作,同時,在機場、口岸、火車站等重要交通樞紐24小時值守,負責將發熱人員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篩查。

全市沒有因為疫情防控任務的增加而影響百姓的日常急救用車,日常急救呼叫滿足率始終保持在95%。截至2月21日8時,全市120急救網絡共轉運新冠肺炎疫情相關人員2248例,其中確診病例307例、疑似病例179例、密切接觸者1762例。

疫情發生以來,急救中心全員停休,成立了病例轉運專項工作組,加強轉運梯隊力量,統一調派、強化培訓,規範操作、高效運轉。目前,全市120急救網絡,每日當班車組410組,其中新冠肺炎專項轉運 54車組,236名院前急救工作人員通過集中管理、分區待命、專門流程洗消,開展相關工作。院前人員調整班次,行政人員支援一線,全體人員堅守崗位,保障中心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北京商報記者 楊月涵 劉翰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