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十個月的寶寶患有自閉症,該怎麼進行家庭干預?

朶雨朶


抱抱,由於你的表述有限,我無法給出太多的專業回答,提醒幾個點:

自閉症需要確診,請到正規醫院相關科室,三甲以上醫院,至少3家中2家確診。

碰到太多案例,家長焦慮和一些不負責任的機構的。。。

半個月個訓是否為醫院和專業的醫生推薦

前面說了診斷,再說訓練課程,這個部分一定是針對自閉症兒童的,如果有強制,我表示懷疑

自閉症兒童家長是需要自我的心理建設的,這部分上海華師大有專門的公益項目

如果需要可以聯繫我,幫你推薦。

對不起,我在目前有限的條件下只能做這樣的答覆。

如果真的是自閉症,需要做長期的心理規劃和建設,不僅僅是孩子,家長更重要。


無國界兒童心理


我應該比較有發言權了,我也有一個和你一樣的寶貝!

一歲半已經完全可以診斷出來了,大腦在不斷髮育最後走到哪個方向誰也說不準!

我說一說我們的經歷吧!至於如何走看你自己的孩子情況吧!

我孩子八個月我就發現異常了,在一歲多我已經心裡有數了,我一直沒有去醫院,源於我身邊有幾例這樣的情況,我基本是尊重孩子自己發展,沒有過多的干涉他,意思就是說我們沒有給他特意教授過任何東西,所以他沒有情緒問題,在他八個月我就發現他喜歡球,對球的手感非常好,他就這樣推來推去玩到了兩歲半,有一天他突然發現一本書上有各個星球,從那時候開始喜歡星球一發不可收拾,以後對球沒有啥興趣了。我就儘量帶發他發現新東西,慢慢的逐漸讓他喜歡上別的東西,我想表達是是刻板這個東西可以引導,不一定非要制止,減少他情緒問題。這也是我後來發現他沒有這些情緒問題的原因吧!

在他三歲半已經好很多了,我想著去醫院讓醫生告訴我這孩子不是自閉症。非常遺憾,在三分鐘之內醫生給出的很明確的診斷,讓我干預三個月之後再確定。

要說之前心裡有數也抵不住當頭一棒的清醒。我從醫院出來馬上買了相關的書,三天就看完了,糾結了好幾天還是給他去報了一個干預機構,去了機構我才明白乾預其實就是給孩子填鴨式教授知識。增加他們的認知理解!有的能力好一點能理解,有的衝粹是死記硬背。我上了三個月就放棄了,讓他正常上幼兒園了。也沒有接到投訴電話,他能跟上幼兒園的節奏。

後來我總結了很多,我覺得三歲之前增加孩子的自我意識比知識重要。

有了自我意識他的理解能力也會好起來!

這是我自己經歷,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我會有空寫一下2歲之前如何開發智力,適用所有小朋友,敬請關注)


我和boys


自閉症寶寶在出生三個月以後,在父母的互動過程中就能看出交互性注意力與正常兒童的差異,由於神經系統的損傷,所以這部分的功能就會缺失,神經系統的修復,是針對於缺失的部分,也是動態社交覺察和非語言共同關注的能力。

針對一個具體的干預目標可以細分成許多可執行的步驟。而每一個步驟進行大量的密集性的干預,讓孩子把這個正確的行為固化成為神經活動以修復缺失的功能。

在這個行為干預的過程之中,如果孩子出現了異常的情緒反應。說明干預的方式是有問題的,導致了出現錯誤聯結的神經活動。

父母在孩子的干預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是孩子最重要的一個引導者。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把機構中習的的動態社交覺察和互動的能力,大量重複的進行以便鞏固正確的神經聯結。



暴走說電影


看著這樣的描述好心疼,我陪兒子在機構訓練的時候,也遇到過一個不到兩歲的孩子,個訓課從頭哭到尾,在教室外面都能聽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泣,但是帶孩子來的家長很堅持,無論孩子哭得多麼傷心,都會咬著牙送他進教室,就這樣持續了一個多月,後來我們不去機構,也不知道這個孩子怎樣了。


的確,目前自閉症,除了康復訓練,沒有其他的有效治療方法,但是我記得鄒神(自閉症兩大男神之一的鄒小兵)說過:無快樂不訓練(也許是郭神說的,也許原話有出入,但大致意思是這樣)。一直以來,我對兒子的訓練,無論是在機構還是在家,都堅持這個原則,也許有的家長不認同,但我堅信自己的看法。


自閉症的孩子,首先是孩子

我們有一個誤區,一旦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我們就會將他們特殊化,把孩子所有的問題和非預期的表現都歸咎於自閉症,並堅定地認為這一切的問題都需要,而且必須通過訓練來強制矯正。其實,每一個譜系的孩子,首先都是個孩子,普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的特徵和問題,他們也都會出現,比如普通孩子會有叛逆期,經常無緣無故發脾氣,我們可以理解,但是對於自閉症的孩子,如果也經常發脾氣,我們則會第一時間歸咎於自閉症;再比如普通孩子有時候也會注意力不集中,發呆走神,我們可以理解,但是面對自閉症的孩子,如果專注力不夠,我們也會歸咎於自閉症。



因此,我們在不斷學習自閉症知識的同時,也需要了解普通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會出現的心理和行為特點及問題,不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自閉症,要加以區分,對於不是自閉症引發的問題,也許就需要其他的方式方法來應對,因此我的書架上,一半是自閉症的書籍,一半是普通的兒童心理學的書籍,而在和兒子實際相處中,我也的確發現很多問題與自閉症無關,需要我們嘗試更多樣的方法來應對。


訓練不能讓孩子迫於恐懼,從於脅迫

就如我開篇說的那個孩子,如果從頭到尾都在哭,那麼先不論原因是什麼,個訓課的效果肯定是無法達到的,那麼我認為這個時候應該考慮暫停個訓課的內容,先分析和解決孩子異常情緒的問題。而不是認為狠心一點,強制孩子上課,次數多了,他們就習慣了,這有兩種可能,一是孩子的確習慣了,自我控制能力上升了,這是好的結果;二是孩子在長時間得不到他渴望的安撫,多次被強制,產生了習得性無助,甚至在情緒上積壓了不好的東西,這是壞的結果。



您的孩子不到兩歲,根據您的描述孩子很依賴父母,這也許是因為孩子缺乏安全感,對於你們的暫時離開,他無法理解是暫時,而內心無法建立安全感,所以會出現過激的反應。如果這樣的情況是在個訓課開始之後出現和加劇的,說明有可能孩子對個訓教室的環境,對個訓老師本人都抱有牴觸和敵意,加之你們不在身邊,沒有安全感,更加恐懼。那麼我覺得您可以和機構協商一下,更換個訓老師嘗試一下,不是說個訓老師水平不好,的確孩子們有偏好,另外問問是否可以把孩子在家裡最喜歡的玩具,玩偶拿到個訓課上,一來作為強化物使用,二來讓孩子可以看到熟悉的物件也是一種心理寬慰;實在不行,徵求一下機構的意見,看看是否可以申請家長陪同,幫助孩子過度一下。孩子太小,沒有很好的理解能力,他們就是執拗地認為被關在小屋子裡是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這是很恐怖的事情,我們不應該通過強迫的方式試圖讓他們適應,這是傷害。


從孩子喜歡和感興趣的內容下手

如果孩子對於訓練很牴觸,可以嘗試從他們喜歡的事情下手,比如指令的執行,也許我們的方法是對的,也ABA了,也設計了DTT的課程,但效果不好,這大概是孩子還不適應,也不理解,對於沒有興趣的事情,他們自然沒有動力。所以我覺得在最開始的時候,在開始能力比較低的時候,找尋孩子的動力最為重要。如果我們的指令,訓練可以和孩子迫切的需求掛鉤,也許他們的內在動力會強烈許多,配合度自然會高出很多。

我的兒子特別喜歡工程車,個訓課練習拼圖的時候不配合,我和老師反饋了一下,使用車輛的拼圖,明顯配合度就高了很多。


愛陪娃的熊叔


孩子還不到兩歲,年齡還很小,所以會出現上課不配合的現象,這是比較正常的,因為普通的孩子即使兩歲半到三歲,你把他送到幼兒園,他也會跟你鬧上一天,所以,有的時候不要把所有孩子的共性特徵歸結為自閉症。

我的一個表哥,上學時候都六歲了,我外婆把他送到小班,他坐到那,讓我外婆也坐到跟前,我外婆要走,他就起身跟著走,雖然不哭不鬧,但是也是不配合,孩子天性都是愛玩的,尤其是剛開始上學的時候,所以,慢慢來,循序漸進!

根據你的描述,我感覺孩子主要是在個訓課不配合,比較的黏家長,然後喜歡咬人和尖叫,那麼,孩子在家庭訓練中的表現呢?

如果孩子上大班課表現比較好,在家也比較好的話,那麼,可能是因為個訓課的特殊情況了,(每個地方情況都不一樣,在我們這裡,孩子上個訓課,家長是不能進去的,教室都分成好幾個小格子間,有個玻璃門,家長只能站在玻璃門外面。),如果孩子害怕緊張,當然會哭,家長的話可以站在孩子的視線範圍之內,讓孩子隨時能夠看見你,注意到你,漸漸消除孩子的緊張情緒。

另外,再看看老師,一般情況下,一個老師帶兩個學生,如果是老師過於嚴厲或者孩子不喜歡,也會出現不配合的現象,如果孩子對課程的掌握程度不夠的話,也是一樣的,看看是否難度超出了孩子的學習範圍;

再說一下孩子的動作問題:孩子經常會無意識的做出你教給他的動作,是因為自閉症孩子的認知和交流障礙,有的時候,孩子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需求,就會做出一些學過的知識。這時候,家長要回應孩子,並且讓孩子設法表達自己的需求,孩子不會說話,指出或者模仿都可以。

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孩子尖叫或者咬人的問題也會得到改善!加油!

大家有什麼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有時間的話我會一一回復!


SUM電影


孩子還那麼小,不能就這麼斷定就是自閉症的,我兒子我修完產假後我爸媽帶了一年多,只會喊媽媽,不和小朋友玩,不聽指令,一開始我也以為是自閉症,都急哭了,帶去醫院,醫生說行為像,但孩子太小不可能就這麼斷定,想想也是,爸媽帶著孩子,很少出門,也很少和寶寶交流,基本上就是隻要吃好喝好就行,寶寶是一張白紙,什麼都不教他怎麼可能會,於是我把孩子接到自己身邊帶,天天下班了就帶去散步去遊樂場玩,教他識物,教他各種行為,一年後帶他去複查,醫生看了看我兒子就直接說沒有自閉症,現在七歲,健健康康,很活潑。其實有時候並不是孩子天生就是自閉,是我們大人給我關愛太少,你的寶寶還那麼小,不能就這麼判定了,多陪伴多交流,說不定哪天小傢伙就會給你驚喜了。


小五62221391


我女兒開始說話8個月左右喊爸爸媽媽 但是三歲半上幼兒園都還不能很清楚的表達 都四歲半了才能清楚表達 但是什麼都懂 就是不願意說 尤其跟除了家人以外的人根本不願意說話 天天教 各種場合都教 現在能說會道 有理有據了 所以多教下 還有孩子對環境敏感的話也有影響 我女兒在家或者熟悉的場合 我覺得有多動症 在不熟悉不喜歡的場合 我覺得有自閉症 哈哈哈 其實健康著 只是適應能力 獨立性不夠而已


天空9928759724516


一歲八個月的孩子檢查出自閉症,其實還是屬於一個比較早的時候,如果能夠加以科學的干預的話,孩子的預後還是很不錯的。

根據媽媽的描述可知,孩子非常的粘媽媽,而且在學習的時候不願意學就會大哭,強制他學習就會哭得更加厲害,家長一看到孩子哭就會覺得心裡很不舒服,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看到媽媽的描述,我非常能夠理解媽媽的心情。相信每一個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的時候,都會非常的心疼。但是為了孩子以後的能力能夠更好,又很無能為力。其實科學的干預不必這麼痛苦,完全可以讓孩子快快樂樂的學習。

這裡孩子非常黏媽媽,那麼媽媽就要花大量的時間去陪孩子玩,先陪孩子玩他所感興趣的東西。在玩的過程中,逐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以及對媽媽的信任感,還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提升孩子的社會性,提升孩子與人互動的能力,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當孩子跟我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信任我們依賴我們的時候,我們發出的指令他們才有可能去執行。當然,這也是有技巧的。我們在給孩子做訓練之前,可以先讓孩子去選擇強化五級選擇他們所喜歡的,吃的喝的,玩的任何東西都可以。當孩子完成了我們所要求的任務之後,我們就獎勵他所喜歡的東西,以此來增加他出現正向行為的頻率。

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訓練,孩子的配合度會逐步提升,那麼也會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安坐,聽指令,模仿是所有學習的基礎,如果孩子的這些能力都不好的話,那麼其他的所有的學習都是在浪費時間。家長們千萬不要急於一時,覺得前期花費大量的時間跟孩子玩兒是在耽誤時間,其實不是的。正是由於前面所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基礎,後面的學習才能夠更加順利的進行。

如果媽媽能夠了解這些理論,理清思路來教孩子。相信孩子能夠學得很開心,家長教得也輕鬆,而且孩子進步得也快,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交流討論。


娟說育兒


看起來寶寶的自閉不算很嚴重,至少他還肯跟爸媽互動,這是挺好的,既然他想要你們陪伴,那你們可以花點時間陪他,出去玩,多去一些寶寶多的地方,也可以去海邊,但要注意好安全。也可以開兒童歌謠來讓他看,但是時間要控制好,我家小寶之前也是有一些自閉,家裡有哥哥有姐姐有弟弟,但他都不跟他們玩,都是自己玩的,後來,我時不時就帶他出去玩,海邊,一些假山,遊樂場,在加上讓他哥哥帶著他一起玩,就這樣堅持了半年,自閉也改善了,現在活潑的不行,寶寶的自閉,有時候都是因為我們做家長的勿視他的時間太多了,或者是平時太忙沒辦法顧得上等等,多陪陪孩子,相信你的寶寶很快就會好起來的。


阿麗的日常


孩子一歲十個月,年齡還不算太大,干預起來效果還是不錯的。看來你是一個很細心的媽媽,能及時發現孩子的病症並及時的干預.

現在孩子的情況有三點:第一是愛咬人,第二是無意識的做動作,第三就是愛哭。我們來逐步的分析。

孩子愛咬人,是很多自閉症孩子有的攻擊性行為,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要分析什麼樣的原因助長了孩子的攻擊行為,有的孩子喜歡模仿,是不是生活中的某些不良信息刺激了孩子,他們才會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另外,注意他的行為根源是他的感官和社交能力的損傷,他們這樣並不是為了激怒你,而是他此刻正在崩潰、疲勞、煩躁。不能適應眼前的環境,所以才會用這種過激方式吸引你的注意。所以,我們干預時候要注意每次應對的方式要儘快固定,或者採用具體的說教方式,有意無意的滲透給孩子,比如看電視的時候告訴他“為什麼人人都喜歡小熊,因為他不動手,有禮貌哦!”

第二個問題,孩子出現無意識的動作。我之前看過一部書,為什麼自閉症孩子會出現無關的語言和動作,因為他們的記憶方式和一般人是不一樣的,一般人的記憶是用點連成線再到面,而自閉症孩子則是很多的點,時而會拿出其中的一個點,來試圖找回自己最初的回憶。所以,面對這個問題,在干預中,注意設置場景,讓孩子覺得在不同的主題下,可以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說話能力,循序漸進的減少孩子無意識得言語和動作。

至於孩子愛哭是孩子情緒方面的不穩定所導致的,孩子上課不配合,採用逃避的行為,家長要以鼓勵和輔助為主,適當的時候可以採取強化物刺激法。

如果孩子是因為環境改變帶來的不適,應該逐步遞進的訓練,比如,今天只“靜坐五分鐘”,注意不要等到孩子情緒暴躁之後再去安慰,平時的訓練時間,家長都可以模擬課堂的訓練,讓孩子逐步熟悉和接受。

溫馨提示:我們旨在為全球的自閉症兒童提供最準確、專業、智能的康復訓練工具,進入頭條主頁,幾十組訓練遊戲,專業認知圖庫,讓您訓練無憂;更有全國最全最準確的機構信息供您選擇,讓自閉症孩子擁抱藍天,讓世界充滿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