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欣賞韋莊的《應天長》?


怎樣欣賞韋莊的《應天長》?

怎樣欣賞韋莊的《應天長》?

前面一個回答剛好是回答、賞析了韋莊的《清平樂·野花芳草》,三千多字中間有近兩千字是介紹韋莊。他被世人認為是“花間詞派”代表人物,以豔詞為代表作。實際上他卻是心懷百姓的前蜀開國名相,也是晚唐一流的詩人和詞人。

韋莊在大唐衰亡之後毅然決然離開中央,投奔蜀地,也從此放棄了寫詩,而轉入寫小情調的詞牌作品。而詞牌在晚唐就是歌女代言體,而內容一般流俗,並沒有入宋之後開闊的主題、眼界。題材囿於羈旅閨閣,用詞精巧華麗,自娛自樂的小情調作品,就是當時詞牌的狀況。

那麼,韋莊被選成“花間詞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詞作肯定是符合時代特色,並且尤其出眾的。王國維語:“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也說明了韋莊不同於常人的筆力。

應天長,詞牌名,又名“應天長慢”、“應天長令”、“應天歌”、“秋夜別思”、“駐馬聽”。以韋莊《應天長·綠槐陰裡黃鶯語》為正體,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

怎樣欣賞韋莊的《應天長》?

韋莊有兩首《應天長》,一首就是作為正調首創的《應天長·綠槐陰裡黃鶯語》,另一首是名氣更高一點的《應天長·別來半歲音書絕》,不知道題主問的是哪一首,不過因為前面說了這些詞並沒有什麼深意,只需要搞懂字詞,理解韋莊筆法的“骨秀”即可參透,那就都說一說吧。

《應天長·綠槐陰裡黃鶯語》

綠槐陰裡黃鶯語,深院無人春晝午。畫簾垂,金鳳舞, 寂寞繡屏香一炷。

碧天雲,無定處,空有夢魂來去。夜夜綠窗風雨, 斷腸君信否。

這首詞屬於“花間詞”最常見的內容,就是女子思念人的詞作。按照雙調一般特色,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綠槐陰裡黃鶯語,深院無人春晝午。”春晝午:春季白天正午的時候。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庭院深深、無人來往。這就是春天時節一個靜謐的小院子。這是遠景,接下來寫近景,在景色中透出人的情感來。

“畫簾垂,金鳳舞, 寂寞繡屏香一炷。”

這就是室內的擺設了。這幾句雖長,卻只寫了兩樣東西:畫簾、香一注。畫簾兩句,一動一靜。金鳳舞,實際上就是畫簾上繡的金鳳在和風吹動之下搖擺,體現出閨房的奢華,一注清香,則體現出女主人的高雅、講究。同時,既然有風,那麼香菸也是隨風飄蕩,充滿寂寞空庭。我們閉上眼睛,就可以想象到室外的寧靜,室內的幽絕。

怎樣欣賞韋莊的《應天長》?

這種環境,正是看似風平浪盡,實則容易引發人內心思緒橫漫的幽絕勝境。修道之人,在這種情況下,不是得道,就是入魔。

而女子沒有那麼玄乎,她的心也動了,卻只是想念自己的情人。

進入下片抒情。同時時間流逝,從中午到了晚上。

“碧天雲,無定處,空有夢魂來去。”碧雲天,是女子看到的夜色,也指代女子想念的人。所思念的遊子就像那碧天中的雲彩一樣行蹤不定,只能在夢裡往來相見。

“夜夜綠窗風雨, 斷腸君信否。 ”綠窗,就是很華麗的窗子,出自唐馮贄《南部煙花記》:“隋文帝為蔡容華作瀟湘綠綺窗、上飾黃金芙蓉花,琉璃網戶,文杏為梁,雕刻飛走,動值千金。”

這兩句又轉換了情境,變成了女子直白的呼喚和訴說:我夜夜在這窗子底下聽風雨銷魂,想你想得肝腸寸斷,你可曾有一點兒知曉?這裡的“君信否”其實就是“君知否”,寂寞的女子在極端的苦悶中無法可想,只能對著遠方如此傾訴。這兩句誠摯懇切,無華麗辭章,卻深入人心,惆悵情思盤旋鬱結,詞斷而意不散,深得唐詩意在言外的奧妙。

怎樣欣賞韋莊的《應天長》?

我們也可以看出韋莊的“骨秀”的特色,用詞未必華麗無匹,潛藏在文字下的惆悵憂傷卻更勝一籌。

《應天長·別來半歲音書絕》

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難相見,易相別,又是玉樓花似雪。

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來煙月。想得此時情切,淚沾紅袖黦。

這首詞同樣是思離別之作,有些人認為表達了韋莊從中央入蜀後思君之作,其實沒必要這麼附會,正如我前面那篇文章所說,韋莊入蜀,是徹底對唐王朝上層政治鬥爭絕望之後做的選擇,可以說義無反顧。甚至從此不再寫在當時能夠起到言志作用的詩(900年後韋莊再無一首詩問世),而是寫寫無關政治,風月無邊的詞。

他若真是有那種想法,必然會用詩表達。看不起詞,但是又要寫詞,是晚唐五代直到北宋初期所有文人的共同態度。韋莊自然不例外。

怎樣欣賞韋莊的《應天長》?

這首詞和上一首在文思安排上大致相同,略有不同的就是上片說事,依舊是下片抒情。

“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離腸,即是指離情。結,謂離愁鬱結。一寸、千萬通過以小寫大的對比,說明離愁之深,相思之苦。分別半年了,你我卻音信斷絕,這份離愁在我心中百轉千回,鬱結難消。

“難相見,易相別,又是玉樓花似雪。”分別那麼容易,再相見卻很難,一轉眼已是玉樓楊花滿天飛的時節,像極了送別你時漫天飛雪。注意這裡只是分別半年,所以這個“又是”自然不是送別時場景的重複,而是“春城無處不飛花”(唐·韓翃),正應了“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南梁·範雲),從飛花想到飛雪,從而想起離別,可見對懷人的牽掛,是無時無刻,無處不觸景生情。

怎樣欣賞韋莊的《應天長》?

“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來煙月。”暗暗相思,無處訴說,愁過繁花似錦的白天又愁煙雲遮明月,心情更悽惻。明月從來寄相思,天下共望之。我在這裡暗暗相思,無人訴說,不知道你是否也像我一樣看著明月想著我呢?

“想得此時情切,淚沾紅袖黦。”黦(yuè):黑黃色。這裡指紅袖上斑斑點點的淚痕。晉朝周處有《風土記》:“梅雨沾衣,皆敗黦。”一時情到深處,忍不住淚流不止,落在衣袖上,留下點點斑痕。

這兩首《應天長》語言並不繁複綺麗,表達感情也是直抒胸臆,貴在毫無遮掩地傾訴真情,至於文辭筆法,正是韋莊最擅長的白描,寥寥數筆,寫盡閨閣相思形態。

文字淺直而情感真摯,是之謂“骨秀”也。

怎樣欣賞韋莊的《應天長》?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