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黨委引領“吹哨”村社幹部齊心“戰疫”——石家莊市鹿泉區社區戰疫進行時

長城網訊(徐清銘 薛子林 朱培)“你們怎麼又來了!天天來敲門,煩不煩啊!”這是石家莊市鹿泉區銅冶鎮永壁東街村好青年馮浩在銅冶鎮紅旗社區春節期間入戶疫情排查時,經常聽到的話。時隔半個月,馮浩再次來到了紅旗社區,進行復工後的再次摸排,聽到的卻不再是抱怨和責怪,而是一句句溫馨的問候:“你們來啦?快進來喝杯熱水吧。”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打響,鹿泉區銅冶鎮的社區裡,突然多了一些生面孔,他們有的是當地鄉鎮幹部,還有的竟是附近村的黨組織書記、農村好青年,在銅冶鎮黨委的統一指揮部署下,他們與社區工作者一起摸排登記、巡邏宣傳、後勤服務,成了社區居民的“守護者”、“一家人”。

銅冶是一個城鄉結合部,有4個社區,23個小區,1.2萬多戶,5萬餘人;社區內人員複雜,外來人口多達3000餘人,湖北返鄉人員就有70餘人。且這些社區都屬於新建城鎮社區,管理人員短缺,管理經驗不足,既不像城市社區有現代化的物業,又不像農村有成熟的管理機制,社區防疫成了銅冶鎮一大難題。銅冶鎮黨委書記趙振國說:“為了補齊社區防控短板,鎮黨委對社區進行託管,11名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分包23個小區,組建了180名鄉鎮幹部、50名村“兩委”幹部和200餘名農村好青年聯合構成的25支社區防控志願突擊隊。”

在龍洲新城小區摸排中,突擊隊員瞭解到張維一家三口剛從武漢回來,家中一直無人居住,回家後一洗衣服,地板就向下漏水,嚴重影響到了樓下鄰居。突擊隊員趕忙聯繫施工人員查看原因,進行了搶修,避免了特殊時期樓院居民矛盾的產生。後來,摸排隊員擔心孩子缺乏學習用品,影響了學習進度,又送去了各類書籍、筆記本、簽字筆等學習用品。張維說:“沒想到大家這麼細心,感覺把我們家的事兒,當成自家事兒幹了。”

封龍社區有一位77歲高齡的老人吳立華從湖北十堰來女兒家探親,因疫情期間從敏感區域來訪,不得不到眾城酒店集中隔離。因為老人沒有微信,鄉鎮幹部劉軍勇和社區工作者樊宏革經常用微信問同去集中隔離的一女孩,看老人是否有其他需要,並協調集中隔離點的負責人給予幫助。在集中隔離期結束後,老人家屬拒接老人回家,劉軍勇又緊急協調120救護車將老人安全送回其女兒家中。吳立華說:“鹿泉幹部好樣的,感謝你們這麼照顧我!”

對於武漢返鄉人員和有過密切接觸人員,各社區建立了重點人員監管臺賬,志願服務隊員與每戶家庭都互加了微信,每人每天上午下午兩測體溫並報告健康狀況,確保對每一位重點監管人員早發現早治療,第一時間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與關懷。從那天起,隊員們的微信都沒有消停過,各類購買清單、求助信息紛至沓來,他們也都變成了採購員、垃圾清運工,甚至是保姆。尤其是家裡有老人需要指定的藥品時,隊員們就是跑好幾個藥房,也要給老人買到所需的藥品,及時送至老人手中。

銅冶鎮社區裡發生的種種,只是鹿泉區“戰疫”的一個側影。在社區力量薄弱的情況下,由鄉鎮黨委統一領導,村社聯手,佈防統一指揮,人員統一調度,物資統一調配,構築起群防群控的紅色防線,向更多人們傳遞出戰勝疫情的決心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