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大學生不好找工作?

曾經的夢想41


一些大學生不好找工作,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現在的大學生越來越多了。院校擴招以來,全國各地出現的特別多的學校,我國的教育水平也普遍的提高,所以基本上是個人都是大學生,不像我們當時那個年代,大學生還是非常少的。像三本這樣的學校也還比比較少,而且很多家庭都條件不是特別好,餓能負擔得起,這樣的學費得很少,所以一般如果考不上一本或者二本的話,基本上就會沒有大學可上。現在情況不一樣,家庭條件都比較富裕,所以基本上都能上大學,導致大學生特別特別的多。

第二個原因是,社會的競爭在加劇。每個行業每個工作的崗位是有限的,而且最近幾年就業行情不是特別的好,對人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再加上大學生又是過剩的,所以就業起來就會非常的困難。

第三個原因是大學生本身的問題。我見過很多大學生都普遍眼高手低,畢業之後都想著年入10萬,年入百萬,而不願意從低做起,不願意從一點一滴的積累。所以導致很多的就高不成低不就在家待著。在家待著也沒什麼負擔,因為家庭條件也比較富裕。

所以我認為主要是這三方面的原因,導致現在的大學生不好找工作,一是大學生本來就太多了,第二是就業環境沒有以前那麼好,第三是大學生自己的心態,不願意從基礎的崗位開始做起,都報都幻想著一夜暴富。

‍‍‍‍‍‍‍‍‍‍‍‍‍‍‍


我是金老師


作為一名在校生,僅從三個方面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人數

我國近幾年的高校畢業生已達到七百多萬,並且都在逐年增加,大學生這個身份已經在逐年貶值,就業競爭本就很激烈。再加上前些年沒有找到工作的和研究生等更高學歷者競爭就更加激烈了。本年沒有找到滿意工作的人的一般都會選擇考研或者出國,和下一輪的大學生競爭,他們自然會有優勢,但也會給當年的大學生造成更大的壓力,以此是一個循環。

能力

我國現在的大學制度是有一定的弊端的,進去太難但出去就太容易了。大學三四年學到的太少了,就是學到了一些基礎,進了公司之後基本上是完不成崗位要求的,企業老闆們自然會發現這一點,所以他們都比較喜歡有工作經驗的人。雖然每年的畢業生都有一批優秀者但數量還是比較少的,就我遇到的大部分的大學生都算是養尊處優的,他們的歷練批評得到的太少,太過於年輕浮躁,還是需要歷練。

時代

現在的發展算是日新月異了,人工智能也是逐漸成熟。前不久的無人超市已經推行,流水線廠子也換成了機器人越來越多的人面臨著失業的問題。就連家長們最想讓孩子們去的銀行等以前的鐵飯碗也在準備全部採用智能機器人。可以看出那種需要多人數的簡單的體力勞動者將不復存在,這個時代需要的是少數的有能力的腦力勞動者,而這樣的崗位輪迴時間是很長的。

儘管如此,我還是相信有能力的人是不會被淹沒的,只要肯努力,哪裡都會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智聯校園 學生陳偉濤回答

智聯校園:求職 | 學習 | 活動 | 吐槽 | 故事 | 專屬大學生的聚集地


智聯校園



江湖一哥008


我是大學生畢業,工資開始一千多,一直到後來的月三萬,當然中間我吃了很多苦,兩個月之前我主動辭去了自己的工作,準備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時間比較多了,經常去大學裡走走看看,還是讓我非常失望,騎馬找驢的太多了,無效社交多如牛毛,比如形式主義社團,假裝在裡面很忙碌,表面看挺不錯,實際幼稚的一塌糊塗,

寧肯花時間,遊戲,電影,戀愛,那些不找邊際的事情,很難有勇氣,有耐心去規劃一件有利於人生髮展的大事情,比如兼職,提高自己和學習相關的水平

短視,寧肯一天賺幾十塊也不會去追求未來可以改變人生的兼職,而賺錢太慢但是有未來的事情,

目前來看,大學生越來越佛系,逃避,娛樂成為主流,下一代情況並不樂觀。


深度兒童安防發起者


現在的大學生數量比前些年多了,並且好多好高騖遠,不能正確給自己定位,不想吃苦還需要高的報酬,建議先找個地方工作著,大學畢業僅僅是代表你的知識,受教育程度,真的走向社會,還需要好多知識,專業知識,如何與人打交道,等你把知識和現實結合好,那個時候會被單位搶著要,並且待遇自然就高了,

我家老大今年畢業,現在已經去對口單位實習了,我給他的建議就是,不要覺得自己是大學生,就覺得高人一等,一定要勤快,多付出,遇見困難的事,要主動去做,多磨練自己,


李振通13833952677874


1.眼光太高。

我也是大學畢業兩年,大學畢業時大學生的心理很多是這樣的:大學畢業了,覺得自己奮鬥了這麼多年(從小學到畢業差不多20年),學業上經歷中考高考和高等教育,就業應該去做一些比較高地位的職業,進入企業我要在管理層,不能幹苦力活,必須與眾不同。其實工作機會還是挺多的,但是這樣的心理導致了大學生失去很多就業機會。

2.社會因素

現今社會已經不是和一二十年前一樣了,一二十年前就業門檻要比現在低得多,我父親那一代人,中專畢業都包分配,現如今即使是985博士這樣的學歷也不會包分配。教育的發展使得我們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然而生產力的發展走向了機械化自動化,社會越來越脫離勞動密集性的社會傳統。就業機會就更少了。

3.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

十幾二十幾年前,中國這個大市場什麼都是供不應求,而現在什麼都是供大於求,現在即使創業成功率也是非常低,整個經濟已經很飽和了,可能我今天想出來一個好點子,正在沾沾自喜,第二天,你還沒有實施自己的想法,別人已經精通了。這樣大學生又失去了一條就業道路。

4.資本資源

社會的發展必然導致社會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富者越富,窮者越窮,因為信息不太開放的十幾年前一部分有想法的人獲得了成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久而久之他們交往的人的層次越來越高,掌握到的資源也越來越多,如果大學畢業你家族本身資源很好,那麼你完全不用就業,你可以用家族的資本進行運作,容易成為富人。如果大學畢業你家庭並不富裕,那麼你必定要衣衫襤褸,以啟山林,好好堅持下去積累財富。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堅持做下去,不要挑肥揀瘦。


唐吉柯傑Vlog


大部分都是靠父母,自己找?得了吧,累死你,記得當初畢業後在青島參加應屆畢業生招聘會,花完錢進去後去你妹的吧,都是要求相關工作經驗幾年的,投個屁簡歷啊,都石沉大海,我剛畢業到哪整相關工作經驗去,我的同學們差不多最後都是被父母召回給找的工作


小小小大小姐


我2012年的時候中專畢業,在學校的時候一天到晚就是玩,因為是中專,老師也不怎麼管,只要不觸犯到法律的層面,不像普高,每天還要上夜自修,學習壓力大。畢業後,很迷茫,去各個地方應聘,唯一卡住得地方就是學歷,那時候就在想,要是當初上了大學多好。

之後我去了部隊,在部隊服役五年,回來後進工廠,做了2個月來了個大學生,我問他你怎麼也來工廠了,應該去更好的平臺發展,他回答“當初要在學校好好學專業就好了”。

所以通過這兩件事不難發現,不是工作難找,而是自己能力不夠,我相信最好的工作就是工作找你,而不是你找工作。其實主要的還是技能水平,知識水平還達不到層次。

一句換總結:樣樣都懂,樣樣不會。


機智的王一一


我也是大學本科畢業的,說實在的,現在大學生找工作真難,好工作人家公司不一定要你,差點的公司又不想呆,我也相信這是現下許多大學生都經歷過的痛苦選擇!

許多時候進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職場,都不想跟身邊的人說自己是大學生,一是覺得自己無能進了個不如意的地方上班,二是怕身邊的人笑話自己,很矛盾


小咕咚喝水不咕咚


高房價 房地產的 過度繁榮。所有人的精力都在房子上,誰還會 專心實業 專心創業。

有些北方城市 滿大街都是 賣房的,賣保險的,沒有幾個正經工作,外出打工,成為很多人的選項。

打工又是十二小時,白天黑夜 ,日復一日,很多年輕人 既勞累,又不甘心,很多人 選擇頻繁的 跳槽。有些工廠 就這樣 一波一波的換人。

十幾年前 很多八小時工作制的 企業 工廠 ,可以尋找,現在 很難找到八小時工作制的 工廠了。十二小時 除了上班 就是睡覺,很多年輕人 連談戀愛的 時間都沒有,一晃幾年 娶老婆 越發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