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生死營救--深圳二院神經外科拯救八旬腦溢血患者

近日,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客服中心收到一封長長的感謝信,信中高度讚揚了神經外科宮崧峰主任醫師和神經重症監護室黃賢鍵主任以及他們的團隊,字裡行間能讀出患者家屬真摯的情感和滿心的感激。據瞭解,送感謝信的張女士是病人女兒,她父親今年84歲了,春節前夕因突發腦出血緊急送到深圳二院搶救。當晚神經外科腦血管病區值班的是宮崧峰博士,在接到病人來院通知時他剛剛結束一臺手術,即使已經連續工作了一天,但在瞭解病人病情緊急程度後,馬上和家屬進行談話,隨後實施手術,手術從晚上十點開始,凌晨2點順利結束,由於病人年事已高,術後便送到神經重症監護室,進行術後觀察。

張老先生在神經重症監護室觀察期間,恰逢春節假期和新冠病毒爆發期,特殊時期探視變得困難,為了讓家屬放心,二十多天以來監護室的黃賢鍵主任每天前往醫院查看患者病情,並打電話和家屬溝通患者病情,讓家屬放心。經過神經重症監護室團隊專業、細心的診療,張老先生與2月17日晚轉到康復科進行康復治療,但沒想到病人突發嘔吐,引起了肺部誤吸,生命再次受到威脅,出於對黃賢鍵主任的信任,家屬馬上聯繫黃主任求助,當時已是半夜時分,黃賢鍵主任接到電話後立即委託值班醫生,前往會診,對病人進行了適當處理。

在收到感謝信後,宮崧峰博士表示,非常感謝家屬的理解與支持,腦血管病,一旦發病,病情危重,致死致殘率高,因此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春節與疫情期間,神經外科血管病區一如既往的傳承神經外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為深圳市民健康服務,春節假期期間在丁建軍主任帶領下,醫療組共開展了11臺急診手術。同時也想借此機會向醫院的高水平麻醉團隊及神經外科護理團隊表示感謝!也特別叮囑市民,平時注意檢查血壓,定期體檢,只有做好預防,才能從源頭減少腦血管病發生!


一波三折,生死營救--深圳二院神經外科拯救八旬腦溢血患者

(疫情期間,丁建軍主任、宮崧峰主任、廖宇欽主任為疑似"新冠肺炎"患者進行手術)

收到感謝信黃賢鍵主任感到有些意外,因為感謝信所提到的工作就是每個醫護理所當然的職責所在,家屬對我們的工作充分理解和信任,也使我們非常感動,亦將化作我們繼續努力向前的堅強動力。這位患者年齡大,病情危重,春節前後期間在監護室治療了好長一段時間,剛好碰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神經重症監護室在春節期間一直超滿負荷運轉,全體員工都放棄了休息,繼續平日的忙碌。全國疫情正在危急時刻,雖然不能參與抗擊疫情一線工作中,但做好本職工作,就是給國家和人民最好的答卷。疫情並沒有改變我們對病人的關愛和照顧,但改變了與家屬溝通的方式。疫情期間家屬不能前來探視,但春節是一家團圓的時刻,我們給家屬打電話就是為了緩解家屬思親的焦慮,並儘可能減少人員流動對疫情防控的不利影響。

在患者病情好轉後轉到康復科治療期間突發病情變化,由於之前已與家屬建立聯繫,危急時刻再次想到我們監護室,馬上給我打來電話,告知情況危殆懇求馬上救治。由於當時我們監護室床位已經滿員,無法收治該患者。只能馬上派出我科值班醫生去查看患者情況,明確是誤吸引起呼吸困難。由於患者血氧飽和度已經下降,我只能馬上安排床位並使用呼吸機支持,在普通病房使用呼吸機及嚴密觀察病情,經過治療後患者病情漸趨平穩。目前患者情況進一步好轉中,這是我們整個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感謝患者家屬的信任和祝福。

一波三折,生死營救--深圳二院神經外科拯救八旬腦溢血患者

(患者感謝信內容)

有句話是這樣定義醫生的"才不近仙者不可為醫,德不近佛者不可為醫",我們不敢說自己是仙或者佛,但這也正是我們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每一位醫生所追求的,今後我們將始終堅持"敬業、愛院、團結、奉獻"的院訓,做好本職工作,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努力奮鬥。

一波三折,生死營救--深圳二院神經外科拯救八旬腦溢血患者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健康宣教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