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職盡責站好最後一班崗

“在崗一分鐘,盡責60秒。抗‘疫’一線,我要站好最後一班崗!”三河市泃陽街道康居社區黨支部書記侯美鳳說。

2020年春節對於侯美鳳來說很特殊,因為1月29日她就該退休了。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侯美鳳毅然選擇堅守一線,站好最後一班崗。

衝在一線 沉在社區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老黨員,侯美鳳第一時間敏銳地察覺到事態嚴重性。大年三十中午,來不及與家人吃頓團圓飯,她迅速通知社區幹部全員到崗,並組織召開疫情防控緊急會議,部署防控任務。

疫情防控,社區是前沿。緊張的會議結束後,侯美鳳立即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制定防疫計劃、採購消殺裝備,動員黨員成立黨員先鋒隊,調動樓門長、物業、保安、志願者,對轄區住戶進行拉網式排查。共計排查居民935戶,核查出1名從武漢考試返鄉學生,25名其他省市返鄉人員,逐一為他們登記造冊,妥善為這些“特殊人群”做好居家隔離、定時測量體溫上報、代購各種生活必需品、安撫情緒……事無鉅細、周到貼心。

從大年三十至今,侯美鳳一直堅守崗位,靠前指揮,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白天,她按要求把需要填報的信息全部製成表格,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逐一打電話核實,並將黨員幹部編成班組,對小區卡口進行督導檢查;晚上對電話聯繫不上的住戶上門核實情況,帶著社區工作人員對小區進行夜間巡查,彙總排查信息,保證各項防控措施執行到位、落實到位。

用“婆婆嘴” 傳遞大溫暖

為提升居民對疫情發展和防控工作的重視程度,讓防控知識深入人心,侯美鳳想盡了辦法:利用微信群、橫幅、海報、明白紙、防控宣傳車、上門告知等多種方式,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宣傳。共懸掛橫幅4條,張貼宣傳海報100餘份。

個別居民認為三河市不是疫區,沒必要大驚小怪,出入連口罩都不佩戴;有的居民頻繁進出,不配合志願者測量體溫,侯美鳳不厭其煩地和居民解釋,告知特殊時期佩戴口罩監測體溫的重要性。

“疫情防控工作必須做到一個居民都不能少,對暫時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要想辦法讓他們理解和配合。”侯美鳳就靠這張反覆勸導的“婆婆嘴”獲得了居民理解。

用初心堅守 顯黨員本色

“是居委會嗎?我們單元有租客,不知道是不是外省人員。”疫情期間無小事,聞此信息侯美鳳立刻安排工作人員進行排查核實。最終確認此租戶為三河戶籍,侯美鳳親自對樓門進行了消毒。

她說:“作為黨支部書記,必須身先士卒,服務好群眾,做群眾的主心骨,讓他們放心、安心。”

就在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的時候,侯美鳳80多歲的老母親突發心梗住院。面對盡孝還是忠於職守的兩難選擇,她毅然選擇堅守崗位,沒有請過一天假。白天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只有到了晚上,忙完所有工作,她才抽空前往醫院看看臥病在床的老母親。

“對家人虧欠很多……”說著,侯美鳳一度哽咽,“作為黨員,關鍵時刻必須衝鋒在前,絕不能掉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