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以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科技在本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正發揮著巨大作用。包括航空鐵路、政府相關部門以及眾多互聯網企業,都將大數據作為重要工具,運用大數據分析,支撐服務疫情態勢研判、疫情防控部署以及對流動人員的疫情監測和精準施策、復工復產防疫。

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3米範圍內自動檢測顯示人體溫度,並快速確認人員身份信息。近日,哈工大智能測溫暨人臉識別追蹤系統在成都天府新區永興街道正式啟用,熱成像體溫篩查、人臉識別、大數據也加入"防疫戰",助力街道社區開展體溫監測工作,降低工作人員接觸式測溫的風險,確保農貿市場安全復工營業。

非接觸式測溫 降低傳染風險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抗擊疫情工作開展以來,成都永興街道辦辦公樓和農貿市場作為兩大人員流動場所,每天體溫檢測量在2000多人次。"我們前期使用測溫槍測溫,效率非常低,並且近距離接觸,存在傳染風險。系統投入使用後,便可避免這些弊端,大大降低市場開放經營風險。"永興街道辦工作人員說。

原來,使用智能測溫暨人臉識別追蹤系統,當人員進入被檢測區域,且體溫超過告警溫度閾值,或有疑似發燒的症狀時,設備將自動發出語音告警。系統最大檢測距離可達3米,能更好地保障檢測人員的安全。

"判定結果可直接顯示,異常情況有語音報警,我們檢查人員可根據人員信息作出快速響應。"成都永興街道辦駐農貿市場檢查點工作人員說。系統在精準檢測人體溫度的同時,發熱報警後自動拍照捕獲發熱目標,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快速確認人員身份信息,將體溫信息跟人員身份信息綁定,可有效追蹤人員體溫情況。

智慧雲 快速獲取高危人群活動軌跡

該套系統可連接政府職能數據平臺,對獲取的人員信息進行分析,對比重點高危人群身份特徵及時智能報警。雲端紅外測溫人臉識別系統還支持大數據病患跟蹤,可及時掌控傳染源流動狀態,控制傳染源擴散。

同時,系統對監測人群行為進行分析,監測範圍內出現人群聚集、未戴口罩、咳嗽、打噴嚏、行為異常等情況,系統還可以自動報警。哈工大大數據科技成都公司技術總監沈偉介紹說:"系統採用哈工集團獨有軍工級紅外熱成像技術,雲端人臉識別技術可在車站、機場、商場、企業、學校、社區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進行快速體溫篩查,可大面積排查並確認人群中的發熱人員信息,提高疫情防控效率,大大降低傳染風險。"

大數據分析,支撐科學防控、有序復工復產

依託哈工大大數據集團大數據中心技術支持,成都公司組織技術人員開發疫情防控數據監測系統,給有關部門提供了大數據公益服務,為重點傳染源(人員)的篩查、追蹤、控制、隔離和疫情發展趨勢預測貢獻了科技力量,為成都疫情防控應急分析與研判提供了科學、精準的支撐。

針對成都市企業復工復產期間疫情防控需求,哈工大大數據成都公司提前謀劃,研發企業從業人員情況日報系統,通過大數據技術運用,實現企業復工後人員信息的實時監控,第一時間對疑似、確診、醫學留觀等疫情相關重要數據進行分類展示,便於相關部門進行後續處理,助力全市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

"下一步,我們將與哈工大大數據科技成都公司合作,結合社會治理,圍繞社區防疫、居民健康管理、居家養老、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開展大數據人工智能建模分析,搭建社區治理共享平臺。"成都永興街道辦負責人這樣說到。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程怡欣 圖據受訪者

原標題: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