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死神”較量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李秉鈞 通訊員 劉振

2月23日下午,今年63歲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龍某,經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ICU三區醫護人員抗病毒、氧療等救治下,病情好轉,成功轉入了普通病房。繼22日該市首例重症患者出院,標誌著郴州市2例重症患者的治療,最得重要成果。

与“死神”较量

疫情發生以來,郴州市先後有2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ICU三區,是該市救治重症及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主戰場。“這些天對我們ICU三區的醫護人員來說,每天都在與‘死神’較量。”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ICU三區主任李桂成說,ICU三區14名醫護人員每天四班倒,戰“疫”以來無人缺席。

2月8日,資興籍黃某因病情嚴重,加上患者高齡、基礎疾病多,達到新冠肺炎重症標準,緊急轉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ICU三區。11日,科室又收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1名。“這2名重症患者年齡大、普遍有基礎疾病、狀態較差,且病情變化特別快。”李桂成介紹,其中一名還伴有冠心病、高血壓等嚴重心肺疾病,呼吸功能已經嚴重受損,各種生命指徵都讓人怵目驚心。

病情複雜、治療難度大、風險高、感染性強,艱鉅的救治任務考驗著ICU三區整個團隊。

氧合指標、生化指標、液體平衡、動脈血氣、心肌酶、出入液量……這些反映病人生命的各項指徵,每時每秒都在發生變化。李桂成告訴記者,他們時刻繃緊神經,根據病人各項指徵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採取急救措施。

“每當患者病情出現異常指標,李主任都第一時間組織醫師團隊查找原因,明確診斷後對症治療。”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ICU三區副主任曹媛媛說,判斷新冠肺炎患者病情變化,需要獲取咽拭子標本,李桂成主動擔起具有高度暴露風險的咽拭子採集工作。

“棉籤進去病人會有乾嘔反射,可能產生帶病毒的高速氣流飛沫,這可能會穿透防護導致感染。”曹媛媛及其同事最擔心的,就是李桂成咽拭子採集。

危險的情況確實發生過不少。

李桂成說,一次在給重症患者取樣時,患者本能反應想嘔吐,口中呼出的氣體在他的防護面罩上形成霧氣,伴著乾咳還有不少唾液。原本不到30秒能完成的採集,他用了1分多鐘。

“乾嘔是正常反應,說明咽拭子採樣到位了。”對於這個高風險的採樣工作,李桂成很淡然。他說,“在疫情面前,每個醫護人員都會有壓力,都會對暴露、感染感到擔憂,但我們是醫護人員,必須竭盡能力去救治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