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他用鏡頭,定格下工業時代的縮影


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攝影家王玉文奔走於鍊鋼爐前、礦山井下、鐵路沿線、鑽井臺邊。40年以來,王玉文試圖以最自然生動的畫面、最平實流暢的視覺語言,多視角、多層面、真實、藝術地表現中國工業和中國工人,留下一部展現中國工業進程和輝煌成就的影像畫卷。圖為2004年,遼寧阜新,下崗工人再就業。攝影:王玉文

2004年,遼寧阜新礦務局運輸部,蒸汽機車維修車間。攝影:王玉文

2004年,遼寧阜新平安礦,礦工升井後抽第一支菸。攝影:王玉文

2004年,遼寧瀋陽,沈重機械維修車間工人午休。攝影:王玉文

2005年,遼寧阜新,蒸汽機車。攝影:王玉文

2005年,遼寧大連,中遠造船廠。攝影:王玉文

2005年,遼寧撫順,礦區退休老工人。攝影:王玉文

2005年, 遼寧阜新, 道口邊上的商販。攝影:王玉文

2005年,遼寧阜新, 即將廢棄的新邱露天礦。攝影:王玉文

2005年,遼寧阜新 ,勞務市場。攝影:王玉文

2006年,遼寧阜新, 海州露天礦。攝影:王玉文

圖文摘自《工業時代1978—2017:中國攝影家王玉文》,趙迎新/主編 王玉文/攝影,中國攝影出版社2018年2月第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