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心理的“卡點”撤不得

為統籌抓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保持道路暢通,各地對設置的卡點進行撤銷,有不少人誤以為疫情結束,迫不及待的要出門,摘掉口罩、串門聚會、雲遊四海……殊不知病毒正在悄悄地盯著你,冷不防就會“中標”,這豈不讓多日的堅守功虧一簣。因此,雖然卡點撤了,但心理的防線松不得。

解封道路,是為了復工復產,不是為了走親訪友,不是放鬆了防控,而是要做到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兩不誤。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隨著復工復產的單位越來越多,人員流動更加頻繁,疫情防控形勢變得更加複雜。如不注意自我防控,感染的幾率會更高,雖然侷促一室之內有些煩躁,帶著口罩有些悶,見不到想見的人有些想念,但沒有健康的生命,其它都要清零。所以撤卡不是自由,而是要比以前更小心謹慎。

據疾控專家說,一個地方疫情清零後要連續觀察2個最長潛伏期(28天),如果沒有新增病例,這個地方才算安全。板著指頭算一算,我們離安全還有多遠,盲目的樂觀換來的是樂極生悲。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更要自覺堅持“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收好心,管住腳,沒事不出門,出門正確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

卡口撤了,防控的力度只能強化不能撤。交通等相關部門應把防疫物資和人員集中到省界通道的服務和防控上,外防輸入,堅持管好疫情防控“最先一公里”;有關部門應做好公共場所的管控,杜絕人群扎推,繼續用好“雲南抗疫情”二維碼,對出入人員進行檢查、登記;各地各部門應把力量集中起來,做好人員密集場所的檢測,抓好重點人群和重點部位防控工作,內防擴散,堅持管好疫情防控“最後一公里”。

“行百里者半九十。”防控疫情越到最吃緊的關鍵階段,越不能掉以輕心,防微杜漸才能鞏固成果,獲得戰“疫”的最後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