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千字文》的背誦如何安排記憶順序?

格鬥火影


01 思維導圖記憶法

學習《千字文》最好的方法是全文記憶。但是,要全文記憶《千字文》,可不容易,畢竟單純的機械記憶,要記住1000個單字,可不容易。機械記憶的效果不容易鞏固,記不牢,忘得快。如果記了後面忘了前面,打擊自信心的同時,也會練習的積極性。

面對全文記憶《千字文》這樣的任務,思維導圖記憶法,捨我其誰?

思維導圖記憶法,是高效記憶的“屠龍刀”。

可惜的是,不少孩子、家長學習了思維導圖,掌握了這種了不得的思維瑞士軍刀,卻不運用於真正有價值的學習方面,比如記大量的英語單詞、英語句子、英語課文等,或是去背誦經典,諸如完成《孫子兵法》、《老子》、《莊子》、《古文觀止》全書這樣有挑戰的任務,卻滿足於用思維導圖繪製《詠鵝》這樣的簡單任務上,我只能感到惋惜。

思維導圖這把屠龍寶刀,不能僅僅用來殺雞。讓孩子用思維導圖來完成重要的記憶任務,幫助他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學習挑戰,有助於孩子樹立學習、運用思維導圖的信心,同時也可以培養他練習記憶法的興趣。

02 背誦思路

在開始記憶之前,首先需要對《千字文》內容進行分割切塊。把內容分解切割之後,方便孩子每天的學習和記憶。

其實,千字文本身有著清晰的邏輯結構,也是朗朗上口的韻文,這些都是方便學習者記憶的有利條件。

因此,我把全文按按“天”、“道”的結構進行分割,也就是從“天地玄黃”到“好爵自縻”是“天”篇,從“都邑華夏”到“焉哉乎也”是下篇“道”篇。

一刀兩斷,把全文分為兩個主要板塊,然後在主要的轉韻處進行細化分解。

分解之後,大體按三條原則進行記憶。

每天進步一點點

每天記憶一個小塊的內容,同時按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要求複習前面背過的部分。

機械記憶結合記憶法

利用機械記憶和記憶法結合起來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記憶內容的同時,建立學習記憶技術的信心,掌握基本的方法。

遊戲化記憶方法

以孩子喜歡的遊戲化的方法來學習,設計背誦通關任務。

03 背誦方法

預備階段:

準備1:上學期間,每天5分鐘,朗誦4-8句《千字文》內容。

準備2: 暑假期間,每天朗讀5分之一,也就是200個字,熟悉素材,把發音基本吃清楚,建立材料和自己的關係。

記憶階段:

第一步:記憶10大組長

10位大組長,運用定樁聯想法,記住10個大類的關鍵字,天篇、道篇,每篇5個大組長,也就是每篇5個領頭的關鍵字。

第二步:35記憶小組長

天、龍、蓋、景、樂、都、盤、治、耽、布,這10個大組長,每個大組分小組,比如“1天”是大組長,帶領的小組長就是“地、雲、果”這三個字,每個字都是一個對賬句子8字的第一或第二個字。

在記憶時候,可以把一個分支圖像化,把大組長和小組長變成一張圖來進行記憶,這樣可以簡化圖像,提高效率。

比如6都和邑丙杜高,看似沒有什麼聯繫,我自己就建立了一張圖來記。

6,定的樁子是紅色口哨,都,聯想出來是胖嘟嘟。

所以,6、都、邑、丙、杜、高,我聯想的圖是自己在吹一個紅色的口哨(6)時,口哨裡跑出一隻胖嘟嘟小豬(都),它在吃魚肉(邑)做的餅(丙)、肚子(杜)張得老高了(高)。

記住了這些大隊長和小隊長,再回憶後續這些關鍵字開頭的具體內容,就簡單多了。

第三步:記憶具體內容

龍哥過幾天開學了,有時間的時候,我會帶著他來記《千字文》具體的內容,每天記一個小組3、4句的內容,也就是24-34個字,每天花個5分鐘左右來記憶,兩個月可以走一遍,加上覆習時間,每天花5分鐘,一個學期把《千字文》滾瓜爛熟地記憶,應該是很輕鬆的事情。

我把具體的內容已經分解好了,需要的朋友請自取。

04 後續計劃

當《千字文》全文背熟後,我計劃以這1000個字為經緯,啟發龍哥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1、練字。寒假開始,龍哥自己安排的計劃,練習硬筆楷書《千字文》。

2、歷史知識。《千字文》裡包羅萬象的歷史知識,我計劃以文字順序為主線,給他講解背後的故事。

3、知識整理。以《千字文》1000個字為中心圖,我計劃啟發孩子梳理1000張思維導圖,涵蓋中小學內容各科,幫助他應對考試關。











紫青宇


轉個我在別處看的,最好的千字文背誦方法。1.1 其書其事

《千字文》,作者周興嗣,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經典之作,與《三字經》、《百家姓》齊名,該書通篇用韻,朗朗上口,行文流暢,氣勢磅礴,辭藻華麗,內容豐富,廣為傳誦,書法經典。

據史**載,《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時期(502—549年)編成的,編者周興嗣為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梁史》中說:“上以王羲之書千字,使興嗣韻為文。奏之,稱善,加賜金帛。”唐宋兩代對此事做了進一步敘述,形成流傳至今的經典故事。古書介紹:梁武帝肖衍為了教諸王書法,讓殷鐵石從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個不同的字,字多繁雜,不易學**,就把這一千張無次序的拓片交給周興嗣,讓他編成有內容的韻文。周興嗣用了一夜時間將其編完,累得鬚髮皆白,武帝看後非常滿意,周興嗣也因此文,流傳千古,世人敬仰。

1.2 分章與簡概

《千字文》全書一千個不同的漢字(古漢語)組成,每四字一句,共二百五十句。據清人汪嘯尹、孫謙益《千字文釋義》的說法:《千字文》共四章,從第一句“天地玄黃”至第三十六句“賴及萬方”為第一章;第三十七句“蓋此身發”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糜”為第二章;第一百零三句“都邑華夏”至第一百六十二句“巖岫杳冥”為第三章;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於農”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誚”為第四章;後兩句“謂語助者,焉哉乎也”沒有特別含義,將其單獨列出。

《千字文》第一部分從天地開闢講起,有了天地,就有日月、星辰、雲雨、霜霧和四時寒暑的變化;也就有了孕生於大地的金玉、鐵劍、珍寶、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飛鳥游魚;天地之間也就出現了人和時代的變遷,人類的早期歷史,商湯周武的盛世表現。

《千字文》第二部分重在講述人的修養標準和原則,指出人要尊師孝親,珍惜身體;做人要知過必改,講信譽,保持純真本色,樹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譽;此部分對忠、孝和人的言談舉止,交友、保真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闡述。

《千字文》第三部分講述與統治管理相關問題,宮殿樓觀,墳典經劇,群英彙集,國土疆域,秀美風景,文治武功。

《千字文》第四部分描述恬淡的田園生活,讚美那些甘於寂寞,追求田園生活,不為名利羈絆的世外高人,以及對民間溫馨的人情的嚮往與追求。

1.3 與書法的淵源

《千字文》成文的本身用途就是為了更好的學**“書聖”王羲之 的行書。此後歷代書法家均有《千字》書法作品流傳於世。如懷素、歐陽詢、智永、宋徽宗、梁元帝、顏真卿、米芾、文徵明、祝允明、董其昌、趙孟頫、傅山、啟功還有一大筆硬筆書法家、書法愛好者都對《千字文》愛不釋手,這對中國書法的發展與傳承起到的作用無法估量。

2.1首字定樁,化繁為簡

第一步,把千字文按一行四句排列,每行第一字為首字,把首字相連,拼成打油詩,我把這一步稱之為“找字定樁”;第二步,把打油詩的每一句諧音、誇張、音譯等方法翻譯成現代漢語,組成帶有連貫性的情節與畫面,方便對“詩”的記憶;第三步,記憶打油詩,聯想《千字文》內容。

《千字文》詩一(448+16字):

天寒雲劍海始吊,(天寒雲劍海始掉,)

愛鳴蓋女罔墨德;(愛民蓋女忘摩登;)

禍資臨川篤學樂,(禍子林川賭學樂,)【外】

孔仁性堅背圖肆。(孔仁性堅備圖肆。)

發揮想象:天【天】氣轉寒【寒】了,雲【雲】空中形成的劍【劍】雨像海【海】水一樣,開始【始】往地上掉【吊】下來;

一個叫愛民【愛鳴】(朋友的名字)的人用紅頭巾蓋【蓋】著女兒【女】的頭準備出嫁,卻忘【罔】記把她打扮成一個漂亮的摩登(modern)【墨德】女郎;

他闖禍【禍】的兒子【資】林川【臨川】賭【篤】博輸掉了用來學【學】音樂【樂】的學費;

還好有孔【孔】子(家奴)的仁【仁】義性【性】格與堅【堅】持操守,幫他家留有備【背】用的圖肆【圖肆】(金錢)。

(注:【外】“外受傅訓,入奉母儀。諸姑伯叔,猶子比兒。”這16字4句,單獨列出記憶。)

《千字文》詩二(448字):

右杜戶世磻桓俊,(又渡浮屍攀環峻,)

假起九雁曠俶孟;(借起酒宴筐廚孟;)

聆省兩求渠陳耽,(鄰省兩球娶陳耽,)

具親紈閒嫡箋驢。(俱親玩閒**驢敵。)

發揮想象:(我)又【右】橫渡【杜】江河揹著腐屍【戶世】攀【磻】巖連環【桓】的峻【俊】山;

裝腐屍的籮筐【曠】是我在酒宴【九雁】上向廚【俶】師孟【孟】大爺借【假】起【起】來的;

鄰省【聆省】兩【兩】混球【求】想強娶【渠】我們村的美女陳丹【陳耽】;

所有的親戚【具親】跑來玩【紈】樂休閒【閒】之後才一起力敵【嫡】兩個混蛋**驢【箋驢】。

《千字文》詩三(80字):

布釋年指束,(布溼粘紙樹,)

嵇竝曦永徘,(疾病襲永徘;)

恬毛璇矩孤,(填毛懸巨鼓,)

鈞工晦俯愚。(軍工繪腐魚。)【尾】

發揮想象:(疾病像)一塊溼布【布溼】粘【年】在紙做的樹上【指束】,疾病【嵇竝】襲【曦】擊了武林高手永徘【永徘】;(病重,難治理。)就像填幾個毛【恬毛】發來懸【璇】掛巨鼓【矩孤】,軍隊的特工【軍工】來繪【晦】畫腐魚【俯愚】—多此一舉。

(注:後面80字,我把每句首字都取出來,拼成打油詩;其實前面的記憶也可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按照前面的步驟嘗試一下,效果也不錯。【尾】“謂語助者,焉哉乎也。”結尾8字,單獨列出記憶。至此《千字文》250句,1000字,全部“定樁”完成。)

2.2 以樁為點,化點為篇

第一步,把《千字文》詩三首背熟,作為我們記憶的樁子;

第二步,依照樁子逐句記憶,化整為零,方便記憶;

第三步,每一個樁點記住之後,化點為篇,中間出現遺忘的樁點,只需要列出單獨強記,這樣不斷的反覆,一篇博大精深的《千字文》就能長記腦海,隨用隨到。


愛國的洪小姐


千字文是我們中華文明文字最為博大精深的寶貴文獻鉅著,非常著名的特點是他惜字如金,一千個字組成的全文而沒有出現重複字,另外,他又在這一千個字內表述了上至天文下到地理,四時節令,又有三皇五帝的教化等等。

所以,要想背誦千字文,首先要理解全文的概況,其次以什麼為主旨和換韻以及主題貫穿全篇,我個人的習慣是先天文地理,也就聯想到天寶物華,氣象遼闊,接著又講述三皇五帝功德教化,百姓對君主的人品,作風和人們心目中的願望標準為主題(什麼是鳴鳳在樹需理解)。又到我們個人,基本道德,修養,以及作風等理想標準,又接著講我們中華文化文明,他以,天,地,人,為主旨要以聖賢為最高標準來要求自己,並讓後人永久思念。又來理解華夏都邑,名稱,名相,名將,著名事件和之間的關係,當然瞭解歷史背誦就方便很多。又以人為本,人們生活的衣,食,住,行,慶典賀祭祀的典禮,同時又以人們專長絕技以及發明創造為線索,不知不覺就來到篇尾部分,晦魄環照同文首的(日月盈昃)形成呼應。

這是個人一點點小心得,希望朋友們能用得到,我們互相學習,共同為中華文化精髓能發揚廣大而努力!😄😄😄💪💪💪


笑我早生華髮


首先要理順全文,也就是能流利完整地讀一遍;然後就分段背,切忌不要長篇累牘,這樣腦子會眩暈;背的時候背到流利為止,要有節奏,然後再繼續下一段的背誦;每三段背完後把已經背過的連起來再背;最後就是全文的通順的背誦了~試試吧,我就是這麼背的,不知道適不適合你~











跑步超哥


要想比較方便的記憶千字文,建議您首先通過熟讀理順出她在千字排列中所記敘的由大而小,由粗而細所有事件的大概內容。

自宇宙生成過程及生成以來形成的自然現象慢慢衍生出的人文歷史處世哲學等等規律,就好記了。


聾一翁周錦池


先理解,再熟讀,再根據首字分段編成歌訣記憶,然後再反覆抄寫,這樣,千字文也成了,書法也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