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復工神器”製造商:武漢高德紅外的逆行故事

“復工神器”製造商:武漢高德紅外的逆行故事

時代週報記者 楊玲玲 發自湖北荊州

廣州白雲機場,人流閃過,一款自帶報警系統的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正在悄無聲息地掃描、測溫。

它的生產者,來自於近1000公里外的湖北武漢,那裡是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核心區。即使在武漢“封城”“封小區”的嚴密管控之下,作為防疫保供類企業,生產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的高德紅外(002414.SZ),依然維持著24小時輪崗制的加班加點生產。

“高德紅外在抗擊非典時期,研製首創了測溫系統的運用。”2月24日,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向時代週報記者介紹,2003年SARS疫情中,高德紅外憑藉測溫儀器異軍突起。

時隔17年,高德紅外已成長為我國紅外熱像儀領域的領跑者,面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高德紅外攜自主研發8年時間,耗資逾20億元的核心技術—紅外探測器芯片,又站在了病毒防疫的“前線”。

截至2月18日,高德紅外生產的6000臺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已經安裝到北京、上海、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四川、雲南、安徽等多地醫院、車站、機場等人流密集場所。

“螞蟻搬家”式返崗

疫情來得突然,武漢的防控局勢從“封城”到“封小區”逐步嚴密。

“復工最緊缺的物料就是⼈。”2月20日,高德紅外下屬高芯科技公司總經理高健飛向時代週報記者坦言,疫情發展並不明朗情況下,部分員工還存在著恐慌心理。

困難面前需要有人逆行。高健飛第一個從外地返回武漢。按照往年安排,他在1月23日放假回到老家江蘇鎮江,休完春節假期才會返回武漢。

今年的情況大不相同。“回家後,我一直在關注疫情發展,大年初二就陸續向村幹部、鎮上派出所、市公安局和市防疫站打了申請。”高健飛介紹,1月27日,在完成一系列申請後,他驅車近600公里趕回了武漢。

“從武漢開車回鎮江花了7個多小時,返回武漢只用了6個多小時,路上車流明顯少了。”高健飛回憶,下午4點回到武漢,沒來得及調整,就先去了公司,雖然沒有下到一線車間生產,但他早早返崗無疑給團隊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隨後,高健飛想了很多辦法將散落在各處的工人召回公司。

武漢封城後,公共交通被暫停,高健飛首先開始動員有車一族。市內員工復工後,再將圍繞在武漢周邊的鄂州、黃陂、新洲等地員工動員返崗,隨後擴大至省內各地級市。

再安排有車的員工去接其他員工。“那段時間,每天有4-5臺車穿梭在武漢市區或武漢周邊去接人。”高健飛感慨,接員工返崗就像“螞蟻搬家”。

高德紅外探測器生產部的副經理張滿春,就是這諸多“螞蟻”中的一員。從1月28日開始,在處理好當天工作後,張滿春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將散佈武漢市及周邊的員工,一個個接回公司。

“有時候早上十點出發,直到下午四五點才回,一趟最多能接回4人。”張滿春笑著說,多接一個人,就能多增加一份生產力。截至2月10日,張滿春一共出去7趟,接回近20名同事。

當然,不是每一次“搬家”都能成功。2月8日早上9點半,員工吳宏明從公司出發去鄂州接人,在好幾個主要路口被土堆擋住去路,不得不原路返回尋找新路線。最終,還是在武黃大道遇到攔截檢查,各種溝通未果,只能遺憾返回。

艱難的復工環境下,這種“螞蟻搬家”式的返崗仍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據黃立介紹,2月7日,高德紅外開始動員全部員工復工復產,目前,70%的員工願意提前投入工作,2月14日已經正式復工。

在復工大潮中運轉

2月24日,坐落於武漢光谷的高德紅外工業園,在初春的暖陽中聳立。

高德紅外下屬高德智感公司製造部副經理張航,像往常一樣吃完早餐,到車間換上工服、工帽和工鞋,然後在樓梯口量體溫、戴口罩,走入已經消毒的車間,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張航所在的製造車間負責組裝、調試本次防疫所需的測溫儀器。春節期間,基本保持正常運轉,沒有休息。

“防疫期間,我們的上下班時間並不固定,根據物料情況,有時是連軸轉,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長在10-12個小時之間。”張航對時代週報記者說。

生產所需的物料能否及時從外界運進武漢是一個難題。張航說,“跟供應商和物流公司都保持著緊密溝通,基本都是暢通的。”

和張航一樣,從1月中下旬開始,一直堅持在工作崗位的高德紅外下屬高德智感公司技術員張木霞,工作之餘會想念家裡兩歲的孩子。

“每天跟孩子視頻,他就會問我,媽媽你什麼時候回家。我跟孩子說,武漢需要媽媽,疫情結束就回家。”她說道。

事實上,作為參與過非典防疫阻擊戰的一名“老兵”,高德紅外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行動得很早。

1月15日,武漢天河機場就在3號航站樓入口處安裝了15臺高德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

1月20日,武漢天河機場航站樓的體溫監測點增加到21個,實施進出港雙向無感式測溫,實現了3號航站樓進出港旅客體溫監測的全覆蓋。

隨後,武漢“三站一場”(武漢、武昌、漢口火車站和天河機場)共啟用了50餘臺高德紅外篩查儀測溫。同時,高德紅外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該公司已在全國各地投入6000臺紅外篩查儀。

人流密集的商超,也需要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的“護航”。

以湖北孝感人流量最大的乾坤購物中心和中百倉儲為例。目前,兩家商超都用儀器替代人工測溫,在入口處安裝了高德紅外的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

隨著復工大潮的到來,這種設備被企業親切地稱為“復工神器”。包括華為、美的等在內的企業均有采購。

“‘無接觸式測溫’‘大規模人群實時體溫測量’‘自動抓取發熱人群’三大特點,成為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在防控新冠肺炎時,能築起第一道防線的最主要原因。”高健飛介紹道。

2月2日,在工信部新聞發佈會上,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王偉提到,目前為止,收到各地各方面對紅外體溫檢測儀的需求約2萬臺,手持式30餘萬臺。

工信部預計,整個全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儀需求約6萬臺,手持式儀器約55萬臺。

黃立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高德紅外按照2萬套的生產計劃,以每天1000套的速度生產,在短時間內提供更多產品。

“复工神器”制造商:武汉高德红外的逆行故事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