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刺刀見紅,華為推出HMS欲與谷歌GMS試比高

昨日晚間在華為方面召開的終端產品與戰略線上發佈會中,除了帶來包括Mate X的升級版Mate Xs、MatePad Pro 5G平板電腦、MateBook X Pro筆記本電腦,以及兩款Wi-Fi 6+產品在內的新款硬件產品之外,最為引人矚目的則當屬其正式面向全球市場推出了華為HMS Core戰略,以及全新的HUAWEI AppGallery應用商店。

刺刀見紅,華為推出HMS欲與谷歌GMS試比高

終於來了,這可能是很多關注華為的朋友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想法。沒錯,相比於更加宏觀的鴻蒙,HMS(Huawei Mobile Services)無疑是現階段更具可行性的一步棋,而在此前猶抱琵琶半遮面許久之後,華為方面也選擇了放棄幻想,直面挑戰。


事實上,HMS並非突然出現,在此前華為被美國列入所謂的“實體清單”之後,儘管說Android依舊對華為敞開大門,但谷歌作為美國企業也必須遵守相關規定。而眾所周知的是,Android是由ASOP(Android 開放源代碼項目)與GMS兩部分組成,其中前者是完全免費,但後者卻屬於谷歌,因此GMS(GoogleMobile Service)就開始對華為無限期關上了大門。

刺刀見紅,華為推出HMS欲與谷歌GMS試比高

既然刀已經被谷歌架在了脖子上,情況儼然不會更糟,那麼HMS的推出也就成為了最好的回應。特別是在華為端出HMS Core 4.0前夕,谷歌還曾在Android官方社區公開表示,不建議華為手機用戶自行安裝谷歌移動服務(GMS),而其所給出的理由,則是從隱藏的AOP等不明渠道下載、未經過谷歌官方審查的應用程序存在著被篡改的風險,可能會對用戶的手機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與隱私風險。


而早在Android 8.0時代,谷歌方面就已經明確了禁止非認證Android設備運行谷歌APP的政策,使得如今華為的海外用戶通過取巧的方式使用GMS服務變得不那麼可靠,隨時都有可能會被谷歌徹底封殺。試想一下,如果谷歌的封鎖持續下去,那麼Mate 30系列在海外市場的遭遇必然就會成為華為其他手機產品的常態,而這無疑是華為所不能容忍的。

刺刀見紅,華為推出HMS欲與谷歌GMS試比高

至於說GMS以及與其同生態位的HMS到底為何重要,可能許多朋友還並太瞭解,因為國內的安卓生態與海外的Android之間有著微妙的差異。在國內市場,GMS服務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被拆解,其賬號體系、數據同步、實時推送等功能是由各手機廠商所承擔,而Search則有百度、Maps有百度+高德等、Youtube有愛優騰、Play store有各類第一方或第三方應用商店所取代。


我們在這裡不妨以歐盟與谷歌之間的關係為例,來說明GMS對於後者的重要性。在2018年夏季,歐盟對谷歌的反壟斷調查迎來階段性結論,其認為谷歌強迫手機廠商在Android系統中預裝Chrome和Google搜索等應用,構成了壟斷競爭,並給出了高達43.4億歐元的罰單。作為反制,谷歌方面當時則決定對歐洲銷售搭載了GMS服務的手機產品,收取高達40美元/臺的OEM授權費用。這樣一來就相當於谷歌將歐盟的罰款轉嫁給了手機廠商,而這筆錢最終則還是會由消費者來承擔。

刺刀見紅,華為推出HMS欲與谷歌GMS試比高

因此GMS其實就是以Play store、Search、Maps,以及YouTube等應用在內的一系列谷歌服務的總集,由於這些應用之間互聯互通,形成了一個系統框架,並允許第三方應用來調用其中的API,以為Android系統提供更加豐富的服務。而憑藉著巨大用戶量與強制預裝,谷歌則能夠通過這些服務上所附帶的例如廣告功能,從免費的Android系統中獲得鉅額營收。


而HMS也是如此,其包含了一整套開放的HMS Apps、HMS Core、HMS Capabilities、HMS Connect,以及相應的開發和測試的IDE工具,提供包括華為雲空間、華為智能助手、華為應用市場、華為錢包、華為天際通、華為視頻,以及華為音樂等眾多應用。

刺刀見紅,華為推出HMS欲與谷歌GMS試比高

初次踏上舞臺的HMS要怎樣才能成功,華為已經給出了其中的一個答案——砸錢。為了支持HMS的發展,華為推出了高達10億美金的耀星計劃,據悉其將在全球舉辦超過100場活動支持開發人員,並歡迎全球開發者加入華為HMS生態。補貼或者砸錢的方式幾乎是所有不差錢的挑戰者共同的招式,並在短期來看效果可能確實明顯,但從長期來看,HMS還是要拿出一些能夠留住開發者與用戶的獨門絕技。


在開發者這端,華為則拿出了融合華為芯-端-雲能力的新特性。根據華為方面的說法,“HMS Core可以充分為全球各地不同的移動應用開發者提供全方位服務,其安全可信、全球分發、一步接入,以及精準觸達全球用戶的特性,可以有效降低開發門檻與成本,讓開發者專注於本身的應用創新。”

刺刀見紅,華為推出HMS欲與谷歌GMS試比高

這樣的舉動對於開發者來說顯然有著不小的誘惑力,但對於開發者來說,增加HMS這端業務所需的成本能否收回無疑才是最大的問題。因此這也轉回了用戶端,如果沒有足夠的用戶量作為為支撐,Windows Phone折戟沉沙的故事顯然並不遙遠。但好在華為的優勢就是硬件產品足夠給力,即便是在去年遭遇打壓的情況下,其2019年也實現2.4億的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16%,並排名全球第二,並且目前AppGallery應用商店已覆蓋170餘個國家,月活躍用戶超過4億,已經有5.5萬個APP上架,已經成為僅次於Google Play和蘋果APP Store的全球第三大應用商店。


然而儘管有著基數龐大的用戶規模作為支撐,但目前HMS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其實不是谷歌從Android層面上的打壓,也不是應用生態是否豐富,而是其能否拿出對標Play store、Search、Maps、YouTube等等這些鼎鼎大名,並且市場佔有率超高的標誌性應用。如果能夠完成對於這些應用的完美替代,顯然HMS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刺刀見紅,華為推出HMS欲與谷歌GMS試比高

事實上,華為如今所走的正是蘋果曾經走過的路,目的無疑則是通過軟硬件結合最終將整個生態一手掌控。而對於HMS來說,即便不能大獲成功,只要可以重新讓華為旗下的手機產品出貨量增長幅度恢復到被列入實體清單前的水平,其實就已經具有了非常積極的意義。這對於華為重塑Android生態的格局也或將會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也代表著硬件廠商除了參與Android系統設計之外,在話語權上也能再進一步提升。


但GMS作為谷歌從Android生態中攫取利潤的核心,華為的HMS想要成功顯然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畢竟這一對決同時也是軟件與硬件究竟誰才更能影響消費者的一次判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