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自學練習毛筆書法時,老是有硬筆的影子,如何克服?

霏凡73


與其說是以硬筆寫法去寫毛筆字,不如說是以流行書風去寫毛筆字。硬筆書法沒有特色標籤,有的硬筆字可以是古香古色,所以不要把流行書法的“賬”算在硬筆書法的頭上。



說白了,不是硬筆書法基礎影響了您的古色古韻,實質上是受流行書風的影響,根本原因是系統紮實的臨帖還不夠,更多的是個人書寫習慣或者說是習氣。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放下“執念”,認真去臨帖。


很多具備一定書法基礎的朋友去開始臨帖時,反而不如“零基礎”的人臨得快臨得好,原因就是有固癖習慣,不容易臨進去。臨帖時,老習慣老經驗,總是不自覺地形成干擾。習慣是一個方面,更主要的還是對所臨的帖子思考研究不夠,還沒有章法沒有譜。遇到這種情況,不如先停下筆來,花點工夫把帖子先研究一下。

題主的字寫得不錯,點畫與結字是有基礎的,要改變當下的書寫風格,當務之急就是沉下心來,認真去臨摩一段時間。



抱庸淺談。


抱庸詩書


自學練習毛筆書法時,老是有硬筆書法的影子,怎樣克服?

你所說的這個情況,一般多是出現在硬筆書法比較好的人身上。我想你平時也是喜歡寫硬筆書法的人。


我先給你分析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中的筆法差異。硬筆書法中的筆畫粗細變化靠下壓的輕重來控制,發力點是手指。毛筆書法的輕重則是提、頓、蹲、駐等不同的力度,加上疾澀交替的速度變化來表現。發力點是整隻手的協調配合。

由於硬筆筆尖是硬的,不能挫、折、衄等筆法,而毛筆的筆毫柔韌的持殊性,能生成千變萬化的運筆效果。硬筆筆尖是無法和毛筆在變化上相比的。

經常寫硬筆書法的人,受硬筆書法運筆方法的影響比較大,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在寫毛筆書法的時候,運筆一定是筆桿前後左右的擺動。這是因為硬筆書法的人以指運筆的習慣而造成的。手指運筆的距離有限,無法達到毛筆書法的運行距離,達不到怎麼辦?只能靠筆桿的擺動來增加運行的長度。而且,不知道提筆。運筆是採用下壓的硬筆書法運筆方式。這恰恰與毛筆書法的運筆方法相反,問題就出在了運筆的這個環節,提不起筆來。

手指運筆的距離依靠筆桿擺動來延長,筆桿一偏側,筆毫便會偃倒,筆畫就會不規則的出現許多毛糙,而且筆畫粗大,有的人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只把毛筆筆尖的一小部分發開,如同硬筆一樣,在控筆上就不會因柔軟的筆尖而讓手有了支撐。然而,卻失去了毛筆書法的豐富變化。

毛筆書法的變化主要來自於提頓挫折。因為你習慣性的硬筆書法的運筆,自然流露出硬筆書法的影子。改變你的手指運筆習慣,把毛筆充分的完全發開,安下心來以毛筆字帖作為學習書法的臨帖範本。不可按自己認為不錯的硬筆書法去寫。它們之間有不可融合的衝突。


子衿書法


今日頭條上關於學習書法沒有進步而感到困惑的提問非常多。

我乾脆寫個非常簡明的東西,告訴大家我的心得:

1、學書法沒有捷徑,沒有速成。

2、學書法並不複雜。

3、學書法就是從臨摹古人碑帖開始的。

4、學書法一定要有老師指導,不可以自學,自學等於浪費時間。

5、當在老師的指導下選中某帖時,先把所有的基本筆畫進行認真練習。因為基本筆畫是構成漢字的基本元素。中國漢字九萬多個,很多,但基本筆畫就那幾個。

6、當基本筆畫掌握以後,開始臨帖,此時最要注意的就是結構。中國漢字九萬多個,很多,但基本結構就那幾種。所以,在臨帖時要分類。

7、臨帖最基本的就是一個字,“像”,越像越好。筆畫形態像原帖,結構上像原帖。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像,就要在老師指導下找原因。


老跨鬥


兩點。

一是從帖的地位上,予以矯正。硬筆書帖與毛筆字帖有著本質區別,一方面格調大不同,另一方面毛筆為母硬筆為子。這個關係要擺正。建議硬筆從毛筆中汲取營養,千萬把先來後到的關係搞搞清楚。

二是從力的使用上,予以矯正。毛筆與硬筆握筆姿勢不同,書寫時用力部位自然不同。毛筆經常是指力、腕力、臂力(甚至全身注力),三者配合發力,你中有我,不分彼此,缺一不可;硬筆指力為主,好一點的,腕力為輔。故兩者勁道筋道及表現力沒法相提並論……

原諒我說這麼直白!


快樂de田野


如題,用毛邊紙(36x42cm)練習《膽巴碑》三個月了,練了29張,今天試著寫小楷,感覺很糟糕,偏鋒很多,還很多硬筆的影子



霏凡73


硬筆和毛筆用力的地方不一樣,硬筆用力在筆頭而毛筆在筆管,硬筆粗細都是一樣的寫出來,毛筆可以控制寫出的粗細更有美感。書法帖子看出來每個字 結構 筆畫多少 都有不同的規則。書寫硬筆時間長導致的影子,練習的時候模仿字帖,減少硬筆的影響多看多交流。多寫,從正楷開始。


15064149148


硬筆之法的習慣尚沒有完全的讓毛筆之法所替代。比對是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