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真正的“精緻”來自於生活,不在“朋友圈”

來關注“聰語”吧!

真正的“精緻”來自於生活,不在“朋友圈”

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的生活被“朋友圈”重重包圍。不知何時,刷“朋友圈”成為了我們的愛好,一個難以戒掉的“愛好”。

01

打開手機,打開微信,打開朋友圈。看她的美照,看他的努力,看他的美食,看他的自律,看他的悲傷,看他的喜悅。

不知道什麼時候,“朋友圈”成了我拿起手機最終的目的。看著她們曬照,我會點贊,好評,然後我也去選個好的角度,來上一張自拍,發上去,等著“一個、兩個、三個”贊。

雖然也經常想:再也不看“朋友圈”了,可每次拿起手機,還是不由自主的打開那個“五顏六色的圈圈”。

我們是“被包圍者”,同時也是“包圍者”。

別人的“朋友圈”是真是假我不能多做評論,但我的“朋友圈”是夠假的。

明明對桌子上的一大堆“資料”已經厭煩到極致,看著窗外漆黑的夜,我會關閉大燈,擰開小檯燈,找一個很好的角度,來上一張,並配文“我愛努力工作”,同時心裡期待著,明天是不是會有很多贊呢?

真正的“精緻”來自於生活,不在“朋友圈”

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一個有關“社交網絡”的的諷刺短片——《虛假的你》,看完之後,我大吃一驚,這不就是我們的“朋友圈”嗎。

那個曬美照的女孩,並沒有做什麼努力,只是坐在床上看別人為她的“努力”點贊;

那個環保出行的小哥,雖然看著非常酷,不過他的代步工具卻是一輛小車;

那個秀恩愛的姑娘,才和男朋友吵了一架;

那個拿著飲料的男孩,只喝一口就將它扔到了垃圾桶裡。

看,這不就是我們的“朋友圈”嗎?這不就是我們嗎?這不就是我們的精緻生活嗎?

這“精緻生活”,在別人眼裡有多麼的真,在我們這兒就有多麼假。

當然,我也不否認“朋友圈”裡有真正的“精緻”。

可能是我有點與現代社會脫節,在我心裡,“精緻”這種東西,不應該住在“朋友圈”。

真正的“精緻”來自於生活,不在“朋友圈”

發在“朋友圈”裡的東西,是我們想讓別人知道的,是想與別人分享的,或者說,是想要炫耀的。而真正的“精緻”則只屬於自己。

就像那句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精緻”就該如此。出現在“朋友圈”的“精緻”,就像用“在家門口放上豬肉”這種方式,宣告我家很“富”一樣,很無聊。

心理學上有一種理論——越是炫耀,越是缺乏。說的可能就是“朋友圈精緻人群”,因為想要“精緻”卻不得,就在“朋友圈”上宣告自己生活的“精緻”,結果越炫耀越焦慮,直至對“朋友圈”上癮。

對“朋友圈”而言,它的功能很多。

有人覺得它是分享喜悅的地方,當自己有什麼“喜悅”的時候,才會發一次;

有人覺得它是應付領導的地方,要把自己的努力“po”給領導看;

有人覺得它是展現自己生活的地方,把自己懶惰無節制的生活,裝扮成一個“精緻空間”,看到下面的贊和評論,就很滿足了。

真正的“精緻”來自於生活,不在“朋友圈”

其實說到底,“朋友圈”只是一個向外人展示自己的平臺,想讓它證明自己很“精緻”,是不可能的。畢竟假的不可能成為真的,“朋友圈”能欺騙別人的眼睛,生活卻會“赤裸裸”的將現實展現在你的面前。

02

精緻是什麼?

“精緻”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唐·司空圖《疑經後述》中——今鍾陵秀士陳用拙,出其宗人嶽所作《春秋折衷論》數十篇,贍博精緻,足以下視兩漢迂儒矣。

“精緻”的最早釋義為精巧細緻。現在多被引申到人身上,作有情致、情趣、美好講,多指“生活形態”。

“精緻”其實不僅僅存在於“朋友圈”,很多人的生活中,也是非常“精緻”的。

每天下午一杯“星巴克”,今天焦糖瑪奇朵,明天抹茶星冰樂,明明身無分文,面對三四十一杯的咖啡,卻總毫不介意。

看到微博上有一個小片段,分享給大家:

月工資3500的“月光族”小英,下班回到家,小心翼翼的將自己的外賣——雞蛋麵,倒到了精緻的北歐風白色餐盤裡,搭配著冰箱裡剩下的半顆“西紅柿”,打開分12期買的“iPhoneXS”,拍照的時候,選好角度,“不經意間”漏出自己的“戴森捲髮棒”。“朋友圈”配文:房子是租來的,生活不是。

這樣的“精緻生活”,是不是已經違反了“精緻”的含義了?這樣的“精緻”又如何讓人感覺到享受,情趣、情志又在哪裡?

真正的“精緻”來自於生活,不在“朋友圈”

在某論壇看到過這樣一個爆火的帖子,主題只有一句話:30歲之前,有一個算一個,有多少人能拿出來5萬的存款,現鈔。

進入之後我看到了屬於年輕人的真實。

有人說自己借唄額度有5萬;

有人說欠款倒是有5萬;

也有人說曾經有過。

閉上眼睛想一下:5萬算錢嗎?

在抖音上看到一個視頻,裡面一個年輕人說:不知道什麼時候得了一個病,總覺得十萬二十萬不是錢,可兜裡卻比臉還乾淨。

再回想一下:5萬是錢嗎?

其實很多人都走入了一個誤區,認為“精緻”就是要“高大上”,就是要用錢買,沒錢就要“裝”。

走入這樣的誤區,很大程度上,是各個商家的“責任”。他們花錢找“名人”宣揚這種生活,說這種生活才是“精緻的生活”。然後就有很多被“忽悠”的人,用高消費支撐這種“精緻”。

真正的“精緻”來自於生活,不在“朋友圈”

精緻有一個基礎,本身就是一個“精緻的人”。如果人的內心不是“精緻”的,那生活如何“精緻”,也改變不了人的本質。充其量,就是一顆好看的“韭菜”而已。

03

我們如何才能得到精緻

“精緻”就像一場人生的修行,修心夠了,自然就精緻了,無論生活如何,你的一舉一動,都會讓人感覺到一個詞——精緻。就像某些“王室貴族”,就算身著布衣,依然難掩他們的氣質,因為這種氣質是發自內心的,它不會因為外物的改變而改變。

有一句話:修行先修心,渡人先渡己。

這句話,讓我們知道,“精緻”需要修心。

無論是生活、還是世界,無論它們多麼的紛雜,多麼的一地雞毛,其基礎,是我們自己。當我們能保持住心態,把握住內心時,外界便很難讓我們動容。當心靈率先跨出那一步之後,身體就會跟著往前走。

想要“精緻”,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告別那浮於表面,流於外表的假“精緻”。

真正的“精緻”來自於生活,不在“朋友圈”

然後培養自己強大的內心,快樂的生活,哪怕面對“一地雞毛”,也順從於自己的內心,將生活過成快樂的樣子。

金錢只能支撐你外表的“精緻”,只有內心的“精緻”才會永恆。

其實大多數人的“精緻”,只是想活的體面而已,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現狀。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負資產”,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真正能力,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實際上很“苦”。

還有一些人,只是想借用“精緻”的生活,融入到現在的環境中去。

在微博上有位姑娘哭訴,說自己這麼“假精緻”,自己也知道不好,可是沒辦法。上個月才見到一位“很自我”的姑娘,被嘲笑、排擠、孤立,最終辭職。

真正的“精緻”來自於生活,不在“朋友圈”

人是社會動物,會有欺負、群嘲、抱團等現象,也會有圈子等“現實環境”的存在。

不過要知道,如果一直跟著別人的節奏走,無論是誰,都很快就會失去自我,變成別人的附庸。其實生活也是有“慣性”的,當作為別人附庸存在,成為習慣之後,就更難擁有自己的內心。

所以我們要先拋棄那些身外的“假精緻”,勇敢的面對這些東西,當這些東西再也不能讓你動容的時候,就是你掌握真正的“精緻”的時候。

外表的精緻,只是內心精緻的在外表現,沒有內心的精緻,外在的精緻再多,也只是脆弱的紙片而已,一點都“不能打”。

最後,希望每個人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朝著自己的方向一直前進,就算遇到一些“雞毛”也能安之若素,淡然處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