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撬開數據“口”煙臺市疾控中心疫情分析專家組當好前沿哨兵

膠東在線2月26日訊(記者 王向榮 通訊員 馮雪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每天的疫情信息的變化都會引起各方關注。初期的增長,後期的連降,每個疫情數字的變動,每個病例行動軌跡的公佈等每一條信息都牽動著煙臺市民的心。在深入發掘每一起確診病例背後潛藏著的數據信息,撬開“數據的口”,對數據進行分析研判,進而提出防控策略建議具有更重要的意義,而這些工作就是煙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疫情分析專家組每天要做的事。

疫情分析專家組,集中了我市在傳染病防控方面的精英,他們多數經歷過非典、H7N9禽流感等重大疫情防控,理論水平高、經歷閱歷深、分析判斷能力強,是這一次疫情防控的重要基石。“因為深知事關重大,所以一刻不敢懈怠。”公共衛生應急處置科科長、副主任醫師冷啟豔說。自從武漢首次通報了“不明原因肺炎”後,疫情分析專家組就做好了相應值守,每天24小時不間斷監測我市疫情報告情況,一旦接到報告,無論是在深夜還是在凌晨,都會第一時間完成相關工作,確保相關信息報送的及時準確。新冠肺炎被納入法定乙類傳染病(甲類管理)後,疫情分析專家組成員更是全天候收集、彙總、分析、上報全市疫情信息,為疫情研判、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科學依據。

“面對‘侵掠如火’的病毒,如果數據採集與管理維護跟不上,勢必造成被動。”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閻西革說,“要用大數據思維來助力專業,指導防控。疫情分析專家組的每個成員都要時刻關注大疫情監測網絡,數據做到實時更新,確診病例信息每日更新報告,“要讓公開透明的權威聲音,走在謠言前面。”

作為疫情防控的哨兵,發現疫情,發出預警,為後續有效防控爭取先機,只是第一步。及時開展科學研判,為精準施策提供科學依據,才是考驗疫情分析專家組的核心能力。納入分析研判的因素很多,對這一新發傳染病的每一個新認識,每一條防控措施的出臺落地,返鄉復工等每個社會活動節點,都會影響疫情走勢。因此,疫情分析專家組隨時都在關注著疾病研究最新動態,收集整理各方信息,要確保眼界寬,思路廣,頭腦清,考驗著疫情分析專家組的腦力和體力。

深夜,隨著相關數據和信息陸續彙集,疫情分析專家組的工作才剛剛開始。“每天有多少確診病例、疑似病例,與這些人有關的密切接觸者又有多少?”“確認患者、疑似病例如何隔離,下一步防控工作如何開展?”……面對這些問題,疫情分析專家組每天都要通過對全國的疫情動向,結合煙臺本地的情況,加強對現有數據分析、梳理,制定應急防控預案,並隨著疫情防控的深入,隨時添加更改預案,以適應疫情的發展變化,為市政府的決策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

市疾控中心黨委委員、主任醫師王桂強每天將疫情分析、研判報告都會準時報送市指揮部,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他說:“要對每一起聚集疫情,每一個調查報告進行深入研究,信息來源要可靠、數據分析要嚴謹、評價指標要科學、展示方式要直觀,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益求精。”疫情分析專家組的每個成員都認真的從枯燥的數據中,從海量的信息中,找尋規律,發現異常,確定危險因素,找出薄弱環節、防控盲區,每一條防控建議的提出都要有據可依。

面對突發的疫情,疫情分析專家組的每一位成員都在透支著精力與體力,盡心竭力,只為護佑煙臺人民的福祉安康!一個月來,他們每天都要向市指揮部提供疫情報告,向決策者提供重要的疫情分析、走向及建議措施,為我市科學防控、精準防控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守初心,擔使命,抗疫情,疾控人義不容辭!自煙臺疾控中心打響抗擊新冠肺炎病毒阻擊戰以來,煙臺疾控人毅然放棄假期,在保護人民群眾健康面前,他們選擇了義無反顧,堅守長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