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五代”大將王彥章,持有雙槍共200斤,如此猛將為何飲恨而終?


“五代”大將王彥章,持有雙槍共200斤,如此猛將為何飲恨而終?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俚語

寄與,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羨長江之無窮。人生短短數十年,比起這偌大的天地和漫長的光陰,人顯得是那樣的渺小。從古至今,多少人籍籍無名、捲入歷史的長河而被人遺忘。與此相對的,能夠青史留名的,必定是有過人之處。王彥章就是被青史留名的一個,據說他的雙槍皆重二百斤,那麼王彥章究竟是何許人物,他究竟有多猛呢?

生於草莽,起於微末

天下局勢紛紛擾擾,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古代中國,每一次國家政權的分離都會造成社會的大動盪,比如春秋戰國,比如南朝北朝。五代十國也是這樣一個大動盪的時代,王彥章就出生於這個動盪的社會。

王彥章出生於平民之家,他的父親和祖父在生前皆沒有一官半職。在亂世,如王彥章這般出身貧寒的青壯年,唯一的出路便是參軍。當然,王彥章也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五代”大將王彥章,持有雙槍共200斤,如此猛將為何飲恨而終?

在進入軍營之後,按照當時的慣例,為了更好地管理軍隊,需要選出隊長。在這時,王彥章毛遂自薦。王彥章剛剛進入軍營,其他的士兵和官兵都不瞭解他,他自薦隊長,其他人都不服氣。於是,為了讓其他士兵心服口服,他便赤腳走在蒺藜上面。

蒺藜是一種帶刺的植物,腳掌下都是穴位,一般人根本無法正常在蒺藜下行走。但是王彥章在蒺藜上來來回回地走上了好幾遍,都沒有事情,於是軍人們都佩服他,隊長一職也由王彥章擔任了。

王彥章加入的是後梁的軍隊,當時後梁的皇帝朱溫聽說了這件事情以後,覺得王彥章是一個奇人,便暗中留意他。在這個過程中,朱溫發現王彥章是一個猛將,於是便開始重用他。這位起於微末的平民勇士,一步步地高升,從刺史到節度使,再到"開國侯"。

“五代”大將王彥章,持有雙槍共200斤,如此猛將為何飲恨而終?

力大無比,屢立戰功

在戰爭中,力氣大的人都是非常勇猛的,比如當年楚漢爭霸的項羽力能扛鼎。和項羽一樣,王彥章也力大無比。王彥章的武器是長槍,據說,王彥章的一把長槍重百餘斤。百餘斤的鐵槍,一般人連拿起來都非常困難,別說要提著槍行軍打仗了。但是王彥章使用長槍沒有一點負擔,可見他的力氣有多大。更令人驚訝的是,王彥章還總是攜帶著一把備用的長槍,這把備用的長槍也重達百餘斤。

曾有人評價說王彥章"膽如芥子,不足為懼。"實際上,王彥章渾身是膽、勇猛無比。李克用是後唐的皇帝,後唐和後梁是互相對立的兩個政權,這兩個王朝常常短兵相交。因為王彥章的存在,李克用無法戰勝後梁,甚至一度被後梁壓制。可以說,在王彥章等人的輔佐下,朱溫一度有問鼎天下、統一全國的氣勢。

“五代”大將王彥章,持有雙槍共200斤,如此猛將為何飲恨而終?

老驥伏櫪,衝鋒陷陣

朱溫是一個梟雄,也是一個昏君。在晚年,朱溫做出強姦兒媳的荒誕事,最後被兒子朱友珪殺死。後來朱友珪又被朱友貞殺死。雖然皇帝在不斷地更替,但是王彥章並沒有做過不臣之事,並且能力出眾,因此在梁末帝在位初期,王彥章被封為了"開國侯",仍然是比較受重視的。

雖然後梁的開國皇帝朱溫能力出眾,但是他的兒子並沒有繼承到朱溫的能力。在梁末帝即位後,他寵信趙巖、張漢傑等奸臣,並且在他們的挑唆下慢慢地疏遠了王彥章等一干舊臣。親小人、遠賢臣,是不少王朝覆滅的原因,後梁也不例外。

梁末帝決定將魏州分為兩個鎮,有擔心魏州人會因為不聽從而反抗朝廷,於是決定讓王彥章去金波亭駐紮,以便時刻觀察當地的情況。按理來說,朝廷做出如此決定,應該是非常重視這件事情的,但是與之相對的,是朝廷只給了王彥章500個精兵。

雖說士兵貴精不貴多,但是僅僅500個士兵,恐怕魏州人一人一腳,都能將他們踩死。實際情況也確實是這樣的——在王彥章進駐金波亭不久後,魏州人便打到王彥章駐紮的地方,逼得王彥章棄家逃出魏州。魏州也因此失守。

“五代”大將王彥章,持有雙槍共200斤,如此猛將為何飲恨而終?

梁末帝昏庸、沒有才幹,加之趙巖和張漢傑兩個奸臣的挑唆,後梁的土地慢慢被後唐李存勖的軍隊蠶食,慢慢的,李存勖攻破了鄆州,後梁危在旦夕。於是此時已經年邁的王彥章被封為北面招討使,掛帥出征。

廉頗雖老,猶能戰矣。王彥章雖然已經年邁,但是勇猛不減當年。

在接到出兵的旨意後,他當天就帥兵出征,不久,就到了鄆州。王彥章先是讓人斬斷了後唐軍隊搭建的橋索,隨後攻打南城,很快,南城就收復了。於是王彥章又帥兵攻打北城,很開,後唐的軍隊就從北城退到了楊劉。

王彥章又命人從水路出發,進攻楊劉。王彥章的攻擊,可謂是迅速而有力。為了保住楊劉,李存勖只好親自帥兵來救。李存勖的謀略和勇氣不輸王彥章,於是他們就在楊劉僵持不下。兵家之事,勝敗無常。王彥章在一次戰鬥中失利,本來這也沒有的大礙,但是在奸臣的讒言下,王彥章被召回朝廷。

王彥章被召回朝廷後,後唐的軍隊勢如破竹,很快,鄆州被破,兗州也危在旦夕。為了挽救後梁,王彥章帶領著僅有的5000士兵和後唐對抗。可惜寡不敵眾,梁軍大敗,王彥章也被活捉。

“五代”大將王彥章,持有雙槍共200斤,如此猛將為何飲恨而終?

留取丹心照汗青

王彥章被李存勖活捉後,李存勖愛重他的能力,想要勸說王彥章投降、為後唐效力。但是王彥章誓死不從。因為他認為他之所以能從一個平民百姓到後面封官封侯,都是因為梁帝朱溫的賞識,因此不管後梁的命運如何,他都會誓死守護以報朱溫的知遇之恩。

王彥章的能力是世人皆知的。當初後唐的軍隊佔領魏州、抓住王彥章的家人後,就利用他家人逼迫王彥章投降,然而王彥章寧願捨棄家人,也要守護後梁。

在家和國之間,王彥章選擇了國。被李存勖抓住後,在個人生命和國家之間,他再一次選擇了國家。

後來,李存勖實在憐惜王彥章,便命人用轎子抬著王彥章往駐紮的地方去,王彥章抵死不從,最後被殺死。那一年,王彥章六十一歲。

“五代”大將王彥章,持有雙槍共200斤,如此猛將為何飲恨而終?

王彥章的死,讓人不禁想到了一句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後來,建立了後晉的石敬瑭追封王彥章為太師。宋朝的歐陽修、《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等人都對其讚不絕口。

王彥章,後梁的名將,他力大無比、勇猛剛強,所用的雙槍重達兩百斤。他的厲害能讓後唐的開國皇帝李存勖不得不避免與其正面交戰。他用生命詮釋了"豹死留皮,人死留名"這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