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快遞小哥“口罩難”,誰該給用戶戴上“安全口罩”?

快遞復工,在快遞運輸、快遞員派送接觸方面,很多網友頗有疑慮。近日,快遞100針對快遞員復工及防疫問題,對快遞員群體進行了問卷調研。調研數據顯示,85%的復工快遞員表示其所在快遞網點防疫非常嚴格,具體表現為:快遞員返崗前隔離14天、每天2-5次體溫測量、交通工具和工作場地也多次消毒;快遞從打包、裝車到派送,都有嚴格的操作規範指南等。(2月25日 北京青年報)

快遞小哥“口罩難”,誰該給用戶戴上“安全口罩”?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所有人的生活軌跡,“居家”成為了所有人春節假期的常態,更是一種默默的為國家“做貢獻”的表現。與此同時,生活物資成為了所有的難題,也就有很多人把希望寄託於快遞小哥。也正如人們所期盼的,各地復產復工在陸續展開,為滿足大眾的需求,快遞行業也在陸續的開始恢復。在防控疫情艱難的時刻,快遞小哥的出現讓本“彈盡糧絕”的生活重燃起來,更顯示了快遞行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但是,在這個全社會都較為緊缺的口罩物資面前,快遞員群體無疑也是“困難戶”。受研快遞員中,僅31.3%表示能用上公司或網點準備的口罩,71.3%的快遞員手上的口罩不足3個,部分快遞員會出現1個口罩反覆使用、自制口罩的情況。他們給人們的生活便來了方便,也存在這一定的風險,一方面是對於快遞員本身來說,按照規定返工,但如果公司不提供口罩等防護物資,他們也是無能無力,試想誰不想保障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呢?另一方面,對於客戶方面,快遞員在防護方面的欠缺,可能就會把居民居家的第一道防線打破,出現意料之外的防控死角。筆者認為,有的快遞小哥不戴口罩並非出於本意,而是出於“口罩難”,這也是當下亟需解決的問題,不僅保障快遞員更是保護好居民的“入口關”。

總而言之,不管是防疫意識有所淡薄還是真的是“口罩難”,都不能成為可以突破居民“入口關”這道防線的理由,想辦法解決才是企業對快遞員,也是對用戶負責人的態度。對於快遞企業,要做好疫情防控決不能因為復工而鬆懈,提高防範意識,儘量為快遞小哥創造基本的防控條件;對於相關部門,要加大對口罩等防控物資的生產,制定相應的配給制度,解決當下復工復產難題。對於快遞企業,要提高全民全國防疫意識,同時需多方共同協調配合,才能給居民帶上“安全口罩”。(長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