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南城嘉福樓老舊小區增設電梯近三年 住戶獲得“實惠”多多

南城嘉福樓老舊小區增設電梯近三年 住戶獲得“實惠”多多

早在三年前,經常來往南城元嶺路的“眼尖”市民就發現,老舊的嘉福樓小區主樓外圍,多了一個電梯通道。

“2017年1月,嘉福樓小區A棟安裝了小區首部電梯,2018年底,B棟也成功安裝。”該小區保安徐有春告訴記者,在周邊的老舊小區中,A棟住戶率先嚐到乘坐電梯的甜頭。

隨著《東莞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管理辦法》的實行,不少老舊小區的業主盼望早日安裝電梯,解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上下樓難”問題。

南城嘉福楼老旧小区增设电梯近三年 住户获得“实惠”多多

21年老房子迎來改變

嘉福樓小區位於南城街道元嶺路,共有兩幢建築,每幢各8層,位於東邊的是A棟,北邊的是B棟。保安員徐有春已“管理”它21年了,親眼見證它從1999年建成時的“高大上”,“淪落”為現今的“不起眼”。望著周邊一幢幢新立的高樓,風頭蓋過“老大哥”,有些無奈,“要是拆遷就好了”。

2015年,聽聞國內不少省市出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指導意見,浙江溫州甚至在2008年就已先行先試,飽受“爬樓”之苦20年的小區居民聞風而動,“決定給自己的家裝一部電梯”。

“有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很難得才會下樓一趟,十幾年的老街坊同住一個小區,一兩個月見不上面的都有。”徐有春說,小區居民以30到50歲的中青年人為主,不過卻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老人小孩上下樓梯太吃力了。

經過小區居民費姨等業主的呼籲,A棟加裝電梯逐漸提上日程。這兩幢建於20世紀末的老房子,終於有機會迎來命運的改變。

三層起每戶分攤5千到3萬元

電梯想要建成,並非易事。從統一意見、籌經費、做設計到找廠商,每個環節都可能產生分歧。但每一部成功加裝的電梯背後,往往都有幾個“能人”,A棟的費姨就是其中一位。

“加裝電梯,主要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戶主意見難統一。”費姨感嘆,老舊住宅加裝電梯,往往面臨低樓層戶主不贊成的困境,是件“煩心”的好事。

雖然不是戶主,但20多年來,小區戶主也不把徐有春當外人,加裝電梯的大事小事,他一個沒落下,至今仍清楚記得,2016年5月25日是首次召集A棟戶主開會的日子。

“要花多少錢、用處大嗎?一樓住戶也要分攤費用嗎?高層和低層如何分攤……”徐有春告訴記者,當時大家在院子裡開會,像“看戲”一樣,卻遠比戲裡的劇情“熱鬧”,你一言他一語,“一個多小時也沒結出個果來”。

“達成了共識,勁才能往一處使。”老徐說,為了儘快動工,戶主多次召集會議,前前後後開了10多次,最終協定“一層和二層住戶不出錢但也不能用電梯,三層到八層各自分攤5千元到3萬元不等”。但仍有兩戶不願分擔費用,“不出錢就不能乘坐電梯”。

統一戶主意見的同時,電梯設計等其他工程工作也在同步進行。籌集了42萬元,一號樓加裝電梯工程終於在當年年底正式動工。2017年1月,A棟電梯投入使用,大部分居民的“爬樓”歲月一去不返。看到A棟居民嚐到了“甜頭”,B棟加裝電梯工作順利推進,於2018年投入使用。

附近小區生“羨意”

A棟加裝電梯後,周邊小區不少市民前來參觀,還有業主前來“取經”,一定要坐上去體驗一番,儼然成為老舊住宅的“新明星”。

記者在採訪時看到,這兩部電梯都是透明的,跟觀光電梯一樣。老徐告訴記者,在電梯加裝過程中,充分考慮了低層住戶的採光問題,“住戶全程參與電梯加裝過程,每個細節都自己做主,一起商量著裝修自己的家。”

“有了電梯,家裡老人上下樓很方便,我也不用揹著孩子了。”看著孩子自己上電梯,肩上的擔子“主動”卸了下來,A棟四樓的鄭女士十分輕鬆。享受電梯便利的還有送煤氣的工人。“給這裡送煤氣罐,坐電梯‘嗖’的一下就上去了。”51歲的送氣工人陳連弟說,附近老舊住宅居多,這裡是少有的裝有電梯的小區,給這裡送煤氣最輕鬆。

不僅上下樓更方便,要是把房子租出去,租金也高了。老徐告訴記者,以92平方米的住宅為例,現在的租金每個月達到2000到2500之間,也比周邊沒加裝電梯的小區高。

嘉福樓加裝了電梯,周邊小區居民難免不會心動和羨慕。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不少符合加裝電梯的老舊小區業主均表示希望儘快安裝電梯,給舊小區換上“新妝顏”。不過,仍有一些住宅年代久遠,不符合加裝電梯的條件,心中不免“失落黯然”。

全媒體記者 劉召 潘少婷/文 程永強/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