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男尊女卑:尼姑的師傅,必須是和尚——《巴利語佛典》抽讀

古印度2500年前佛陀時代,在僧團裡,長老和尚/比丘負責教導尼姑/比丘尼,講完佛法之後,可以得到衣服、飲食、床具、藥物等等供奉。僧團中的「古惑仔」六群比丘,經常表示不服。他們貪圖供奉,有時候擅自去尼姑群裡講佛法,而肚子裡墨水又不多,就講幾句俗話、拉拉家常,矇混過關,遭到尼姑們質疑。有時候,六群比丘互相選舉,說對方達到了教導尼姑的標準,又擅自去教誡尼姑。對鬧騰的六群比丘,佛陀制定了對應的戒律,而且還界定了尼姑師傅的8條規定。

男尊女卑:尼姑的師傅,必須是和尚——《巴利語佛典》抽讀

類似六群比丘的古惑仔

雖然尼姑的師傅,必須是和尚,但也不是任何和尚,都能當尼姑的師傅。想教育尼姑,和尚要符合8條規定:1、受持戒律;2、受持律儀,穿著得體;3、長相要有威嚴、言行要沒汙點;4、就連小戒律也畏懼,不輕易破戒;5、經常溫習戒律;6、對佛法「多聞」,也就是聽得多;7、善於記憶佛法,腦海中段子多,也就是墨水足;8、宣揚佛法的時候,善始善終,文辭、意義都不缺,德行得到大家的認可,說話流暢、嗓音洪亮,得到大部分尼姑的認可,已經20年沒有犯過重大戒律。總之,滿足以上8條規定,才是尼姑們的好師傅。

又有那麼一次,六群比丘談論尼姑師傅時說:他們才不是由於對佛法恭敬,為尼姑們說法呢,其實,他們是為了衣食住藥那些供奉,才去為尼姑說法的。這事傳到佛陀的耳朵裡,佛陀喊來六群比丘,在僧團中,制定新戒條說:以後,大家不要懷疑師傅們對佛法的恭敬,因為沒有確鑿證據。然而,說師傅們為了「利養/衣食住藥」和尊敬,而教導尼姑,這是事實,也沒啥好大驚小怪的。哈哈,佛陀是多麼的接地氣。

男尊女卑:尼姑的師傅,必須是和尚——《巴利語佛典》抽讀

印度古城遺址

又有一次,在拘薩羅國、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期間。輪到「周利槃特」和尚教育尼姑。尼姑們普遍反映,周利槃特講得不好,老是一首「偈詩」(偈讀記)翻來覆去的講,索然無味,沒有其它內容。被尼姑們當場揶揄譏諷「課堂重複」,周利槃特決定用「神通法術」扳回面子。只見他飛翔到半空中,時而走步、時而站立、時而端坐、時而躺臥、時而放出煙霧、時而燃燒火焰,時而隱身消失。耍完神通、變完法術之後,周利槃特還講了其它別的佛法段子,以及偈詩。可見,周利槃特肚子裡還是有貨的,只是沒有跟尼姑多講而已。不過,由於周利槃特的法會太精彩了,尼姑們延遲到黃昏以後才回城。由於城門已經關閉,只能在和尚們的房舍裡,分開借宿一夜。結果被市民說閒話:尼姑竟然在和尚房舍過夜,太開放了。就這件事,佛陀制定了戒律:和尚為尼姑,要把握好時間段,不要捱到日落,不要耽誤回城。

男尊女卑:尼姑的師傅,必須是和尚——《巴利語佛典》抽讀

佛陀教導比丘尼場景

在佛陀僧團中,是嚴格執行「男尊女卑」的。和尚師傅為尼姑們講法之前,都會有個過場,詢問尼姑們是否做到了「八敬法」,然後才開始講課。

八敬法:1、就算是受戒滿100年的尼姑,碰到當天才剛開始受戒和尚,也要敬禮、起立迎接、合十,恭恭敬敬招待和尚。總而言之,尼姑必須尊敬和尚。這就是王八的屁股:龜腚,死規定。2、在沒有和尚的院子裡,尼姑不能單獨住宿,因為尼姑容易遭到俗人侵犯。3、每半個月,尼姑要跟隨和尚舉行「布薩」活動,也就是湊在一起「唱誦戒律」,免得遺忘,並且,尼姑還要聽從和尚,在戒律方面受教育。4、避暑避雨安居3個月過後,尼姑們要找和尚,為她們舉辦「自恣三事」活動,也就是自由檢舉是否破戒,包括見到、聽到、懷疑3種破戒的可能性。5、違犯了八敬法的尼姑,要在男女僧團中,懺悔半個月,即「摩那埵」(埵讀朵)。6、在20歲之前,轉正為比丘尼/尼姑之前,女信徒要在比丘/和尚的指導下,受持6種戒律,成為「式叉摩那」,也就是實習尼姑。7、無論任何理由,都不能罵和尚、誹謗和尚。古印度風俗就這樣,佛陀僧團只能隨順,不能對抗,否則會被視為「邪教」看待,倒不是因為「男尊女卑」在僧團有多大的必要。8、尼姑永遠不能主動跟和尚說話,然而,和尚卻可以主動跟尼姑說話。這是,因為女人天性愛勾搭吧?哈哈。其實,也是由於在古印度,風俗男尊女卑,女人如果主動搭話,更容易被世俗人看輕、責備。可以說,這是佛陀為了保護尼姑,免得遭到世俗欺負。就算出現問題,也是和尚主動搭訕,怪不到尼姑的頭上。

男尊女卑:尼姑的師傅,必須是和尚——《巴利語佛典》抽讀

尼姑/比丘尼

又有一次,佛陀的姨媽「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大愛道」生病了,很多長老和尚去探望大愛道,噓寒問暖說:瞿曇彌,痛苦還能忍受嗎?還過得去啵?大愛道回答說:痛得不得了,過不去,請尊師們為我嘮嘮佛法,減輕痛苦。由於佛陀之前禁止過和尚對尼姑講法,和尚們頓時都不做聲,害怕破了戒律。

而當時,佛陀早晨穿著褲子,手臂託著上衣和齋缽,到了姨媽大愛道的住處,探問大愛道痛苦是否還能忍受。大愛道埋怨說:長老和尚們,一個個都不肯為我宣講佛法,我的痛苦沒有得到緩解。佛陀頓時意識到,由於六群比丘冒充師傅教誡尼姑,當時一刀切,禁止和尚教誡尼姑,造成如今的不方便。於是乎,佛陀召集和尚尼姑們說:在有原因的情況下,比如尼姑生病的情況下,和尚可以隨時為尼姑宣講佛法,緩解痛苦。這當然不是佛陀徇私枉法,而是對於所有的尼姑,都一視同仁,只是生病這件事情,剛好發生在他姨媽身上而已。

男尊女卑:尼姑的師傅,必須是和尚——《巴利語佛典》抽讀

漢譯南傳大藏經

醉哪吒曰:以上,就是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抽讀《巴利語佛典》,其中關於「尼姑師傅」的故事片段,主要來自於「律藏」部分。巴利語是2500年前古印度列國時代的普通話,區別於典雅的梵文,巴利語是白話。比較原汁原味的佛典,就是這麼接地氣。故事不夠恢弘精巧,然而貴在真實、貴在細節。自從《巴利語佛典》被歐美學者發掘以來,英文譯文P.T.S.有了,日文版也有了,至於中文版嘛,全本目前只有臺灣省元亨寺的《漢譯南傳大藏經》。我推介給大家閱讀,既有電子版,也有紙質版,如果有興趣,施主自然能找到。如果沒興趣,送到面前也白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