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寶山蘋果"網上銷售出現壞果 鎮政府下文通報"失信果農"

1盒5斤裝的蘋果加包裝和運費,價值幾何?西海岸新區寶山鎮果農在疫情當下因蘋果滯銷,與當地一家生態農業公司聯合出售的市場定價為28.8元。可就是這不起眼的28.8元,卻因極少數果農將個別壞果裝進包裝盒出售被鎮政府獲知,政府就此專門下文對“不誠信果農”進行通報。官方這種“不護短”、公開“不誠信”行為、自揭家醜之舉,引發公眾熱議。

>>>難題

疫情期間蘋果滯銷

作為“國家地標”產品的西海岸新區的“寶山蘋果”,疫情發生以來同樣遇上“銷售難”。

“每天看著堆積如山的蘋果,有些已經開始腐爛,心裡不是滋味。”寶山鎮上柴村一果農說,“這些長時間堆放的蘋果如果賣不出,一年的辛勞可能將白費。”

在寶山鎮,類似這樣的果農還有很多。而往年這個時候,這裡的蘋果早已脫銷,可今年受疫情的影響,蘋果出現滯銷。

“無論如何,不能讓果農的蘋果因銷售渠道不暢受損。”寶山鎮政府一名工作人員告訴半島記者,正是基於此,鎮政府開始通過種種途徑,為農民牽線搭橋出售。其中的途徑之一,是由一家在當地頗有影響的生態農業公司為果農線上銷售。

這家生態農業公司負責人隋軍告訴記者,果農將自家蘋果分揀裝盒送來公司,公司通過網絡尋找買家,將農民裝好的蘋果通過快遞方式送達消費者手上。

“每個小盒子僅裝5斤蘋果。”隋軍說,5斤的盒裝蘋果加上包裝和快遞費共售價28.8元。

這種經政府牽線搭橋、由農業公司和果農聯手用小盒出售的新型線上銷售方式,一定程度上幫了農民大忙。農民的蘋果開始有了銷路。幾天來,出售的蘋果達1萬多斤。

>>>意外

售出的蘋果有“壞果”

這些小盒式的線上銷售,贏得消費者認可的同時,也引來個別非議。

“有些收到蘋果的消費者通過銷售平臺留言,說他們收到的蘋果有一些壞果。”隋軍說,“壞果中有的有硬傷,還有的出現了爛心。”

寶山鎮政府一名負責人稱,這些消費者絕大多數是奔著寶山蘋果“國家地標”的品質來的,疫情當下銷售渠道不暢,消費者選擇寶山蘋果,是在幫寶山果農渡難關。但讓鎮政府萬萬沒想到的是,有些果農竟然將一些“壞果”裝盒,出售給了消費者。

“一盒蘋果儘管只賣28.8元,但這28.8元不僅讓消費者在心目中對‘寶山’品牌打了折扣,”這名工作人員說,“還讓消費者對寶山果農的誠信產生質疑,心中結下疙瘩。”

當鎮政府獲知這一情況後,一方面要求農業公司儘快查實問題蘋果所歸的果農;另一方面要對消費者進行補償,決不能因一盒蘋果僅售28.8元,就不顧及消費者利益、喪失對寶山品牌和寶山果農的信任。

接到鎮政府的意見後,隋軍趕忙查找了蘋果的來源,隨後對收到問題蘋果的消費者不但重新補郵了蘋果,還給對方全額退款。

隋軍說,事後被追查的問題蘋果共有4盒,每盒5斤裝,4人購買。4盒蘋果總額為115.2元。

而“壞果”是怎樣裝進盒子的呢?

就此,隋軍查找源頭後發現有果農在裝蘋果的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壞果被封盒之後,農業公司難以發現好壞,於是就將包裝好的蘋果快遞到了消費者手中。

“作為中間環節的我們,已經批評教育了這些果農,同時向這些果農講解了失信的危害。”隋軍說,“這些果農已認識到了自己的做法確實不妥,表示日後不再發生類似事情。”

>>>鐵腕

鎮政府下文通報“失信果農”

在鎮政府要求和監督下,農業公司實施的補救措施不但讓消費者沒有任何經濟損失,還多得了蘋果。消費者消除“怨氣”的同時,對個別不誠信果農也予以諒解。

“這些補救措施在外人看來似乎已經圓滿解決了這件事。”鎮政府這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情況彙報到鎮黨委書記處時,鎮黨委書記還是透過現象看到了“4盒‘問題蘋果’背後的嚴重性”,並“親自書寫了一份義正辭嚴的通報”。

半島記者在這份寶山鎮黨委和寶山鎮政府下發的“關於不誠信果農情況的通報”上注意到:近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果農出現蘋果滯銷的難題,寶山鎮黨委政府積極應對,蘋果滯銷問題得到有力緩解。在此過程中,有少數不誠信果農,魚目混珠、濫竽充數,在網上銷售的蘋果中放置爛果,短斤少兩,欺騙顧客。其中有的9個蘋果中6個壞果,有的9個蘋果中5個壞果,有的9個蘋果中2個硬傷,有個蘋果出現爛心。這些行為嚴重損害了寶山蘋果這一國家級品牌的聲譽,給全鎮造成了惡劣影響。

通報還稱:廣大父老鄉親們,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何以為人!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誠信,生意不會興隆!希望大家以誠信為本,種良心果、賣良心果、做老實人!希望被通報的果農認真反思,知恥後勇,摒棄不誠信、不實在、昧良心的行為,老實做人、誠信經營!希望廣大果農引以為戒,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寶山蘋果”“寶山藍莓”這些來之不易的品牌,不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只為自己得到蠅頭小利而損害了全鎮老百姓的收益。

通報的末尾還稱,鎮黨委政府將建立果農誠信體系,將缺斤少兩、濫竽充數、弄虛作假的果農列入黑名單,並向社會公佈,讓誠信經營者受到尊重、有收益,讓失信人員遭唾棄、丟飯碗!

敢於亮劍,不怕樹不起品牌

這份800多字的通報,不但以書面形式下發到了各個社區和村,還以電子版的形式發佈到了網絡上。發佈到網絡的目的,是讓更多當地果農通過手機儘快獲取通報信息,深刻領會“失信”的危害。

“樹一個品牌不容易,毀一個品牌很簡單。”一名政府工作人員說,“品牌的創建,離不開誠信的果農。果農失信,會砸自己的飯碗;政府護短,同樣會砸地標品牌。”

“以往往外發蘋果,不太留意蘋果質量,撿到筐裡就是錢,現在揀裝蘋果,得睜大眼睛格外留心。”當地一名果農看到通報後說,“作為果農,不能因蠅頭小利讓品牌受傷,讓信譽受損。”

政府不護短,公開批評當地不誠信行為,出乎眾人預料亦引發熱評。

@高峰 (失信)最後受損失的是整個行業,整個鄉鎮的名譽也受損害。

@我就是我 不論什麼行業,都要先做人後做事!別人吃你一次虧不能再有下一次,不講誠信最後害的還是自己。

@果粒 鎮政府敢於正視問題,不護短,相信品牌聲音會越傳越遠,品牌力量會越來越大,品牌價值會越聚越厚。

@地球的另一端 官方敢於揭家醜,敢於劍指問題果農,消費者消費起來就會越放心;官方敢於向問題亮劍,就不怕樹不起品牌大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