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收入、经济双增长,百姓钱袋子逐渐鼓起来

小镜头记录大变化 | 收入、经济双增长,百姓钱袋子逐渐鼓起来

近年来,陕西在民生领域取得哪些成就呢?2月28日,华商报记者从陕西省统计局官网了解到,近年来,陕西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小镜头记录大变化 | 收入、经济双增长,百姓钱袋子逐渐鼓起来

2017年9月15日,在西安“双创周”活动上,这款能与人对话的机器人引起了市民的极大兴趣。华商摄友李云鹏摄

就业物价保持稳定。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显效,创业带动就业作用突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

小镜头记录大变化 | 收入、经济双增长,百姓钱袋子逐渐鼓起来

2018年1月1日,西安地铁首次开通手机扫码过闸功能,成为西北地区率先实现移动支付的城市。华商摄友申立摄

城乡居民收入迈上新台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关注民生问题,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惠农支农政策支持力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百姓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人民生活迈向新台阶。

小镜头记录大变化 | 收入、经济双增长,百姓钱袋子逐渐鼓起来

2020年1月8日西安和平门外,便民的共享单车。华商摄友冯长生摄

201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19元,比2014年增加8953元,年均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13元,增加3281元,年均增长9.0%。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4年的3.07:1缩小到2018年的2.97:1。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由2014年的17546元,增加到2018年的21966元;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由2014年的7252元,增加到2018年的10071元。

小镜头记录大变化 | 收入、经济双增长,百姓钱袋子逐渐鼓起来

2018年4月14日,中国.环秦岭山地自行车挑战联赛(汉阴站)于在汉阴境内举行。华商摄友高铜耀摄

民生投入力度加大。在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民生领域的公共财政投入规模不减。2018年,全省财政民生支出4270.39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出的80.5%。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脱贫攻坚、环保等重点支出均得到了较好保障。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

小镜头记录大变化 | 收入、经济双增长,百姓钱袋子逐渐鼓起来

2020年1月16日,陕西宝鸡凤县的集市上,卖买大公鸡的双方正在用手机扫码付款。华商摄友贾吉平摄

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不断加大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领域投入,着力增强人民科学文化和健康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普惠性学前教育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入学率不断提高。综合医改迈出坚实步伐,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分级诊疗覆盖90%的县级医院和70%的乡镇卫生院,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面实现。

小镜头记录大变化 | 收入、经济双增长,百姓钱袋子逐渐鼓起来

2018年5月3日,宝鸡扶风七星小镇,这名中年男子用手机给自己和母亲自拍纪念照,幸福感溢于言表。如今智能手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指数。华商摄友吕明霞摄

绿色发展扎实推进。大力发展低能耗、高价值的工业行业,加快重点节能技改工程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为改善环境质量、提升承载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小镜头记录大变化 | 收入、经济双增长,百姓钱袋子逐渐鼓起来

2019年春节,西安市长安魏寨。人民的生活变好了,玩社火出行的人们,轿车代替了曾经的马车牛车。华商摄友王辛平摄

对标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陕西居民收入不高,城乡收入差距偏大;教育投入仍然不足,社会保障水平仍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是短板。

下一步,陕西要以居民增收为抓手,努力提高民生保障能力和水平。

小镜头记录大变化 | 收入、经济双增长,百姓钱袋子逐渐鼓起来

2019年11月12日傍晚,兴庆宫公园周围,如今生活在西安的市民,越来越感觉到环境变化之快之美,适合人居。华商摄友韩飞摄

一是以脱贫攻坚为契机,大力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特别是努力扭转“工资水平低,留不住高层次人才”的被动局面,形成人才聚集,经济发展,居民增收的良好的循环。

小镜头记录大变化 | 收入、经济双增长,百姓钱袋子逐渐鼓起来

2020年1月5日,榆林普降瑞雪,两家人兴奋地堆了可爱的雪人,在美丽的窑洞跟前和“雪孩子”一起拍张温馨的合影照。华商摄友王丁帆摄

二是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针对关系老百姓切实利益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欠缺和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做好分类施策,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

小镜头记录大变化 | 收入、经济双增长,百姓钱袋子逐渐鼓起来

2018年12月中旬,柞水县被称之为“光棍村”的龙潭村四组,这些年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变化,许多人脱单,当天正在为一对新人举办婚礼婚礼。华商报记者陈团结摄

三是创新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约束持续加剧的背景下,必须扭转过去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腾笼换鸟,实现高效、集约、可持续发展。

华商报记者 任婷

小镜头记录大变化 | 收入、经济双增长,百姓钱袋子逐渐鼓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