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首付2成,大批銀行會跟進嗎?

職場焦點


購房首付提高是基於抑制市場過度需求,提高購房門檻,也是從銀行自身利益出發,一旦首付太低,房價下跌,銀行自身風險就會放大。

我是認為銀行不可能大批跟進降低首付的,一個是目前房住不炒的高層調控思路不會改變,另一個是作為地產調控,那就是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降低首付影響過大,不排除一城一政下,部分地方變相放鬆,但不會大面積推廣,一旦出現全面放鬆,高層地產調控政策就會出現風向轉變,全面收緊,三是地產調控不作為短期刺激經濟手段,全面下調首付,這是再度刺激地產,已經把地產作為經濟刺激手段了。

部分銀行部分地方,適當放寬首付,可以理解,但不適宜大面積推廣,畢竟地產泡沫依然很高,而且不是一般的高,不吃不喝30年才能買到一套房子,這樣的房價是不太可持續的。

市場一度傳言建行出現首付兩成的說法,建行很快做出澄清,建行是大型的銀行,如果有意降低首付,是不會很快澄清的。2月28日,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聲明稱,個別自媒體關於我分行降低二套房首付的報道系誤讀。我分行目前個人住房信貸政策沒有變化,首套住房貸款首付比例不低於30%,二套住房貸款首付比例不低於70%。

從監管來說,銀保監會銀保監會就認為房地產金融政策目前沒有調整和改變,但是會進一步監測,動態掌握,原來也是一城一策。

一城一政下,最容易放寬的就是沒有限購的城市,浙商銀行近日下發調整個人貸款通知,非限購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個人住房貸款可根據監管要求和當地政策,執行不低於20%的首付款比例。

但是絕大部分城市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限購限貸政策,要想銀行降低首付,前提是取消限購限貸。如果限購限貸全部取消,意味著地產調控全面鬆綁,與高層政策是背離的。

地產調控效果來之不易,實際上也沒有出現太多的樓價下跌,就此放開地產調控,有半途而廢的味道,不利於經濟長遠發展,


杜坤維


大家好,我是勇談。浙商銀行前幾日放出了對“非限購”城市首套房首付20%的消息後,引起了房地產市場的一波熱議。很多人都在想浙商銀行的這次操作會不會引起各大銀行的跟進?那麼全國大範圍內首付20%會不會重新到來?是不是一次絕佳的購房機會要來了?可以肯定的是,包括中工農建在內的國有銀行不會參與這次首付20%的行動,畢竟浙商銀行是地方銀行,揹負著地方的某種特殊任務。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目前公佈的首套房首付20%都是地方行為,還遠遠沒有到國家層面

河南駐馬店公佈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首套房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0%下調為20%;浙商銀行對“非限購”城市首套房首付20%等其實都地方行為,這也跟從2019年住建部提出的“一城一策、因城施策”調控相吻合。畢竟全國600多座城市,每一個城市面對的房產問題都不一樣,要想實現房地產市場基本穩定就必須遵守這個基本事實。幾點觀察:

第一、非限購城市基本都是三四線及以下城市,本身房地產市場風險就遠遠高於一二線。除去這些城市是人口淨流出城市外,本身的產業和經濟發展水平也很一般外,過去幾年因為棚改和貨幣安置的原因使得這些城市嚐到了甜頭,土地財政原來這麼簡單。不過在房價上漲,市場環境好的時候土地財政支撐經濟和產業發展或許可行,一旦遇到了類似於此次疫情的情況,那麼要想穩定當地的經濟就必須採取一些手段了。降低購房門檻,給予購房優惠就成為地方為數不多可以採取的辦法,其實這個時候大家可以理解為地方為了維穩經濟採取的短期措施而已。

第二、對於國家層面來說最關注的其實還是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走勢情況,只要這些城市房地產市場穩定,那麼中工農建等國家隊“出手”的概率就不大。如果說你瞭解我國房地產調控歷史的話(在我的專欄中有介紹,大家可以購買),就會發現一個共同的規律“歷次房產調控針對的對象城市都是一二線,起碼是省會及以上”。為何會是這樣?其實從國家層面也有自己的判斷,這些城市基本佔據了全國60%以上的經濟總量和產業,這些城市的經濟穩定了那麼我國經濟就穩定了。目前來看,雖然說此次疫情對於房地產行業的影響比較大,但是全國多數省份城市已經出臺了比如“分期交付土地出讓金”“不得隨意抽貸斷貸”“降低預售門檻”等維穩的措施。基本上這些措施幫助房企度過此次資金危機不是什麼問題。

中小城市或許會跟進首付20%的措施,一二線跟進的概率不大,如果是剛需面對此次機會或可以抓住

當然還是需要強調的是,首付20%僅僅限於當地銀行和當地公積金貸款,畢竟只有這兩樣才是地方真正的金融手段。不過話又說回來,中小城市中真正能夠使用公積金貸款的恐怕不足10%,究竟會幫忙消化多少房企庫存,帶來多少回款?這個值得觀察。


面對此次疫情房企不好過是真的,打折促銷和地方有意幫襯基本已經成為事實。如果說你是剛需一族,而且你所在的城市恰好出臺了鼓勵購房的政策,個人覺得還是可以抓住的。這樣的機會起碼很難得的,上次有這樣的機會還是在2015年左右。當然購房還得記得選擇靠譜開發商,記得五證齊全哦。

綜上,首付20%只會是部分中小城市房地產撐不住的時候採取的“金融手段”,不具備大批跟進的可能性。除非此次疫情持續的時間過長,導致了更嚴重的經濟問題,否則國家不會輕易再次揮舞起“房地產經濟”的大棒。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轉載,喜歡房產問題的朋友可以訂購勇談的專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勇談房產壹貳叄


和尚意見:首付2成,大批銀行跟進,這種可能性不大。

在國際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下,作為地方性商業銀行的浙商銀行,在樓市短期銷售崩潰的狀態下,將購房首付比例從30%下調到20%,這種市場舉動已很久沒有看到了。

浙商銀行的做法,和尚認為還是值得肯定的,針對“不限購”地區的首套房貸下調,這是對當下樓市需求端的一個利好。

從疫情初期,全國各城市也出臺了許多穩樓市的地方政策,但大部分都是針對房地產供給端的,比方說延期繳納土地稅費、房產企業可申請到期貸款展期、縮減項目進度發放預售證等。

穩樓市當然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沒有銷售額,可能再好的供給端政策也不會有效果。因此,浙商銀行這種直接下調首付比例,激活需求端,促進剛需市場消費,才是對消費者最貼心的穩樓市之舉。



浙商銀行的這種做法,會讓全國大部分銀行跟進嗎?

對此,和尚還是比較謹慎,認為大批銀行跟進的市場效應可能性不大。主要基於以下考量:

1、當前雖然處於疫情防控措施期間,經濟社會活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但是,近日央行、財政部等國家政策部門,已經反覆強調堅持“房住不炒”、“不以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發展的手段”、“因城施策”等樓市政策指導方針。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形下,樓市調控基本方向沒有改變。更多城市的預調微調是基於全國樓市主基調下的結構性改善而已。

2、浙商銀行對“不限購”地區首套首付比例下調,並沒有突破“房住不炒”的定位。不限購地區,體現的是“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樓市長效管理機制作用,在樓市銷售額腰斬的市場變化下,激活購買力,應當說是多贏的市場舉措。

由於全國各城市受疫情嚴重程度不一,樓市面臨的市場環境也是有差異的,在因城施策的市場指導下,或許有部分銀行會跟隨下調首套首付比例,或者採用其他方式來促進當地樓市回暖,但必須符合“房住不炒”和“不以房地產作為短期發展經濟的手段”。因此,較難有示範帶動作用。

3、浙商銀行的舉動,主要還是基於剛需人群,是因疫情影響居民收入和工作,而給出的一種臨時性扶持政策。浙商銀行本身按揭業務量較小,市場覆蓋也比較小,相對於按揭業務量而言,

主要是全國性大銀行佔有突出的市場地位。同時,現在全國房價確實處於較高價位,不論是從居民槓桿率水平,還是家庭債務水平,進一步刺激樓市快速發展,已對宏觀經濟產生了負面排擠作用。

如果全國性大行跟隨浙商銀行的做法,按央行近日對樓市的態度來看,可能性較小。也就是說,大批銀行跟進下調首套首付比例的可能性較小。

綜上,因疫情影響,穩樓市也是穩經濟,但在“房住不炒”和“不以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發展的手段”定位下,全國性的大批銀行下調首付比例會演變成刺激樓市的做法,這不符合樓市調控政策指引。

💕謝謝閱讀!


野馬和尚


個人認為這將不會是最後一個降低首付比例的銀行,在未來還會有更多銀行降低首付比例。

我們一個本次疫情對全國經濟的影響非常大,特別是第一季度的影響,人們出行減少了,買房的人自然減少了,房企現金流壓力較大,地方政府財政壓力也大。



為了緩解房地產銷售壓力,浙商銀行開始小調了首套房首付比例,由30%下降到20%,以提高剛需購房者的購房慾望。

不過目前僅僅是浙商銀行進行了首付降低的政策,其他地方城市的地方銀行以及四大行都還沒有行動,那麼今後其他銀行是否有可能也一起降低首付比例呢?

我認為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銀行降低首付比例以促進經濟復甦。

由於新冠病毒的影響,全國第一季度GDP增速應該要降到4.5%左右,但是今年是2020全年小康之年,經濟增長壓力巨大,而且必須完成,因此有理由相信會出臺各類經濟刺激政策,其中不排除刺激房地產的手段。

基建行業和房地產行業是最直接有效的提高經濟總量和就業的手段,今後還是很有可能推出刺激政策的,因此我認為將會有更多的銀行降低首付比例。

覺得我的回答有價值的話,請點個贊吧。


修行路上的韭菜


首付降低兩成是前幾天浙商銀行針對非限購城市的家庭首次購房的可以將首付比例從30%降至20%,雖然這是當前首家商業銀行對購房首付比例的調整,但是從地方來看,已經不是今年的第一次了,就在2月21日,河南駐馬店發文就表示對公積金購房的,最低首付比例可由30%降低到20%。這裡就有兩個問題來了,第一、為什麼要給房地產鬆綁?第二、其他的銀行會跟進嗎?

1、為什麼要給房地產鬆綁?

我們一說到房地產的調控都會冒出一句話:房住不炒!因為有這句話在,很多人一談到房地產就是要嚴格調控,只要有鬆綁的就會口誅筆伐。但是這些人可能還忘了一句話: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所以,我們解讀政策不能只看一半,否則就是誤人誤己,房住不炒是在什麼情況下成立的?其實就是在房價上漲的時候會拿來用的,而穩是在什麼時候用的?是在房地產市場低迷、下跌的時候用的。

換句話說,保持房地產的穩定發展才是最想看到的調控結局,而非是要把房地產搞死才是目的,又因為各地的房地產市場情況各異,所以不可能一刀切,所以就需要因城施策,如果當地市場房價上漲厲害,這個就違背了調控的房住不炒的原則,那麼就需要嚴加調控,但是如果當地的房地產市場低迷,價格走跌,那麼就需要穩,適當鬆綁。如此才能保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

房地產一方面事關地方的稅收收入,今年疫情對經濟影響很大,全國在減稅降費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那麼這勢必對地方政府的收入構成影響,如果此時房地產市場歇火了, 那麼就是雪上加霜。另外,房地產領域相關的行業眾多,關乎民生和就業穩定,保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在當前的情況下,對房地產進行適當的鬆綁是必要的。

2、其他銀行會跟進嗎?

浙商銀行開了一個口子,但是浙商銀行只是一個城商行,目前並未具有全國性的意義,而且也強調是在非限購的城市才實施對首次購房降低首付,總體上而言和當地的樓市調控是保持一致的。

在當前房地產市場也甚是低迷,尤其是在一季度,對銀行而言如何在這個低迷的市場中保持自己的市場份額是不容易的,小的城商行的競爭優勢無法就是降低利率、降低首付比例,更快的放款等等,而城商業因為小,船小好調頭,影響也小,而全國性的銀行,比如四大商業銀行如果也實施這種政策的話,那麼市場的解讀就完全不同了。象徵意義也不同。

未來能夠跟進的商業銀行筆者認為會是小的城商行的可能向更大,全國性的 商業銀行要實施降低首付比例可能還得需要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有根本性的轉變。

或者是地方政府對當地的樓市的調控措施有重大的變化,這次疫情結束後對那些較重的城市,比如湖北的城市,尤其是武漢,給房地產鬆綁是很有必要的,否則要度過這個難關的難度更大了。

最後還是得為房地產說一句話,房地產也是實業,事關民生,沒有房子何來的家啊,妖魔化房地產並不可取,房地產是夜壺,但是這個夜壺確實也是管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情況下,舍小節、存大節,大節就是有利於穩定和恢復經濟的政策都可以實施才是!


壹號股權


首付2成,大批銀行會跟進嗎?

近日,河南駐馬店市、廣西南寧市相繼發佈鼓勵公積金購房的政策。駐馬店市更是將首套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0%下調為20%,引發關注。不少人疑惑,這是否有違“房住不炒”的樓市政策?

“房住不炒”,只是一個基本定位。不管政策怎麼調整,只要控制住“炒”字,不讓房價出現大起大落,特別是持續上漲,調控就算到位,“房住不炒”定位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至於各地採用什麼樣的方法和手段,制定什麼樣的政策,就應當由各地自主決定,而不是“一刀切”。如果強調政策完全統一,就違背了因城施策要求,城市政府也就無法承擔房價波動的全部責任。

也正因為如此,面對疫情對樓市產生的影響,不同地區,採取不同的穩定樓市、穩定企業、穩定房價政策,也是可以的,是符合樓市調控基本格調的,並不是只要一涉及到政策調整、尤其是首套房、二套房政策等的調整,就是放鬆樓市調控,就是與“房住不炒”的定位相矛盾。如果這樣,樓市調控政策本身就存在矛盾了。因為,中央在提出“房住不炒”定位時,也提出了因城施策要求,並通過因城施策,強化城市政府的責任。既然政策上允許城市政府因城施策,城市政府當然可以制定不同的政策了。包括公積金政策、首付政策、限購限售政策等方面的政策,也都可以調整,可以優化,甚至可以根據本地實際,取消或進一步強化樓市調控。

所以,其他地方不一定跟進,銀行也會充分考慮到自身實際,不會輕易做出放鬆信貸政策的決策。畢竟,樓市調控並沒有放鬆。一旦都下調首付比例,就等於放鬆樓市調控了,會被約談的。


譚浩俊


大批銀行不會跟進的。首付款兩成,應該只是個別銀行推出的貸款政策,根本就不具備代表性,而且這次疫情影響的範圍還是比較有限,因此不會有大批銀行跟進的。

首付兩成的銀行現在只有一家

從現在來看,房產抵押貸款首付兩成的銀行現在只有一家。現在只有浙商銀行宣佈將住房抵押貸款的首付款降到了兩成,而且還有很多的限制條件。比如第一需要在非限購城市,第二必須是首套住房,第三是當地政府沒有對首付比例的強制規定。

而且浙商銀行只是地方上一家小型的商業銀行,為了加強自身經營,拓展自身業務做出的決定,這個也不具備參考性。

因此,現在首付兩成的銀行現在只有一家,就是浙商銀行。

不會有大批銀行跟進的

從整體上來說,疫情影響比較有限,不會有大批銀行跟進2成貸款的政策的。從現在來看,浙商銀行作為小型銀行實施2成貸款不具備代表性。國有六大銀行以及八大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大型銀行是不會跟進的,其他中小型商業銀行也不會大批跟進的。

現在國家對於房產市場還是處於調控中,一般不會輕易放鬆對於地產的調控的,因此,銀行貸款政策也是不會輕易進行比較大的調整的。

因此,浙商銀行只是一家小型商業銀行,不具備代表性,其他銀行不會大批跟進的。

結論

綜上所述,這次疫情整體上可能影響有限,浙商銀行推出首付款兩成是為了拓展自身業務的需要,而且限定條件較多,不具備代表性,因此其他銀行不會大批跟進的。


睿思天下


沒有這種可能。起碼在限購城市沒有跟進的可能,更不要說大批銀行跟進。

不過,浙商銀行將所有非“限購“城市居民家庭購買首套個人住房的首付貸款比例從三成降為兩成,這一舉動仍然驚動了樓市。後續還會不會有銀行跟進,甚而是大批銀行跟進,當然是備受關注的了。

首先,從監管層面的表態看,沒有在限購城市實現首付兩成的可能。

本輪樓市調控還在持續之中,房價高位或比較高位的城市大多在限購之中。只有限購城市首付2成也出現了,才是比較驚人的大新聞。從政策面來講,目前沒有跡象表明,限購城市也能如法炮製。

銀保監會25日的通氣會明確了這些要點:首先是房地產金融政策目前沒有調整和改變;其次是銀保監會沒有放寬監管標準,只是通過階段性的政策措施幫助遇到困難的企業走出困境。第一,總體政策沒有改變,第二監管尺度沒有變化。

其次,一些銀行在非限購城市跟進首套房首付2成,是政策允許的。

央行與原銀監會在2016年2月曾發佈《調整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允許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5%,各地可下浮5個點,即首付比例為20%。

在隨後的2016年9月30日,由於房價非正常上揚,新一輪的樓市調控開始了。彼時北京的樓市調控新政包括: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於35%。不僅僅是首付比例,還有貸款准許,成為限貸政策中的重要構成。

其實浙商銀行的“首套房首付比例2成”,是有前置條件的:一是非限購城市,這樣城市沒有樓市調控,市場了沒有什麼熱度;二是首套房,屬於剛需的福利。、

第三,目前沒有跡象表明,會有大批銀行會跟進。

在浙商銀行發佈有關消息後,公眾還是對其他還有哪些銀行跟進,保持了一定的關注度。2月25日,市場有傳聞稱紹興工行將首套房貸降低到兩成,二套房貸降低到三成。不過,2月26日,工行浙江省分行相關人士對媒體表示,目前的消息是還沒有調整,也即維持原有政策不變。

不管紹興工行後續會不會跟進,這起碼錶示銀行對降首付還是相當謹慎的。

在非限購城市吸引剛需購房,一般認為是需求的提前釋放,對需求的擴容,或是投資成分的引入,並沒有多大的幫助。

浙商銀行的非限購城市版圖,包括了這麼25個城市:義烏、金華、常州、樂山、紹興、嘉興、衢州、台州、麗水、舟山、湖州、洛陽、天水、酒泉、南通、淮安、鹽城、泰州、德州、濰坊、煙臺、臨沂、濟寧、東營、貴陽。

第四,目前房地產調控,追求平穩、健康,也遵循“一城一策”原則。

不完全統計,進入2月以來,已有50個左右的城市進行了樓市政策調整。這一方面說明,房地產在此次疫情之中,受到打擊頗大;另一方面,地方也希望土地市場早日復甦。基於此,在大原則、在政策允許之下,各地根據自身情況作出安排,一切皆有可能。


波士財經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看跟不跟首先要分析市場環境。買方市場既供大於求,賣方市場既供小於求,而當下地產市場普遍情況處於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過度,對比有清晰認知的銀行快速調整思路,所以本質不是跟不跟的問題,而是是否看清市場環境變化的認知。

所以趨勢既然變了,難道不跟?聰明銀行自然不傻!



股海擺渡船長


個人覺得不太可能,首先首付兩成的銀行為浙商銀行,浙商銀行為地方性銀行,全國網點不太多。且首付兩成開放區域為非限購區域,也就是說好的地方城市,只要是限購城市,滿足不了兩成的需求。

以武漢為例,這個政策就沒有實用性。浙商在市場上佔有的按揭貸款比例不高,大部分按揭貸款還是以四大行居多。如果有一天四大行中有一家宣佈這個信息,那反饋給市場上的信息意思就不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