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兒子大了,不和你溝通,回微信幾個字,電話一句話,見面一句話,還不敢說他,怎麼辦?

崖上小樹


我們很多人有雙重身份,既是為人父母,又是為人兒女。我覺得,雙方都要站在對方角度互相理解對方。

原因分析

A:如果你是父母,兒女可能的想法是——

1、自家人,本來就彼此很“熟悉”了,每次哪有這麼多話說?沒事不說,有事就說,就這麼簡單,哪有這麼多餘話說?

2、和父母是兩代人,有代溝,和我們年輕人觀念、想法不一樣。說得到一塊就說,說不到一塊少說,或者不說。沒有這麼多為什麼。

3、父母每次交流都是那幾句話,吃了嗎?睡好了嗎?學習忙嗎?要注意身體。有時抓住一些小問題揪住不放,不停地說,嘮叨得沒完沒了。算了,我不說了,也不聽你說了。

......

B:如果你是兒女,父母可能的想法是——

1、小時候或高中時候,話還多,很多事也會和我交流,怎麼上大學了就沒話說了呢?不該這樣啊,也讓我們很失落,很難過。

2、孩子到底怎麼想的,為什麼什麼也不和我們說,我們很民主,很通情達理的呀。

3、好不容易打個電話,就一兩句話就打發了,要不就是電話那頭沉默,搞得我不知道說什麼好。

......

雙方各執一詞,都有自己的理由,都在內心說:你應該這樣,不該那樣。怎麼辦?我覺得還是要互相理解。


支點小招

這裡是作為父母一方提出來的,那麼我建議父母這樣做,這也是我的個人經驗,因為的孩子也在外地——

1、孩子長大了,一些小事情,瑣碎事情是不需要過問的。交流求質量不求數量。

2、孩子不說,自己多說,打開話題。打電話時,多說說自己這邊的情況,比如講講最近發生的事啊,說說自己最近忙什麼了,等等。有些孩子可能性格比較內向,文靜,話本來就少。這樣就更有必要主動打開話匣子。

3、直接跟孩子推心置腹地溝通一次:講明這種缺少溝通的情況,父母不習慣,接受不了,問問為什麼會這樣,當然我們做父母也不是完人,一定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我們都坐下來好好聊天,為什麼?癥結在哪裡?爸媽做的不對的地方,也請指出來,我們覺得有道理,一定會改正的。


醉梅家庭教育


兒大不由娘,我兒子也是一樣,你不主動和他說話,他就不會張嘴說話,你問他事情,他回答的時候,絕對不會多浪費一個字。你要是說的話不合他意,趕快和你翻臉甩臉色給你看,我是不管做什麼都要靠他臉色行事,現在是一忍再忍,再過半年,等高考一結束,我就無需再忍


陪讀媽媽紫薔薇


兒子大了,有了工作,有了屬於他自己的家庭,和父母溝通就相對少了,這很正常。做父母的不要一味地埋怨,而是要想一想,為什麼兒子和你的溝通少了?想要兒子和你溝通些什麼?如果兒子不在身邊,你希望他用電話早上問好,晚上道安嗎?如果兒子在身邊,更用不上早問好,晚道安了,因為中國有“家無常禮”這句話。如果講溝通,也不是單方面的,而是父母和兒子互動的。兒子不管多大,他都是父母的孩子。我兒子結婚後,由於工作忙(確實忙)也是多少天不往家打個電話,星期禮拜也很少回來,有時我給他打電話,也是對付兩句就掛了。後來,我就經常在微信上給他留言,或給他發視頻什麼的,時間長了,溝通的就多了。現在我兒子每個禮拜都和我在微信上聊天或視頻兩次,有時休息還回來看看我。我很知足了。還在埋怨兒子不和你溝通的父母們,動起來吧。


遲家二


這不正常嗎?兒子長大了不在是那個三歲小孩天天喊著媽媽的時候了,我家臭小子還不是一樣,只有他找你的時候他會多聊幾句,你找他的時候那時間寶貴的呀!什麼一會吃飯了,洗澡了,馬上睡了,說白了就是嫌你嘮叨他,,現在的孩子都這樣,因為在他心裡,父母是他最親的人,什麼時候叫什麼時候應,不用擔心人跑了,他找你隨時能找到,我們現在找他就感覺要約時間,還記時呢?算好他這會是不是放學了,我和兒子日常就是這樣的。

兒子:老媽在嗎?

麻麻:臭兒子有事嗎?

兒子:轉點錢給我買零食吃,

麻麻:要多少錢啊?

兒子:隨便你看著給!

麻麻:一塊錢夠嗎?

兒子:老媽現在一塊能買啥?[流淚]

麻麻:那多少?

兒子:隨便給!

然後給轉上五十元,在叨嘮一句在學校注意安全,然後那邊就看到收錢了,完了說句謝謝老媽,我去忙了,知道了知道了,[捂臉][捂臉][捂臉]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在家排行老八


我雖然不知道你兒子多大,但我自己是97年的,我覺得我特別能理解你的感受,我覺得我應該好好回答一下這個話題,因為在我媽面前我覺得說有些話太矯情了,說不出口!

我家是杭州的,我在成都的大學,很多時候父母給我發個消息我也看到了,但經常會過會才回,但我回了以後基本我爸媽會秒回。很多時候我們也能體會到父母的關心,就像很多時候,我給我女朋友發消息,她幾個小時不回,我就會生氣,就覺得現在大家都是手機不離手的人了,回個消息都沒時間?我爸媽會擔心,但不會衝我發脾氣!而我們之所以會這麼肆無忌憚不回消息,是因為我們確定父母不會離開,父母一直愛我們,而女朋友卻有一種患得患失的感覺!



我覺得我自己已經長大很多了,上了大學以後,經常主動跟我爸媽視頻,我自己出現您兒子那種情況的時候應該是在高中,現在想想真的很不懂事,基本回家就是回房間玩電腦,我媽多說幾句都嫌得煩!我在這裡打字,不是為了給您提供什麼解決的方法,我只是想到了我自己,就覺得有很多話想說!說不愛父母吧?肯定不可能,很多時候我們對爸媽態度很差,我們可能會頂嘴,但如果有別人欺負你,我們肯定第一個不同意,我也相信,如果別人在背後說您壞話,你兒子肯定替你鳴不平!

我相信你兒子一定只是這段時間會有一些叛逆心理的存在,在沒出去讀大學之前我也嫌我爸媽管的多,什麼事都要過問,現在出來了反而會有些想家!所以您也不用特別在意,我相信時間是最好的良藥,這段時間如果我也希望您能儘量自己找點事做,愛子心切可以理解,但給孩子也要一點空間!畢竟是自己的孩子,還是不能太失望,哈哈哈!



提到了找點事做,我覺得確實不錯,讀了大學以後我看到我爸媽,我也更希望他們能多鍛鍊身體,所以您如果把自己變得獨立,變得優秀,我相信你兒子自然會對你態度變好的,而不是一天到晚粘著他,您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變好,讓他覺得在你身上有他可以學到的東西,自然就會吸引到他,哈哈感覺在教您談戀愛啦!其實我覺得還是換湯不換藥,如果您一天到晚,無所事事,就知道問,在幹嘛?吃飯了嗎?誰都會覺得煩!



我爸媽一直覺得自己年紀大了,記性差了,也不想主動去看書去學習了。這裡您也可以吸取一些教訓,任何時候學習都是不晚的,您可以去看一些烹飪的,禮儀的等等書籍,要多和孩子有一些共同語言,如果你一天到晚跟他討論好好學習好好學習,自己就去看看電視,出去和幾個阿姨說長道短,我相信您兒子在你身上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動力,看不到榜樣,自然對你也沒那麼崇敬的心了,所以不想和你交流也是正常,所以要好好成長您自己!

最後,還是推薦您暫時別太去幹涉孩子的生活,給他一點自由的空間!鳥遲早會歸林的,您要是覺得無聊,可以找我聊天,我也會幫您分析孩子的行為,從來更好的緩解你們的關係!

可以關注我,私信我!歡迎打擾!


幼兒園最乖乖


有一次正和兒子視頻通話,看他一邊吃飯一邊和別人說著什麼,剛吃完飯準備和他好好聊聊,結果說有個重要的會議,就看他起身小跑了起來,叫我邊走邊聊,然後我就默默地掛了電話~春節期間兒子回家了,他忙著在電腦上做事兒,我閒得無聊就翻看了兒子的朋友圈~媽呀!一千多個朋友外加好多的小圈子!我又一次默默地放下他的手機,悄悄地走開了…自此我再也不抱怨兒子沒跟我交流了!


用戶7074623961558


我兒子也是這樣。小的時候還能溝通。現在大了我想和他說話溝通不了。一說話就吵架。沒法溝通。微信聊天也是一說他就生氣。不知道說什麼好。有時候有什麼事發信息。沒事不聊天。有時候有事發信息聊。他就說沒空聊上班先。在家裡吃飯就吃飯。吃飽飯就就房間玩手機了。想和他說話嫌煩


平安是福25714


我說我的觀點,首先,我不是什麼富裕人家,但我兒子從小到高中前吃的是很好的,這不是因為我們有錢💰有勢,獨生子女就是這樣養的,穿的是牌子貨,都是別人送的,因為有人送了,也給我們帶來好大的壓力,有來無往非理!假期基本上都是旅遊,四五歲就揹著走長安街,從來不開口問要錢,因為我們都是提前想,提前滿足了,上了高中直到大學畢業,從來不開口要錢💰消費,也是什麼都準備好了,大三開始,車子房子工作也都有人準備了,某一天?突然感覺兒子從來不主動打電話說事,從來不主動和父母交流,現在想想,為什麼我們突然發現?因為我們老了,而小孩有了事情做了,忙他的事情了,房子車子工作都不用擔心,我們就無用了!然後我就做了個總結,孩子從小開始,必須要嚴肅管教,用錢必須要申報,管教要多溝通,費用申請要講清楚理由,做事情要多彙報!否則?就現在這個無溝通無交流的狀態!


lqfhndtb


沒有啊,我覺得我兒子是來報恩的!雖然工作有點遠,不能天天見,但每個月也會見上二三次,吃上幾餐飯,說上幾桌話。什麼內容有說,我們母子沒有秘密。工作上、感情上甚至生理上的都聊。

他有主見也不依賴你。會懂得關懷你。這個太讓我開心了。

每一次見面都是很高興和諧的,但也不會極度期待下一次見面。緣份到了,自然會見著。安心過好自己的就極好。

兒子從小我就教他要懂得交流,有話就要表達,你不說別人是不知道你在想什麼要做什麼的。我也拿兒子當大人當朋友,成人的話題也跟他說,因為他也是這家的一份子,有權利知道,讓他學會選擇。

外公的去世讓他學會珍惜,拍拖讓他學會關心。我看著他成長,心中有無限祝福無限喜悅。


和蓮歌


對小孩要有要求,我對我的小孩要求1-:每週必須給他媽媽打一次電話,問好。2-:一個月必須和我們一起吃飯,費用由我們掏,3-:我和太太的生日必須回家慶生日,費用他們出[愛慕].這一切都是我父親對我的要求,4-:當然他還有一條每年給我父親24000元,贍養費。這個我沒向我兒子提出。[尬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